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宁国县

     曾国藩与宁国县     

郑树森

曾国藩(1811—1872)是湖南湘乡人,与数千里之外的宁国县因太平天国起事使二者发生机缘,而且曾国藩的一项决策影响了宁国县情的变化。

一、 太平军的侵入打碎了宁国县繁盛的局面

经过康乾盛世,宁国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涌现许多殷实之家和望族(从众多宗祠的兴建可见一端),人口也激增。河沥溪因水陆条件和区域位置而成为辐射周边的商业中心,徽商和江西籍、浙西籍客商常来河沥溪购销货物。嘉庆、道光年间,宁国县人口一直稳定在30万人上下,最高年份的嘉庆二年(1797)增至367450人。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八日(1856年5月2日),太平军石达开部首次攻占宁国县城,此后8年间宁国县遭受腥风血雨般的兵灾,太平军烧杀淫掠,百姓不堪其苦。一些望族的祠堂被烧毁(县志记载不少祠堂毁于“洪杨之乱”);一些古建筑、书籍毁于兵火,使宁国文化断层;家财、妇女被掠走(百姓中有传闻或见于家谱记述);无辜平民被杀害(霞西镇石柱村榧树塔人遭受太平军杀戮,当时此地被称为“杀人坑”;万家西泉村“仙人洞”和南极“千人墓”里的累累白骨,是太平军在洞口熏死躲难的百姓所致;河沥溪官山、虹龙、东岸、宁墩、桥头、五里铺等均有清末义冢,其中不少死于兵燹)。周赟在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1860—1864)被太平军捕入军营,期间所写《兵难诸作》就反映了生灵涂炭的情景。

同治元年(1862)五月起,宁国县爆发鼠疫、灾荒,死亡枕籍,土著式微,田地荒芜。同治三年七月太平军最终退出宁国县,此后3年内该县荒无人烟(许多村庄空无一人),真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是变相的基督教,这种教义影响下的农民运动无助于解除广大农民的疾苦,太平军后期军纪废弛,在各处烧杀淫掠的劣迹倒是重伤了农民兄弟;洪秀全集团成员定都天京后追求纸醉金迷的生活、腐化堕落,太平天国司法上采用的酷刑(如杖刑、枷刑、点天灯、五马分尸、斩首示众、剥人皮)令人发指。这些迹象表明即使它取得全国政权,也无非是改朝换代而已,并不会给农民带来福音。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有打击贪官污吏的作用,但也使所到之处生产力倒退、经济衰败。宁国县所遭受的兵灾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征剿太平军”中曾国藩履历皖南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生于湘乡县一个地主家庭。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取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从倭仁、唐鉴讲习程朱理学。1847年擢升内阁学士。1849年任礼部右侍郎。1852年署吏部左侍郎。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金田村爆发,1853年3月19日攻占金陵,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天京城东孝陵卫建江南大营,在扬州城外建江北大营,并指令各省举办团练武装。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官僚地主的曾国藩为抗击太平军,于1853年初,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募兵训练(以500人为营,营辖4哨,哨辖8队)。次年2月练成湘军陆师(乡勇)、水师,3月发布《讨粤匪檄》,指斥太平天国革命是开天辟地以来“名教之奇变”。率军阻击太平军对长沙的进攻,并出省作战。从此走上治军征战的道路,成为清末湘军首领。

1854年秋,湘军攻陷岳州、武昌、汉阳。在田家镇击败太平军水师,进围九江。1856年春,因陆师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军打败而退守南昌;同年秋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件,湘军乘机夺取天京上游的军事重镇。1858年11月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6000人攻三河,被太平军歼灭。旋以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1860年8月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1861年9月,督湘军攻陷安庆,杀太平军1万余人。1862年春,派左宗棠率湘军由江西入浙江攻杭州;派李鸿章率淮军从安庆到上海,伙同英人戈登的“常胜军”、法人德克碑的“常捷军”进攻苏州、常州,“借洋人助剿” 太平军;令曾国荃率主力从安庆围攻天京,自己驻守安庆策应3路。1864年7月19日攻陷天京,受封一等侯爵,加太子太保。

皖南地区是太平军西征浙赣、回援天京的必经之地。咸丰十年(1860)六月,曾国藩在祁门县设大营,整训团练,次年三月移驻东流县。驻扎祁门9个月间,宁国县或许有他的履迹。

三、曾国藩对宁国县的认识和影响

曾国藩是清末第一重臣,文武兼备。其诗文俱佳,有《曾文正公全集》行世;对太平军作战并最终取胜,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有人称其“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成为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他博闻强记,对军事要地不可不察。举凡兵家于天文地理不可不识。宁国不仅是皖南地区的气象中心,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接杭州,南极徽赣,西望安庆,北通金陵(当代抗战期间,宁国县是“国统区的前方、沦陷区的后方”,驻军在此集结换防,再次证明了宁国军事位置的重要)。从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在宁国县境与清军展开拉锯战19次之多,太平军10次攻克县城。在征剿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很看中宁国县军事位置的重要,曾说:“‘发逆’盘踞金陵,蔓延苏、浙、皖、鄂、江西等省,所占傍江各城为我所必争者有三:曰金陵、曰安庆、曰芜湖,不傍江各城为我所必争者有三:曰苏州、曰庐州、曰宁国”,曾派鲍超等将据守宁国。1852—1871年,他在外忙于军务,还时常寄信给两儿纪泽、纪鸿。在《曾国藩教子书》中,就有几封信提及宁国,如同治元年(1862)九月十四日书信中说:“惟宁国县城于初六日失守,恐贼(指太平军)猛扑徽州、旌德、祁门等城,又恐其由间道径窜江西,殊可深虑。”

在太平军与清军相互争战中,江南地区各县均出现人口剧减的情况,或亡于战争,或死于瘟疫,或逃荒于外。鉴于苏皖赣抛荒严重、民政废弛的情况,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采纳薛福成(是年以副贡入曾国藩幕府,后随李鸿章办外交,是近代改良主义者,清末外交家)的建议,上书朝廷要求实行“召垦升科”的政策,得到允准,清廷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允许移民“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凡无主田山、房屋,移民均可自行划分,具册呈报领凭后便为己产)。安徽省也颁布了《开垦荒田章程》,宁国同皖南各县一样设“劝农局”,以垦荒政策吸引大批外地人移居。清廷诏令下达的前一年,已有徽州、福建的少数客民迁入宁国县;同治五年(1866)起,则有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及省内安庆等地大批民众携带家口,来该县垦荒种地,光绪年间浙南人迁入。两湖、河南移民大批迁入,人口才渐多。光绪七年(1888年)四月二日,清廷准予垦种荒地的“客民”加入宁国县籍,其子弟可在当地“入籍考试”。

同治八年(1869)宁国土著人口仅10004人,清末移居宁国的“客民”已数倍于土著人口。大量“客民”的加入,使宁国成为移民县,使宁国县情发生变化:一是很多山地被开垦,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湖北人多居平畈种植水稻,安庆人多在山区开荒种玉米,畲族人劈建梯田。二是各地生产技术得以传播融通。三是呈现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四是带来了各地的民间文艺(如安庆的秧草歌、畲族的盘歌、湖北的花鼓调与皮影戏;河南的旱船、彩车;南陵县的目连戏),而且与宁国本土文艺融合(如皖南花鼓戏就是湖北花鼓调、河南民间灯曲、宁国民间歌舞合流而成)。五是各地“客民”和土著人并存于兹,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宁国精神,不排外不封闭,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从而为今后创新发展奠定了民情基础。

四、曾国藩褒奖宁国才子周赟

曾国藩善于发现、提携人才。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出自其门,他统辖的湘军阵营就人才济济。同治三年(1864),两江总督曾国藩在金陵开科取士,其中有宁国县才子周赟中举,被授予奉政大夫、花翎同知衔、拣选知县。

周赟于1887—1910年历任青阳县训导、宿松县训导、徽州府教授,先后纂修《青阳县志》《九华山志》《宁国县志》《徽郡志》,为皖南文化建设作出较大贡献;擅长书画,正、草、隶、篆、金石俱佳甚至用竹签作画;精通音律,喜好作诗、弹琴。他9岁始作“六声图”,于同治二年(1863)写成《山门新语》初稿,后经数十年的修改充实,创立“六声韵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再次刊刻。该书阐述精微、旁征博引,成为有较高价值的音韵学专著。成书之前,曾国藩就发现了周赟这个音韵学人才,对其所作“六声图”题词“千载神悟”,奏请光绪帝授予周赟“二品教官”称号,亲自赠送“六身堂”金字匾,并撰联“二品教官天下无,六声韵学古来无”,以示奖掖。

论及宁国市今日之发展,太平军战役后大规模移民迁居宁国实为历史渊源。而这一政策的推行确与两江总督曾国藩有关。

(作者系宁国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