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水军:差点堵死金兀术,却被几个渔民一锅端?

全文共2671字 | 阅读需7分钟

金兀术的失败到底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中国,没有海洋战略概念,明代以前极少面对海洋挑战,基本没有海战,有的也只是内陆江河的水战。所以彼时没有海军,只有水军。且军队偶尔出海也不是为了争夺制海权,而是为了搜寻仙岛、仙人和长生不老的仙药之类。

但由于我国自古幅员辽阔,江河纵横交错,水战很多,规模很大。三国时的赤壁鏖战,就是激烈壮观的大型水战。所以,内河的水军偶尔出海,也能取得不俗的战绩。

part01:宋代水军

唐朝高宗龙朔年间的白江口海战,大唐水师就狠狠地教训了找上门来的日本舰队,迫使被大化革新冲昏头脑的日本,又潜心做了一千多年的藩属国。到了有宋一代,海岸线更是平靖。

中华水师没有机会再次扬威大洋。

宋代的战争绝大多数是和游牧骑兵的陆地厮杀,但说到宋朝水军,还是有颇多亮眼的表现。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兀术统兵南侵,在接连占领了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越州(今绍兴)、明州(今宁波)后北返,在驾船途经长江黄天荡水域时,遭到韩世忠船队的伏击阻截,金兵大败。金兀术被困黄天荡达48天,粮草断绝下贿赂韩世忠不成,眼见遁地无门,最终因一个汉奸王某向金兀术献策,方得以渡江侥幸北归。

Part02:宋代水战的基础

隋唐时期大力开凿运河,多次改道黄河,南粮北运形成国家定例。船队将南方粮秣运至北方后,又把从北方边境榷市上交易来的各类紧俏货物装满船舱,输送到南方。

宋代的船舶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当时的船只上大都已经装置了三角形的活动桅杆底座,可以将桅杆任意倾斜甚至放倒,目的是方便从桥洞底部通过或者避让辽阔水面的横风。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绘有船只放倒桅杆得以从拱桥下穿过的画面。

不仅如此,大型船只也已经装有了可升降的鱼尾状舵橹,演进成为了更加有效的推进工具。籍此各种先进技术,船舶负载能力大大增加。仅以供奉花石纲的纲船为例,这种以数层木料嵌钉榫接的大船,一船载重达万斤至数万斤,至后来更有了载重十万斤的记录。而同时期的外国船只仍处于绳绑的原始阶段,工艺差距可谓巨大。

宋代水军作战的船只,更是装备了当时的尖端科技。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标志性产品车船,在宋代已经广泛普及于军民两方面使用。车船将传统臂力划桨,创造性地改为用脚力踏动轮形排桨,外加风力辅助快速前进,大型车船 “旁设4轮,每轮8楫(桨片)”。长可达30丈,吃水1丈左右,可载700~800人;中小型车船一般承载二三百人。但是内陆河道水深不够,许多江河大型车船无法行驶,所以多以中小型车船为主。

由此可以看出,宋代水军的硬件设施一流,理应具有很强的实战力。

然而在小说《水浒传》里,水战的场面却经常是一边倒,大多是数艘小渔船,由一伙梁山水军好汉(实则就是渔民)操纵,把堪称庞然大物的舰船组成的官军水师耍得团团转,狼狈不堪;或者是几个梁山水军潜至水底,手工凿穿官军船底,从而大获全胜。

几条渔船击败车船战舰,真有这么简单?宋代的水战,真的如此儿戏?

Part03:水密隔舱

施耐庵忽略了宋代车船上的一个革新性的重要构造:水密隔舱。

《水浒传》里所写的宋军舰船“海鳅船”,是一种大型车船。如果把舰船看作一个建筑,那么水密隔舱就好比是在船只底部加了一个地下室。用木板把船体底舱分隔出若干个密闭空间,再以石灰、浸油麻丝沙袋填充缝隙。一旦舱底进水,因为船舱相互之间严丝合缝严密封闭,一两处漏水并不会导致覆舟之患。

其隔舱板厚度超过了二指,船体厚度更是达近10厘米。宋代车船上的水密隔舱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 。

这样防漏隔舱技术,放在梁山泊水战战场上,即便张顺和阮氏三雄们真能成功抵达船底,费力凿破一处,但严整的水密隔舱,依然可以确保大船安全行驶。短时间便把船凿沉,这基本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的宋金采石矶之战中,完颜亮扫荡淮南后欲乘势率金军袭取临安,聚拢了一批大型船只准备大举南渡,却遭“迅驶如飞”的宋军车船堵载,终告失败。

当时几位知名的南宋将领,手里全有强大的舰队。张俊、韩世忠等人统领的战舰都在三百艘以上。

英雄部队岳家军,更一度拥有上千艘战舰,其中体魄庞大的“车船”有近百艘。而曾与岳家军交手的钟相杨幺农民军,他们不仅坐拥洞庭湖水寨,还驾有可载上千人的大型车船数十艘。《水浒传》里的梁山泊由渔民组成的所谓水军与之一比,原始得寒酸,落后至极。

Part04:金兀术失败的真实原因

宋代内河水战的等级,已经进入到了大型战船硬刚对决的阶段了,拼的是战舰的规模与装备。

宋朝水战,还有配套的武器。虽然没有《水浒传》小说里“火炮、火枪、火箭一齐打放”的场面,但冷兵器为主的宋代水军,杀伤力却绝对不可小觑。像《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蛙人”战术,根本用不上。

据《武经总要》《金佗粹编》等史料记载,宋代车船不仅航速极高,而且由于负载能力强大,除了载人外,还可以装载相应的作战器械。许多大型车船都安装有舰载投石器,即长数丈的“拍竿”,拍竿顶端上装有巨石,战斗时释放拍竿,被巨大弹力投掷出的石块就像炮弹一样呼啸而出,给敌舰以恐怖的巨大打击。

在钟相杨幺起义被镇压后不久,一种新型的舰载武器“木老鸦”也随之问世。这是一种过丈长短的圆木,同样是装载在拍竿上,两头削尖,有的甚至还包裹铁皮,战斗时驱动拍竿打出,这些巨大的梭镖甚至可以直接把敌船戳透。拥有强大速度冲击力的车船,装备有这样的武器,战斗力堪称是那个时代的战列舰。

再参考一下梁山泊“八百里水泊”的地形,正有利于“车船”的大规模作战。倘若是宋代真实的战场,梁山好汉除了退守岸边死战,恐怕没有别的选择。

施耐庵在《水浒传》里,为梁山水军虚构出了不存在的战斗力,把当时拥有世界顶尖水上武装力量的宋水军沦为背景板,描写成被渔民艄公们吊打的对象,就真的太离谱了。

本文参考的资料有:

《武经总要》

《梁溪全集》

《石林奏议》

《浮溪集》卷1《抚州奏乞罢打造战船等事》

《杨么事迹》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30《缴奏奉使复命十事》

《景定建康志》

《老学庵笔记》

《陈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