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鱼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变性鱼
综合来说,通过外界条件或者自身激素的调节,可以达到变性目的的鱼类都可称为变性鱼。
在巴西海域,有一种石斑鱼,能够自然变性,成为鱼中一奇。而且在一天之内,这样变来变去达四、五次之多。这在动物学上称作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在加勒比海的东部海域,有一种隆头鱼永远是“老夫少妻”。
澳大利亚沿海有鹦嘴鱼,在一群鱼中,只有最大的一条鱼是雄性,如果这条雄性鱼死掉,或被人捕走,那么鱼群中最大的一条雌鱼便会在1小时之内自动变成雄性,以填补空缺。
印度洋中与海葵共生的绸鱼,却与鹦嘴鱼相反,鱼群由一条雌鱼统率,其余全是雄性鱼。唯有这条雌性鱼无法履行职责被迫离开鱼群时,才轮到另一条最强壮的雄性鱼变成雌性鱼统领鱼群。
折叠 编辑本段 常见种类
折叠 蓝条石斑鱼的变性
折叠 红稠鱼的变性
折叠 黄鳝的变性
折叠 编辑本段 变性的原因
生物的性别不仅由基因和染色体决定,有时环境因素也能改变性别。
植物和动物的雌雄同体有两类:常期雌雄同体(simultaneoushermaphrodites)和邻接雌雄同体(sequentialhermaphrodites)。鱼类和腹足纲软体动物占据了这两种类别的绝大多数。常期雌雄同体动物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同时拥有雄性和雌雄生殖器,它们可以与任何同类交配。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繁殖优势,因为如此一来可以轻松生养很多后代——跟人类相比,择偶面增加一倍。
邻接雌雄同体动物出生时只有一种性别,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会彻底转变成另外一种性别。有些物种天生是雄性,后来转化为雌性,称为雄性先熟(protandry),而雌性先熟(protogyny)指的就是由雌性转变为雄性。海葵鱼,或者说小丑鱼,就是最显著的邻接雌雄同体的例子。这种鱼安居在海葵周围,过着一种等级森严的生活,唯一的雌鱼只和最大的雄鱼交配。当雌鱼死掉,最大的鱼就变成雌性,并开始和下一个最大号的雄鱼交配。就像常期雌雄同体动物,这种交尾策略有利于繁殖,尤其是这种鱼从来不冒险远离原来的生活区。
成功繁衍后代和保证生存是物种变性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或化学反应也会导致性别改变,然而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后者的原因。另一桩没有解开的难题是,为什么更多的物种没经历变性过程。2009年,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说法,变性带来的好处大大超过了生物成本(因机体改变而增加的能量代谢),比如一个人想变性是相当棘手的事情,但是这对鱼类、青蛙和植物来说就容易许多了。因为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有更多的物种开始变性。一份2004年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人类污染会影响物种的内分泌系统,比如北极熊和鳄鱼。因为人类排放的废物和化学物质中含有激素,导致这些动物发生异常变性,使它们的繁殖生育因此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