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驱逐蒙古,光复华夏?幕后英雄红巾军,雄才伟略朱元璋!
元朝的灭亡,红巾军及韩宋政权的历史作用被大大低估了,应该说由于《明史》包括脱胎于《明史》的《明事》都采取了有意抹杀红巾军影响的立场,导致大部分人都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大明一家之功,这是完全不对的。
红巾军起义尤其是韩宋政权在刘福通的带领下直接活动在中原腹心,乃至攻下大宋旧都汴梁,极大地打击了元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北方的军事体系。尤其是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的三路北伐,东路军打到离大都不到一百里,中路军更是打出塞外一把火烧了上都,了解点元朝历史的应该都明白上都在元朝的特殊政治地位(类似于宋朝的洛阳,大批贵族的聚居之地,元朝内部一大半政治阴谋都是在上都酝酿的),
这么一搞,一是大大打击了元朝的核心统治阶层,二是基本上等于向天下宣告大元药丸了,最后红巾军打烂整个辽东后,在高丽因为麻痹大意阴沟翻船,总的来说,太TMNB了。
红巾军起义大大加剧了元末以来元朝中央政府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北方各实力派的军阀割据,基本陷入了这么一个恶性循环:红巾军胖揍元军——中央政府只好放出军阀——红巾军被击败——中央和地方实力派政治内讧——红巾军再度复苏——朝廷再次向军阀妥协——红巾军被击败——各实力派继续恶斗——红巾军又又又复苏...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由于韩宋政权直接建立在中原腹心,不仅吸引了绝大部分元朝政府的注意力,而且事实上断绝了中央和南方各省的直接联系,元庭不得不在南方靠代理人(还往往是汉人,陈友定、方国珍等)进行绥靖统治,这为汉人在南方势力的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等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察罕消灭了红巾军最后的根基山东时,朱元璋已经控制了江南地区,陈友谅则正式在上游称帝,明玉珍控制了四川,整个南方除陈友定的福建以及邻近的广东还算忠诚外,已经不复为元所有。
最后红巾军在彻底消亡前拖着察罕一起上路(察罕被红巾军降将刺死),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天下无人矣!”元朝版曹操还没来得及把控大权就去见了长生天,继承人王保保没能完全继承他义父的政治和军事资源,结果就是元朝中央再次进入喜闻乐见的内斗环节。
而元庭浪费的这几年,正是南方汉人势力力量整合最关键的时期,至正二十一年到二十三年,朱吴(明)和陈汉年年大战,等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王保保最大的政治对手孛罗帖木儿完蛋,他得以掌握大权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消灭了陈友谅控制了大部分南方地区,征召李思齐等另外几个军阀的军队一方面是打算借刀杀人排斥异己,另一方面恐怕他自己也觉得单凭嫡系的力量确实搞不定大明。
明太祖朱元璋本人的战略规划确实非常高明,北伐达到了战略上的出其不意和战术上的稳健相结合。按很多史料的记载,北伐似乎完全是徐达、常遇春、刘基、朱升一力进言,而朱元璋本人似乎犹豫不决。但将1367年明军的动向梳理一遍后,发觉事实恐怕未必如此,本年明军主力一方面继续围困张士诚据守的苏州,另一方面快速南下,顺次扫平了据守浙江的方国珍,到本年十月二十一日,此时离消灭张士诚还不到两个月,明太祖就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可以说出兵的安排是极为紧凑和迅速的。
这个举动是完全出乎元庭和王保保预料的,在他们想来,朱元璋在和张士诚连场大战后,怎么着也得修养生息个一年多再出兵吧,更何况你朱元璋南方还有陈友定,四川还有明升,怎么也该先把这两个货解决了,哪有后方不靖就先北伐的道理。
而具体到北伐的实施上,同样是反常理的,我觉得北伐之前常遇春提出直取大都的意见并不能说是被否决而是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朱元璋最后定下的方略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大明开平王:常遇春
不开上帝视角的话,这个规划其实是违背历史上各个南朝的北伐战略的,历来南朝北伐都是先平定四川,力争多路出击,再取山东,以黄河为屏障断绝河北的援兵,进而取关拢或者云中为基地,逐步拔除北方敌人的地缘优势,最后消灭盘踞河北的敌人。而明军反其道而行之,放弃从荆襄、四川分路出兵的打算,重兵依托大运河从淮东进入山东,转向河南控制潼关后,置山西和关中于不顾,直接扑向河北,可最后居然成为了唯一成功的一次北伐。
这种看似无谋的战略背后,其实是对局势和政治的冷静分析以及对稍纵即逝的时机的掌控,历来北伐成功必须要达成两个条件,一是南方自己要团结,二是北方要陷入一定的混乱状态。到1367年,南方最为重要的江南地区已经全部被朱元璋控制,第一个条件已经基本完成,北方混乱的局势尚在持续但很可能将要明朗起来,王保保在政斗中开始出于下风,元顺帝正逐步恢复对朝局的控制,北伐的时机可能稍纵即逝。
另一方面,明玉珍去世后,四川的明升主少国疑不足为患,陈友定在福建自守有余进取不足,因此主力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发动北伐。而在进军路线上,关拢的李思齐,山西的王保保,大都的元顺帝相互猜忌尤其后两者间矛盾颇深,直扑河北攻取大都既满足了民族大义的需求,使元朝各路军阀丧失名义上的统属后进一步各自为战,又充分利用了元朝统治层内部的勾心斗角。而最大的底气其实正如李梦阳所言,是明军多年积累后高超的战斗力。
北伐的进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四川明升无所作为,南下的少数偏师就搞定了福建陈友定,北伐进一步加剧了元庭内部的混乱,元顺帝甚至觉得这是个干掉王保保的好机会,以战事不利为借口下旨剥夺了他的军权并实际上将王保保的部队视作叛军要求周边的军队予以消灭,直到惊觉明军的第一目标是自己才慌忙下旨勤王,当然王保保的反应也是不出预料的在山西按兵不动,而李思齐本着“兄弟你先上”的心思在潼关附近围观了一年。直到元顺帝逃归上都,三方才匆忙联合起来,而这个时候大势已去了。
大明太祖朱元璋,北伐九次,五次大型北伐,四次小型出征,西征元朝在云南旧部一次,统共吊打蒙元九次,北部最远到过贝尔湖,西部最远到哈密卫,东部收复整个辽东,光复了唐末乱世以来,汉人丢失数百年的全部国土。伟哉!
至于让大明根本性解决北元问题的键盘侠,请先让蒙古高原的水系倒流了再来谈这个问题,元朝的政治架构再不合理也比匈奴这种国家强多了,即使如此,整个蒙古地区都因为明元战争的打击彻底退化成部落游牧联合体,终明清一代蒙古高原再未出过地区性强权,葛尔丹的准噶尔汗国更偏向中亚政权。
诚然,明朝在处理北元问题上,确实自己有缺陷,主要是始终没能在草原上,像汉代扶持南匈奴一样扶持起合适的代理人,也就是结亲、当岳父。明初的军事打击基本做到了能达到的极限,事实上就是土木堡以后,成化时代明军依然对塞外发动过治安清扫。
后期明朝的武备颓废和中叶以后整个国家氛围的松弛有关以及一连串军政系统的败坏有关,却绝不是明太祖没有斩草除根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