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时广场上的盛况 欢庆群众久久不愿离去

    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国民党势力兵败如山倒,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

    1949年6月15日的政协筹备会议上就开国大典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在7月7日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最初对开国大典的地点选择有两个,一是天安门广场,二是西苑机场。

    天安门广场的优势在于位于北京市中心,周围四通八达,无论是受阅部队还是观礼群众都可以很容易的集中,能够很好的称托出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

    但不利的也是周围群众众多,开国大典时,数十万人聚集在一处,一旦国民党飞机来袭,群众很难快速进行疏散。

    方案经主席,总司令,总理等再三权衡,开国大典的地点决定就定在天安门广场。毕竟西苑机场再如何搭建主席台也不如天安门城楼更加的恢宏。

    开国大典这天,根据事先安排,许多参加群众表演的学生和工人在夜里便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广场集合。

    当时的天安们广场也没有进行扩建,面积并不算大,等到天亮以后,来自北京四九城里的群众早已经将天安门广场填满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15时,随着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一片欢声雷动。

    一直到开国大典结束,周总理通过话筒向广场上的群众喊话说庆祝大会结束了,但聚集在广场上的群众依然不肯离去,大家依然面向城楼尽情的欢呼庆祝,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庆祝人民从此的当家作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