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周易》(二)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坤为地

【坤】本经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本经 坤充当养育万物的大地。黎民百姓要想通达顺利,农耕活动到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的地方最美好。君王为获得这样的定居地方而去选择,开始可能迷惑后来会得到合适之处,选择的主体是适应农耕活动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选择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

此卦辞篇幅较长,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坤,利

译文】坤充当养育万物的大地。黎民百姓要想通达顺利,农耕活动到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的地方最美好。

注释: ⑴“”养育万物的大地。《说文解字注》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致養:获得养育。)

⑵“”民众,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⑶“”通达顺利。《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⑷“”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又《说文解字》【刀部】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xiān 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chā铧。《淮南子·精神训》今夫繇者,揭钁臿,负龙土。《注》臿,铧也。靑州谓之铧,有刃也。)

⑸“”溪谷。《大戴礼记·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溪谷:通常有小溪或河流的低地或低洼地带。——《汉语词典》)

⑹“”《汉语大词典》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马蓼》:“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俗呼大蓼是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晋崔豹《古今注·草木》:“马豆一名马沙,似虎豆而小,实大如指,亦可食也。”

⑺“”往,到……去。《庄子·马蹄》:“行不知所之。”

⑻“”《汉语大词典》良善;美好。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山泽无征,则君臣同利;刀币无禁,则奸贞并行。”

【原文】君子,先迷后得,主

【译文】君王为获得这样的定居地方而去选择,开始可能迷惑后来会得到合适之处,选择的主体是适应农耕活动

注释: ⑴“君子”《国语辞典》在位者或君王。《禮記·曲禮上》:“故君子式黃髮。”孔穎達《正義》:“君子謂人君也。”

⑵“”取得,获得,占有。《资治通鉴》:“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⑶“”助词。用法相当于“所”。放在动词、形容词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⑷“”去,到…去。《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⑸“”首创,开始。《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⑹“”获得,得到。《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⑺“”引申为主体。《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⑻“”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原文】西南得朋;东北。安

【译文】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选择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

注释: ⑴“西南”后天八卦为坤,为地。《康熙字典》释“朋”:《易·坤卦》西南得朋。《注》与坤同道者也。

⑵“东北”后天八卦为艮,为山。

⑶“”失去。《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

⑷“”指群;众人。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干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悦。”

⑸“”安居;居处(居住的地方。)。《左传·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杜预注:“安,处也。”

⑹“”《汉语大词典》稳定(不轻易变化。);安定。晋陆机《演连珠》:“牵乎动则静凝,系乎静则动贞。”

⑺“”美好,善。《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善:好的,美好的;做得正确;令人满意,完善的;高明的,有本领的。)

【坤】彖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彖》尽善尽美啊坤卦代表的大地面积广大,宇宙间一切物类都依托大地生长,并且安定地经受四时寒暑交替,大地土层深厚可从事农耕活动种植农作物,大地赐予人类的足够多没有止境。大地可容纳的农作物很广泛并且还在发展,众多作物都能亨通顺利地生长。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环境美好,这种适合从事农耕活动的地方没有止境,草木始生时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最美好。君王为选择这样的定居地方而去巡视,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找到了就长久定居在此。“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这是跟随着往好的地方去。“居住在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这样最终选定的地域认为也会很好。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符合条件的地点没有止境。

此彖辞篇幅较长,下面特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至坤元!万物,乃

【译文】尽善尽美啊坤卦代表的大地面积广大,宇宙间一切物类都依托大地生长,并且安定地经受四时寒暑交替,

注释: ⑴“”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

⑵“”《说文》:“言之间也。”表感叹。《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⑶“”大。《尚书·大禹谟》:“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孔传:“元,大也。”

⑷“万物”宇宙间的一切物类。《荀子·不苟》:“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⑸“”凭借的本钱,依托。《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⑹“”生长。《广韵》:“生,生长也。”

⑺“”而且,并且。《战国策·韩策》:“非独政能也,乃其姊烈女也。”

⑻“”安;安定。《诗经·大雅·公刘》:“既顺迺宣,而无永叹。”

⑼“”接受;承受(支承或经受。)。《左传·宣公三年》:“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⑽“”古人指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庄子·大宗师》:“知天之所为者,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原文】坤厚,德

【译文】大地土层深厚可从事农耕活动种植农作物,大地赐予人类的足够多没有止境。

注释: ⑴“”本义:地壳厚。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

⑵“”通“灾”。耕作(指从事农耕。)。《诗经·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⑶“”万物(含农作物。),事物。《荀子·天论》:“一物为万物一偏。”

⑷“”庆赏,赐予。《左传·昭公七年》:“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

⑸“”通“给”。足够。《论语·子路》:“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杨伯峻注:“合,给也,足也。”

⑹“”没有。《尚书·洪范》:“无偏无党。”

⑺“”止境。《左传·成公二年》:“以逞无疆之欲。”

【原文】含光大,品

【译文】大地可容纳的农作物很广泛并且还在发展,众多作物都能亨通顺利地生长。

注释: ⑴“”容纳。《淮南子·本经训》:“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

⑵“” 广,广大。《论语·泰伯》:“广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⑶“光大”《汉语词语》光明正大。显扬;发展。充分。广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⑷“”众多。《后汉书·班固传》:“性类循理,品物咸亨。”

⑸“”万物(含农作物。),事物。《荀子·天论》:“一物为万物一偏。”

⑹“”都。《说文》:“咸,皆也,悉也。”

⑺“”顺利,有利于取得成功。《后汉书》:“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

【原文】牝马地,行无疆,柔

【译文】有溪水或河流的低洼地带并且面积大环境美好,这种适合从事农耕活动的地方没有止境,草木始生时稚嫩能顺应农耕活动的地方最美好。

注释: ⑴“”处境,环境。《孟子·梁惠王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⑵“”善,美好。《诗经·大雅·皇矣》:“克明克类,克长克君。”郑玄笺:“类,善也。勤施无私曰类”

⑶“”做;从事某种活动。《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⑷“”地方;场所。《管子·八观》:“明君者,闭其门,塞其涂,弇其迹,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

⑸“”止境;穷尽。《左传·成公二年》:“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杨伯峻注:“无疆,犹言无止境。”

⑹“”草木始生,稚嫩。《诗经·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⑺“”顺应。《墨子·天志中》:“不识不和,顺帝之则。”

⑻“”利是会意字,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刀是类似耒(léi)的农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所以利是犁的初文,表示犁地,耕地。

⑼“”《汉语大词典》良善;美好。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山泽无征,则君臣同利;刀币无禁,则奸贞并行。”

【原文】君子,先,后顺

【译文】君王为选择这样的定居地方而去巡视,开始时迷惑是背离道理,后来顺利找到了就长久定居在此。

注释: ⑴“君子”《国语辞典》在位者或君王。《禮記·曲禮上》:“故君子式黃髮。”孔穎達《正義》:“君子謂人君也。”

⑵“”助词。用法相当于“所”。放在动词、形容词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⑶“”巡视。《礼记·乐记》:“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郑玄注:“行,犹视也。”

⑶“”首创,开始。《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⑷“”迷惑。《说文》:“迷,惑也。”

⑸“”背离。《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⑹“”规律,道理。《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⑺“”顺利。《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⑻“”找到。《礼记·大学》:“虑而后后能得。”注:“谓得事之宜也。”

⑼“”长久,永远。《尚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

【原文西南得朋,乃

【译文】选择相对平坦的大地会得到众人响应,人会越聚越多;”这是跟随着往好的地方去。

注释: ⑴“”代词。这,这样。《孟子·梁惠王上》:“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我心。”

⑵“”亲附,跟随。《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⑶“”善,美好。《诗经·大雅·皇矣》:“克明克类,克长克君。”郑玄笺:“类,善也。勤施无私曰类”

⑷“”去;离开。《国语·晋语二》:“舟之侨告诸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今乃知之……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吾不忍俟之。’将行,以其族适晋。”韦昭注:“行,去也。”

【原文】东北丧朋,乃

【译文】选择山区会失去众人响应,人们会选择离开,人会越来越少。”这样最终选定的地域认为也会很好。

注释: ⑴“”代词。这,这样。《孟子·梁惠王上》:“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我心。”

⑵“”最终,到末了。《战国策·齐策五》:“今世之所谓善用兵者,终战比胜,而守不可拔。”

⑶“”通“域”。地域,州域。《诗经·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九有:九州。)

⑷“”善。《汉书·贾谊传》:“《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善:认为好。《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原文】安,应无疆

【译文】居住的地方要稳定不轻易变化要令人满意。符合条件的地点没有止境。

注释:⑴“”安居;居处(居住的地方。)。《左传·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杜预注:“安,处也。”

⑵“”《汉语大词典》稳定(不轻易变化。);安定。晋陆机《演连珠》:“牵乎动则静凝,系乎静则动贞。”

⑶“”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左传·子鱼论战》:“天之弃商久矣。”

⑷“”美好,善。《诗经·召南·野有死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善:好的,美好的;做得正确;令人满意,完善的;高明的,有本领的。)

⑸“”符合。《后汉书·应劭传》:“赏不酬功,刑不应罪。”

⑹“”地点,处所。《孙子·虚实》:“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⑺“”止境;穷尽。《左传·成公二年》:“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杨伯峻注:“无疆,犹言无止境。”

【坤】象曰 地势坤,君子以

【译】象 坤为高低起伏的大地。君子要着重感激辛勤耕作的民众。

注释: ⑴“地势”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周礼·考工记·匠人》:“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

⑵“”要……做(作)……。《史记·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⑶“”注重(着重。)。《礼记·曲礼上》:“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⑷“”感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

⑸“”zī 通“灾”。耕作。《诗经·小雅·大田》:“以我覃耜,俶载南亩。”  郑玄笺:“俶读为炽,载读为灾栗之灾。时至,民以其利耜炽灾发所受之地,趋农急也。”

⑹“”人,众人。《左传·昭公十一年》:“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

【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 承天而时行。

【译】文言:大地最和顺,然而发生地震也强劲有力,最安静时就会将化育万物的功能体现在大地上,后来找到合适之处君王就设立疆界长久定居在此,大地能容纳各种生物能使其生长化育发扬光大。大地的规律还是要顺从啊!接续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从事种植活动。

此文言篇幅较长以下分段注解。

【原文】坤至,而也刚,至静

【译文】大地最和顺,然而发生地震也强劲有力,最安静时就会将化育万物的功能体现在大地上,

注释: ⑴“”极,最。《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⑵“”合,顺。《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

⑶“”表示转折关系。但,却,可是,然而。《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⑷“”震动,感动。《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⑸“”强劲有力。《说文》疆断也。《增韻》:坚也,劲也。《司马光·潜虚》刚,天之道。

⑹“”安静。《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⑺“”连词。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⑻“”古代特指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易·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月。”姚配中注:“化育万物谓之德,照临四方谓之明。”

⑼“”指大地。《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圆:指天。)

【原文】后得,含万物而化

【译文】后来找到合适之处君王就设立疆界长久定居在此,大地能容纳各种生物能使其生长化育发扬光大。

注释: ⑴“”找到。《礼记·大学》:“虑而后后能得。”注:“谓得事之宜也。”

⑵“”君主。《尚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孔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

⑶“”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⑷“”通“囿”。疆界。亦谓设疆界。《管子·山国轨》:“请立赀于民,有田倍之内,毋有其外。”

⑸“”长久,永远。《尚书·咸有一德》:“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

⑹“”容纳。《淮南子·本经训》:“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至微,神明弗能领也。”

⑺“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二十餘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⑻“”生长,化育,自然界生成万物的功能。《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

⑼“”发扬光大。《诗经·大雅·公刘》:“思辑用光。”

【原文】坤道!承

【译文】大地的规律还是要顺从啊!接续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从事种植活动。

注释: ⑴“”道理,规律。《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⑵“”连词。还是。《孟子·万章下》:“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⑶“”顺从;顺应。《墨子·天志中》:“不识不和,顺帝之则。”

⑷“”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论语·颜渊》:“富哉言乎!”

⑸“”接续;继承。《汉书·异性诸侯王表》:“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

⑹“”古人指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庄子·大宗师》:“知天之所为者,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⑺“”表示顺接,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可译作:就,并且,有时也可不译。《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⑻“”通“莳”。种植。《尚书·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孙星衍注引郑玄曰:“时,读曰莳。”

⑼“”做;从事某种活动。《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