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清惠民的宣城太守何远
公清惠民的
宣城太守何远
陈虎山
南朝时期宣城名宦辈出,仅在齐梁更替的10年间,不仅谢朓、江淹接踵而至,紧接江淹之后,又来了一位被史家交口称赞的“良守”何远。
公元502年,取齐而代的梁武帝萧衍,面对战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励精图治,选贤任能。他总结前朝暴政失德的教训,“每简长吏,务选廉平,皆召见于前,勖以政道”。下诏“小县令有能,迁大县,大县有能,迁二千石”。在这样的背景下,政绩显著的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县令何远被擢升为宣城太守,“由是廉能莫不知劝。” 任用一人而改变政风,足见何远在当时官员中贤名之显。据《梁书》列传第四十七《良吏》记载:“梁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逮践皇极,以俭先海内,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饰,宫掖无珠玑锦绣。每选长吏,务简廉平。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盖良吏也。”因清廉公正而载入史册《良吏》,何远实为宣城太守第一人。
更不同凡响的是,何远身后1500多年,全国高考文言文考察题(2006年)所选题本正是《南史·何远传》,一代宣城名守的生平事迹通过世上规模最大的高考,为千万当代学子所铭记,这不独是古人何远的光荣,更是当代宣城的骄傲!
01
举义旗除强暴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县(今浙江平阳)人。其父何慧炬,官至南齐尚书郎。和当时许多贵族子弟一样,何远的仕途也起步于藩府幕僚,初为南齐江夏王萧宝玄的王府侍郎,后转任奉朝请。永元中(499-501),因东昏侯萧宝卷昏庸残暴,护军将军崔慧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拥戴萧宝玄起兵,一度攻入首都建康,包围了宫城。作为萧宝玄的幕僚,何远是这次军事行动的重要参与者。
但此次兵变很快失败,何远先逃到长沙,在雍州(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刺史萧衍的大哥萧懿 处藏匿,后又得到萧衍的五弟萧融 的保护。不久官兵发觉了何远的踪迹,发兵追捕。何远越墙而逃,但萧融及何远的家属都被逮捕。萧融被杀,何远的家属遭关押。何远逃过长江,聚集人众,打算迎接萧衍的义军。东昏侯的党羽听到消息,派兵逮捕何远等人,何远聚集起来的人又溃散四逃。
后来何远辗转来到萧衍的军营。萧衍见到他时,对身边的叔丈兼重要谋士张弘策说:“何远美丈夫,而能破家报旧德,未易及也。” 临时委任他为辅国将军,随大军东下。萧衍攻破都城后,任大司马,掌握朝政,以何远为建康令。萧衍即皇帝位,升任何远为步兵校尉,封广兴男,封邑三百户。复任建武将军、后军将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的关系密切,在府中竭尽心力,知无不为,萧恢也推心置腹,倚仗他处理事务,十分信赖。
02
严律己重操守
很快,何远因功升任武昌太守。史称“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即是说,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好行侠仗义。但任武昌太守后,他改变了原来的行为,努力尽责,杜绝交游,对亲朋的馈赠,丝毫不受。他“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节俭的何远性格刚严,也或是从政经验还不多的缘故,“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何远因处事过于严厉,被人控告,交给廷尉处置,被劾罪状数十条。当时士大夫犯法后,一般都不接受名为“测立”的立等拷问,何远没有贪赃枉法,自愿接受这种拷问,历经二十一天拷问也无供可招,但还是以私藏违禁兵器的罪名被解职。
经受挫折的何远没有因此改变性格去迎合世俗,过了一段时间,梁武帝萧衍又起用他为武康令。复职后的何远“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吴兴(今浙江湖州)郡守王彬巡视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双鹅为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
《梁书》记载的这件何远从政生涯中的趣事,说的是何远任武康县令时,太守王彬巡察属县,诸县都以盛宴款待王彬,可到武康后,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了干粮、饮水而已。王彬离开时,何运送他到县境,送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临别赠礼。王彬与何远开玩笑说:“你的礼物超过东晋时的陆纳,恐怕会被古人所讥笑吧!”上下之间,既公私分明,又不失人情,其清廉雅正可见一斑。
03
尽心力治宣城
何远的才干再次受到梁武帝萧衍的赏识,被擢升为宣城太守,史称“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这一任命不仅开了南朝人事安排的先例,自县令直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更重要的是,它给宣城带来了重要变化。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然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梁书》本传的记载,十分生动地描绘了何远为政的特点。
一是修缮城池。自桓彝初步奠定宣城城池基础之后,到何远任宣城太守时,第一次对这座“近畿大郡”的城池作了比较全面的修理。南齐末萧梁初,宣城“郡经寇抄”,也就是遭受战乱的破坏,损坏严重。何远到任后,开辟街巷,修整墙屋,小至百姓住宅、交易市场,大至城墙堑壕、马厩仓库等,都像经营自己家业一样加以修治。
二是关心穷困百姓的生活。对自己应得的田秩俸钱,他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捐作他们的税款。
三是断狱公道正派。经过何远一年的“尽心绥理”, 宣城“名迹复著 ,又重新繁荣兴旺起来。何远由此转任“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出任桂州刺史,一路上抢掠骚扰,但进入始兴境内,一草一木都不敢侵犯。何远的威严由此可见。《南史·何远传》评价何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天监十六年(517),梁武帝萧衍下诏表扬何远的功绩:“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宜升内荣,以显外绩。可给事黄门侍郎。”萧衍是个学者帝王,将何远视为古今郡守的典范,“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认为应该擢升何远在朝内的荣耀职务,这样才和他在外所取得的政绩相匹配。梁武帝对何远的表彰可谓高矣,《梁书》和《南史》对此事都有记载。
何远先是被调入朝,担任仁威长史,不久出任信武将军,监吴郡事。何远在吴郡因饮酒过量,耽误了政事,被朝廷调任为东阳太守。任职一年多,又被受罚者所诬告。后复起为征西谘议参军、中抚司马。普通二年(521),何远病逝,时年五十二。梁武帝萧衍闻讯深感惋惜,给予了丰厚的赠赐。
总括何远的一生,《南史·何远传》高度评价他“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就是:何远为人耿直清高,不循私情,身在人世之间,却杜绝请谒,也不拜访别人。给别人写信,无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与人交往时,从不低声下气,因此多受到俗士的忌恨。他的清廉公正,确实是天下第一。他先后出任数郡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当他离开东阳归家,数年间口不谈荣辱,士大夫们更以此赞赏他,他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而且说话从无虚妄,都是出于他的天性。他经常与别人开玩笑说:“你能抓到我一句假话,我就给你一匹缣作为酬谢。”听者虽努力搜寻,但终未找到。
宣城太守何远,一个刚正大气的实干家,堪称言行一致的古仁人君子。
(作者系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童达清
制作: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