乡愁里的福州︱金山前世:花果之乡的凤岗

文:孟丰敏     图:网络

2000年,福州市“东扩南进西拓”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金山新区是“南进”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我们聊的就是金山新区。金山新区的马路都是“金”字头,可谓金光闪闪。

金山新区位于仓山哪里?东起闽江南岸,西至乌龙江畔,南邻浦上大道,北至金山大道,占地13.09平方公里的一块区域。区内金山大道、浦上大道、建新大道、洪湾路形成交通枢纽线路。按照2005年金山街道办事处区划一览表看,就是有9个自然村。

这9个村在清朝时属于侯官县凤岗区。或许今天的人们只知“金山”,已不知何谓“凤岗”了。

清朝时,侯官县的区划发生过改变,作者郑祖庚撰写《侯官县乡土志》时,侯官县新定了一个区划范围,面积包括现在的闽侯部分区域,乃白沙区、竹岐区、柑蔗区、南屿区。

侯官县内的城内区即乌石山直线上的一片坊巷,即今天大家熟知的三坊七巷。而八一七路的那一片坊巷则属于闽县。侯官县还包括了西湖区,即如今的西湖和周围一片民居。

今天的上渡、金山新区、建新镇(洪塘、淮安),在清朝对应的是侯官县的上渡区、凤岗区、洪塘区。

“花果之乡”的凤岗区

凤岗区原名“凤凰岗”。当年的凤岗区有很多地名都和“凤凰”有关,但都简写为“凤”。

首先,凤岗有一座大山,被称作“凤岗山”。它的主山叫“凤冠”,属于凤岭。还有一条河叫“凤泽”,后更名为“冯宅”,居住的是百余户游姓人家。

凤岗当年区域范围很广,包括今天上渡的竹榄、洋下(曾名凤洋),还有凤港(今已没),北至潘厝里,与洪塘区的梅花楼隔水相望。

今天的橘园洲一带也属于凤岗区。那时橘园洲是一块水中洲地,饱受水灾之苦,所以渺无人迹,种满福橘树,成为“橘园洲”。而浦上当年也属于凤岗区。

凤岗以凤岗书院为中心点。凤岗书院俗称文昌祠,祀朱熹遗像。据说朱熹在凤岗书院讲学,酷暑之时,坐在书院庭中品尝凤岗产的荔枝,赞不绝口。书院大门因此挂着一幅对联:“本地风光,曾评荔子,当门山色,恰对莲花。”

那时,凤岗区几个村的田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晚季就种植荸荠、甘蔗等。此外乌龙江边和江心岛的土地大面积种植花卉水果。花卉以白玉兰和茉莉花为主。

凤岗区风光旖旎,一条穿越三十六宅的流花溪两岸曾遍植梅、杏、桂、菊、大丽、月兰、杜鹃、芍药等花树。四季百花争艳时,流花溪便成了“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凤岗土壤、气候适合花果生长,夏春秋三季都有收成,主要的果树有龙眼、荔枝、枇杷、橄榄、柚子、青梅、福橘、桃、李、番石榴等。有的果树几百株连成果林。因此果林荫蔽,羊肠小道交错其间,没有人带路,会迷失方向。这令人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的“桃花阵”,身陷花海,浪漫馥郁。若是冬日,青梅林白梅盛开,芬芳百里,蔚为壮观。

而果园花场外的路边、百姓房前屋后,也种植了各种花果树,或单株,或几株,甚至多种果树、花树混杂一起,树木高低错落,形成“三重天”,仿佛整个凤岗都藏在花果林间,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这里的花农仅靠卖花和水果,便可自给自足、生活无忧。

今日的金山公园就属于当时的凤岗区。这里曾是百花场,场内除了百花,还种植了铁树、蒲葵、榕树、棕竹、白玉兰、日本黑松、南洋杉等。据说,这里有一棵榕树就被命名为“东方明珠”。

民国仓前路的桥头有鱼市和花市。花市的鲜花便来自凤岗。作家萧乾曾在一篇散文中提到他喜爱福州杏黄色的十八学士(茶花)、夜来香、马莲。《福州史话》记载,当时民间流传一首由凤岗花农自创的花名顺口溜:

正月牡丹伴仙客,四季报春水仙花。山茶探春爪叶菊,马蹄莲前迎春花。

二月梅花雪花莲,倒挂金钟灯笼花。令箭荷花无花果,蜈蚣草花蝴蝶花。

三月金莲君子兰,蒲色樱花石蒜花。铁树佛手燕子掌,羽衣世兰含笑花。

四月景天冬珊瑚,紫荆石榴玫瑰花。木瓜木香红绎桃,荷色山丹爆竹花。

五月玉蝉虞美人,石竹莺尾栀子花。萱花海棠金鱼草,兰花玉兰茉莉花。

六月紫薇金丝梅,杜鹃睡莲凤仙花。扶桑蒲葵仙人掌,美人牵牛三角花。

七月樱桃金光菊,米兰葱兰芝麻花。玉簪芙蓉晚香玉,麦冬吊兰炮红花。

八月翠菊分红白,扁竹桂花鸡冠花。昙花一现夜来香,龟背月桂铃兰花。

九月菊花雁来红,金盏银台木兰花。籍丝醉陶一叶兰,喜报三元白兰花。

十月吉祥彩叶草,蟹爪凤尾长春花。五色梅花银边翠,银柏塔柏马兰花。

十一月兰馨重又重,春兰银兰属兰花。墨兰建兰和蕙兰,幽兰山谷花比花。

十二月腊梅傲冬雪,诗情画意话梅花。瑞香花开香袭人,一年四季赏百花。

民国22年(1933年),凤岗附近的洪马淮乡改名为“金山”乡,到1945年时,金山乡和凤冈乡合并为“金岗乡”。1948年又分开。

1992年8月,福州市政府和省政府批准,建新镇创办金山工业投资区。

2000年,建新境内包括金山街道等3.2万亩土地被征用,建成住宅区和工业园区。

从此,很多福州人只知金山,不知金山的前世是戴着“凤冠”的“凤凰岗”。凤岗人说起他们的花果之乡往事,则无限感叹。他们怀念着“花果之乡”的“凤岗里三十六宅”。更有心者,在酒家门口挂了一个牌匾即书“凤岗里三十六宅”,以解乡愁。

三十六宅是三十六姓吗?非也!三十六宅相当于一个乡村。《侯官县乡土志》分别记载有朱宅、杨宅、张宅、周宅、冯宅(又名凤泽)、高宅、叶宅、谢宅、刘宅,还有亭桥、下迳、浦上等乡村。

但朱宅居民都姓陈,张宅十多户都姓郑,周宅则只有陈、唐、潘三姓居民,冯宅人家姓游,其它各宅也都是他姓。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惟独卢滨洲聚居的人都姓卢,清代有百余户。福建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学者卢为峰便都是凤岗卢滨洲(民国属卢亭村,今属金山)人。

今天的金山新区,主要纳入了凤岗三十六宅中的部分区域,另外部分如高宅、冯宅等则属建新镇管辖。

说起凤岗,卢美松馆长十分感慨。他出生在鼓楼区,却对祖籍地凤岗怀着一份浓浓的“乡愁”之情,由衷希望凤岗的“凤凰”和“凤冠”能千古流芳。

《流翠烟台山》里的深情故事:

那个怀着月亮的洁白女人在窗下为林森绣婚鞋;

那个深爱胡蝶的男人住在福州的槐荫里;

那个路过林徽因的可园;

那个梦回梅坞邂逅蕊妃的闽剧始祖。

购书点:

孔夫子旧书网、豆瓣书店

福州严复翰墨馆、仓山区程埔路闽文书店

福州仓山区复园路比利咖啡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