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突然就停止成长了?
这本书是由国家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所写。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了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这些大问题离我们很远,但它背后的小问题才真正值得我们深思。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停止了成长?”
①
『谎话』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太多的“谎话”。
比如,“只要你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了。”“只要你好好发挥,考个好大学,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只要你拿到毕业证,进个稳定的单位,这辈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只要你娶了某个高管的女儿,或者娶个白富美,就不用再努力了。”
事实上,“我不想努力了”这句话,一度成为了网络爆款段子。
可是,这些话虽然我们都在听,甚至都在说,但你有没有发现它们的问题?
“万事大吉”“尽情地玩”“高枕无忧”“不用努力”,这些话都是截止性的话,或者说终点性的话。
它给我们的努力提供了一个理由,或者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到了一定阶段就不用再努力了。
但直到我们长大成人,迎面而来的一个又一个阶段,给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时,才发现自己真的被骗了。
上了重点高中,只是认真学习的开始;考上好大学只是为下一阶段占据优势;进入稳定的单位,只能保证基本的“衣食”,可“住行”还需要我们解决。
②
『筛选』
所以,信了这些话的人,基本都被淘汰了。
相信考上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的人,在高中阶段就没了后劲,结果被同学越落越远;
相信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结果不停挂科,最后连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没拿到;
相信进入稳定单位就可以高枕无忧的人,结果十年如一日地待在一个岗位,眼见其他人升职加薪,跳槽离开。
相信找个有钱人,就可以坐享其成的人,结果都掉进了“杀猪盘”,被骗得血本无归。
相信这些话的人,本质上是“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
我们的年龄在变化,社会在变化,凡是用“终点思维”看待世界的人,都会被淘汰。
这就像那个36岁的收费站大姐。
在面临下岗时,她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这句话每个字都有终点思维的味道。
她直到下岗那一天,也想不明白,别人告诉她的稳定工作:收费站,怎么说没就没了?
③
『动态』
没有什么事是可以轻易改命的。
如果上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进个好单位就算改命了,那命运也太不值钱了。
那些看上去很厉害的人,或者说一开始很风光的人,后来突然停止闪耀了,大多数都是被终点思维动摇了的人。
15岁进个好高中,只是家长对15岁的你提出的要求;
18岁考个好大学,只是社会对18岁的人的一次筛选;
22岁进个好公司,只是22岁的你该有的觉悟;
之后呢?
房子、车子、家人的生活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些要求才是社会对一个成年人最真实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会随着你的年龄不断提升。
如果你不努力工作,大多数人在35岁还当不上管理层,基本就是行业的底层员工;如果你放弃了拼搏,50岁还不能让老的和小的过上富足的生活,这辈子留给你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你觉得这是在制造焦虑,可是中年危机的新闻每天都在屏幕上飞。
这个时代,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只是对成年人的最低要求。
借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话吧。真实世界是:我们努力奔跑,只为留在原地。
总结一下,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你在什么位置、不论你有多少钱,都要用发展的思维指导自己。它才是我们渡过难关,获得突破的核心力量。只要精神不垮,一切就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