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伪勤奋」?

文 / 王世民

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前言

我这几年遇到了不少同学,很努力,但无论是工作表现,还是学习效果,都不如意。

可以这么说,拼命努力之后,工作和学习都耽误了。

这么让人出乎意料的结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认真总结了下,发现他们有三类共同特征:

◆ 拼命学很多东西

◆ 急于求成

◆ 安排满满当当

比如,有个同学在备考CPA的同时,还报名MBA的学习,又为了将来创业的考虑,到处参加各种营销提能班、股权设计班、团队管理班。

每周从周一到周日,安排得满满当当。

人是累得够呛,但最后,工作是工作没做好,考试是考试没通过,学习是一个没学会。

在这种错误的努力方式之下,工作和学习都耽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问题知道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方法不但有,还很轻松简单,只要让自己变懒点、变闲点,做到下面三点就行:

1、为用而学

2、敢于放慢

3、舍得留白

01

为用而学

拼命学很多东西,之所以会导致工作与学习两耽误,根源是资源错配。

本该用来做更有价值事情的资源被占用了,导致你时间和精力花了,却没有相应的受益,甚至还造成了机会成本的损失。

比如,一个做英语外贸的同学,因为受限于英语口语的限制,虽然销售业绩不错,但迟迟升不上外贸经理。

虽然她自己也非常清楚这是自己最大的限制,但就是没法投入足够的时间来攻克口语。

因为她为了怕落伍,报了很多其它学习的内容,比如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程,写作训练营,时间管理行动营,理财小白营等等。

结果,她虽然每天很努力,从早到尾忙忙碌碌地学这个学那个,但没一个内容能真正用得上,工作瓶颈依旧,卡在外贸销售员的职位上不去。

但如果她将学习这些课程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英语口语练习上,早就晋升突破瓶颈了。

因此,解决资源错配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学习内容,为用而学。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能真正学会学透

2、工作与学习不冲突

1、能够真正学会学透

少即是多。

学的内容少了,在某一个学习上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更多了。

同样是学习,每周花7个小时练习英语口语、写作、时间管理、理财,和每周花7个小时练习口语,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且学习的内容还是针对工作需要来的,这就意味着不只是学习时在练习,工作时也同样在练习。

还以英语口语学习为例。

因为自己工作外花更多时间练过了,也就更敢在工作里与外国客户开口交谈了,这就进一步提高自己口语练习的强度和效果了。

2、工作与学习不冲突

从工作需要出发优先选择学习的内容,意味着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

如果你还能更进一步,做到下面两点,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的效果就更好了。

1)流程化应用

假如你是公司的一名大客户销售,你就可以在学习时就优先将销售方法论的各个步骤给梳理出来。

在工作中实际面向客户时,就对照着这个方法论一步步来做,这样学习成果直接就驱动工作了。

2)过程中沉淀

在工作中,每对照销售方法论执行一步,就基于执行后客户的反馈效果,对方法论里的内容做修正。

这种做法,工作就是学习,而且是比课堂学习更深刻、更实操的学习。

因此,只要你做到为用而学,就再也不用在学习时,焦虑工作没做完;在工作时,又焦虑没时间学习了。

其实,拼命学很多东西对一个人而言并不难,敢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或一个学习才是更难的。

首先这需要你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其次这需要你耐得住折磨,直面深层学习和应用的痛苦。

在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上投入很少,而将时间平均用力在更多的新东西的学习上,本质上是一种潜意识里的逃避行为。

这种逃避就是,通过不停学习新内容的浅层学习,收获虚假的学习满足,来掩盖自己无法深钻一门的无能。

因此到处学习是伪努力,深钻一门才是真用功。

02

敢于放慢

急于求成之所以会导致工作与学习两耽误,原因在于两点:

1)投入不足,导致学得不牢

看似学了,但只来得及学了个皮毛。

比如,跟风学了个10天上手数据分析的课程,学完后就自以为掌握数据分析技能了。

对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提取、数据挖掘、数据展现、数据应用这些数据分析环节说得头头是道,但工作一安排下来,连个最简单的sql语句都写不利索,又何谈掌握了数据分析技能呢?

2)心态急躁,导致动作变形

明明10天才能学会或做好的东西,硬是奢望3天就能掌握。

比如,练习逻辑顺序,花上十天半个月,刻意做上10来个练习就肯定能掌握。

但有人就是要三天赶完。

每个练习一般人做40~60分钟,他5分钟就囫囵吞枣地做完一个,三天结束虽然做了10来个练习,但啥都没理解。

只能又来了三天,还是如此;再来三天…...

十天过去了,别人都掌握了,他还是开始时的水平。

因此,急于求成的人,因为急,往往能学会的东西都没学会,能干好的工作也没干好。

要解决急于求成的问题也简单,只要敢于放慢。

因为必要的慢更契合学会或干好的两个客观规律:

1、最低投入强度

2、学习曲线中的“高原期”

1、客观规律一:最低投入强度

任何一个稍微复杂点的内容,要学会或干好,都有一个最低强度的投入要求。

只要低于这个最低投入强度,就像烧水的柴火不足一样,水怎么都到不了沸点。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是这锅水还没烧开,就急着撤掉柴火去烧另一锅,另一锅也没烧开,又急着回来给前一锅加热,没等到烧开,又赶着去烧下一锅…...

结果是花了能烧开十锅的柴火和时间,却连一锅水都没烧开。

但如果能保证足够强度的投入,守着一锅水先烧开了,再去烧下一锅,你会发现花的柴火更少、时间也更少,但烧开的水却更多。

2、客观规律二:学习曲线中的“高原期”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学习学习曲线,如下图:

这个曲线揭示了我们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高原期”:

我们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这个时期就叫做“高原期”。

只要耐过了这个高原期,后面的学习就会继续突飞猛进;也只有通过了这个高原期,才能叫学会了。

急于求成的话,肯定迈不过学习中的这个高原期。

因为这个期间,相较于刚开始的学习,不仅看不到学习进步带来的乐趣,而且既枯燥,时间又长。

学成往往来自于再多学一会。

只有选择放慢,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你才能顺利通过高原期,进入新一轮的突进期了。

所以你要敢于放慢,盯着一点做饱和攻击,这样的学习速度才是最快的。

似慢实快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03

舍得留白

安排满满当当的问题在于,人被各种事赶着走,每天就像驴拉磨,看似在努力奋进,实则一直原地打转。

比如,我有个很努力的朋友,每天一定要给自己的行程都安排满了才安心。

哪怕这天只留了30分钟的空白,她都觉得很慌,觉得浪费了光阴。

所以每次见到她,都觉得她慌慌张张、急急忙忙的。

即使如此了,她还不满足。

有一次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早上5点就起床。她试了几次都不行,太困了起不来。

我问她晚上一般几点睡觉?为什么要5点起来呢?

她说,她晚上一般12点睡觉,早起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一天的长度,现在6:30才起床,每天浪费了一个半小时太可惜了。

这就越走越偏,背离了我们的生理规律,特别是大脑的思考规律了。

我们的大脑确实很强大,但也有很多先天限制。

比如要有足够的睡眠保持清醒;不能同时处于聚焦模式和发散模式之中。

特别是大脑的聚焦模式与发散模式,我们要特别留意。

如果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有空闲的话,我们的大脑就会一直处于聚焦模式当中。

大脑处于聚焦模式时,会更偏爱于沿用固有经验,视野也更局限到眼前,以确保我们执行力的提高。

如果大脑一直在聚焦模式里不释放,我们也就会持续在短视、局限的状态之下,不会去思考更长远的安排,更不会有创新的点子产生。

要从这种模式出来的话,这就需要我们在日程里舍得留白,让大脑可以进入到发散模式。

在大脑的发散模式下,我们才能够做更全面、长远的思考,才能够有灵光一现的超级点子产生。

方向对了,快一点慢一点只是量变的问题;方向错了,努力越多错得越多,这是质变的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只顾低头拉车,不小心走上了歪路,我们一定要允许自己有闲下来的时间,也抬头看看路。

正如雷军所说,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04

结语

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努力的,但他们是正确的努力。

比如,聪明的人也接触各种知识,学习很多东西,但他们都是精通一门后再广泛学习的。

因为只有精通一门后,你才能悟到学会或做好的规律,开了窍后,再去学习其它知识或干其它事,就更容易干好了。

因此,如果你现在,正在拼命地学很多东西,学习过程中还急于求成,每天的安排都满满当当,那我就要建议你停一停了。

让自己变懒点,少学一点,先盯着工作里需要的知识来学习。

让自己变慢点,不用那么快,原先准备一个月学完的内容不如试试改成三个月看看。

让自己变闲点,每天不要安排那么满,至少每周给自己留出几个小时发呆、放羊的时间。

只要你懒了、慢了、闲了,你就会发现你更棒了,相信我!

(0)

相关推荐

  • 做事不要急于求成

    做任何事 不要急于求成 那样会违背客观规律 凡事要讲究循序渐进 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不要抱怨和焦躁 只有脚踏实地 注重知识的积累 厚积薄发是过程 水到渠成是结果

  • 【博采众长】如何更好发挥大脑创造力?没有那么复杂!

    [博采众长] 如何更好发挥大脑创造力?没有那么复杂!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作者简介]     芭芭拉·奥克利,密歇根州罗切斯特市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麦克马斯特大学全球数字学习拉蒙-卡哈 ...

  • 随心周六 | 《专注力》:高效能专家教你正确打开“心流”模式

    今日豆瓣评分7.4分,110人评价 简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工作和学习时,进入忘我的境界,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由于全情投入,你完全感觉不到疲惫:你能很轻松地完成高难度工作,并感觉到愉悦和满足-- ...

  • 如何摆脱「技术思维」的惯性?

    大家好,我是Z哥. 虽然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是写给"技术人"的,但从广义上来说,只要你是一位以理性见长的人,那么这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可能会与你有关.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打 ...

  • 净水器市场的「伪神话」与「真猫腻」!

    净水市场该祛魅化了. 在消费升级的口号下,资本正在试图形塑新的消费图景,这时净水市场的潜力吸引了众多掘金者进场,市场迅速爆发,但过度营销.质量不过关.价格过高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一时净水市场成为搅局者 ...

  • 泛滥的「伪国学」误导人

    什么叫文艺风水?什么是路转峰回? 什么是异军突起?什么是颠覆思维? 「绿番牧场」,一个将国学落地的公众号! 作者 | 李 春 原创 | 绿番牧场(ID:lvfanmuchang) 在多伦多讲国学课,一 ...

  • 比吃肉还容易胖!你天天吃的「伪健康食品」,也太坑钱了

    在这个"全民养生"."普遍减肥"的时代,大家对食物的选择都开始挑剔起来. 又想吃,又想养生,于是一批打着"健康"旗号的食品成了大家的宠儿. ...

  • 「伪健康」食品黑名单:多花钱还让你长胖,别再买了!

    接着昨天的「加工食品选购必会技能」,今天再来细数一下,那些极具迷惑性的「伪健康食品」. 其中很多我们以往也点过名,今天又附上了替代方案供大家参考. 看完之后,也一起来补充啊. 补益生菌,最省钱最靠谱的 ...

  • 难以摆脱负面情绪?不如试试「假装快乐」

    2015年,迪士尼出品了一部叫做<头脑特工队>的动画电影.电影非常有趣的讲述了大脑里"情绪小人"的故事.在该电影当中,展示了5个情绪小人,分别是:乐乐.忧忧.怒怒.厌厌 ...

  • 夫妻和伴侣间有哪些「小举动」可以帮助摆脱「感情倦怠期」?

    大部分伴侣在长时间相处后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感情慢慢变淡. 在感情进入倦怠期的时候,有哪些生活中的小技巧能让伴侣之间的感情回温保鲜呢? 这个问题我擅长,跟老婆结婚18年了,中间有过倦怠期,也有段时间吵 ...

  • 年轻人社交真相:有多少「伪社恐」在逃避社交?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作者:张隆锋.方婷,36氪经授权发布. 封面图 先来做一个小调查,你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吗?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 ...

  • 「日课」是摆脱焦虑,安身立命的根基

    焦虑,焦躁,想尽快看到进步,让每个人都很有压力.而在压力下,情绪就会大幅波动,强烈的情绪会抑制认知. 在强烈的情绪和深层抑制的双重作用下,我们很迷茫,对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缺乏主动,安排什么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