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 | 看电影
【往期回读】
【好消息】扬州乐园即将开园,限量特惠票!手慢无!【特别说明】昨天发布的《丁沟影视城开工啦!最新报道!》,获得不小的反响。从上午10点多发布到下午4点多,阅读量接近50000。但下午接到上面来电,说什么省重点项目不能提前报道,要求我撤下该文。草民我不明其中的真正原因,但也只能如此了。但晚上扬州电视台却播发了该新闻,真是奇葩得无语!当真是只许州官…不许百姓…吗?
电 影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电影就是将摄成的一系列单个图像,通过迅速不断地放映而产生连贯、活动的感觉 ,表达一个完整主题、具有动态视觉的影像。如今无论是大人小孩,看电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但上世纪50年代初,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电影简直就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概念,根本就不知道电影为何物,甚至还弄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有一次晚饭后我独自跑到街上去转悠,走到街北头路东的麾村小学门口(原麾村陈姓大户宅第,后为乡政府所在地),看到校门开着,隐约见到有灯光闪烁,就跑进去想看个究竟。喔,原来是我们麾村南头的国藩大哥啊!只见他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一块玻璃片儿,不知在捣鼓什么。不一会儿,他把手电对准玻璃,朝白石灰墙上一照,墙上立马出现了一幅图像,但模糊不清,不知是什么,随着他不断调整电筒与玻璃的距离,图像渐渐清晰起来。哇!马,奔腾的大马哎!太神奇啦!我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妈妈,今天我看到电影了!”妈妈好像没听懂我的意思:“什么?什么电影啊?”我立马回答说:“电影,国藩大哥在学校墙上放的。”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笑了笑说:“噢,噢。”后来我才听说,国藩大哥画画不错,乡里想请他在街上画一幅宣传画,于是就在玻璃上画了幅草图,到学校找了面白石灰墙,以投影方式将所画作品放大到墙上,看其效果。喔,我似懂非懂,那不是电影啊!
还有一回,我听人说陈嘎厦上放电影了,我高兴极了,这回该是真的电影来了吧!我转身就往陈嘎厦跑。说是陈嘎厦,其实并不是一个自然村庄,就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高垛儿上住着四五户陈姓人家,人们习惯称之为陈嘎厦,三步两大垮就到了。其时县委工作组就住在陈嘎厦上。我到陈嘎厦时,直看到工作组住的那户人家门前墙上挂着一块大幕布,不远的地方放着一张大方桌,桌子上放着一个四四方方、左右两边还长着两个方筐耳朵的机器,旁边还放着几盒长方形玻璃片。夜幕降临,桌上那台机器对着幕布射出一束耀眼的光柱,坐在桌旁的那个人把玻璃片往其中一个方框里一插,再往机器肚子里一推,嗨!幕布上出现了“大家好!”几个大字。接着,又往另一侧的方框里插上一块玻璃片,再往反方向一推,嗨,幕布上又出现了几个人的图像,真漂亮!就这样在左右两个方框里轮流换插玻璃片,推过去、拉过来,如此往来穿梭,幕布上不断出现新的图像或字幕,令人眼花缭乱。就在我看得正入神时,我隐约听到有人在说:“今儿个幻灯效果不错蛮!”我感觉一愣,啊?这也不是电影啊!这也不是电影,那也不是电影,电影究竟长什么样啊?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年夏天,一则“淳巷(即荣臣村秦家巷,当地土语叫‘淳巷’)今儿放电影啦”的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传遍了全村。电影?是不是我日思梦想的电影终于来了?幸福怎么来得这么突然?那天傍晚太阳还没落山,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扛着板凳、搀着奶奶上淳巷去了。从麾村向西,经花巷、濮巷,大概3里多路就到淳巷了。虽说我们自认为去得早,但当我们赶到那里时,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有拿凳占位的,也有奔跑嬉闹的;有摇扇驱蚊的,也有捧碗喝粥的;有吞云吐雾的,也有吹牛聊天的……但在这些悠闲自得的人群中却穿行着几个忙碌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挖土坑、栽毛竹,扣绳子、拉幕布,扛方桌、搬板凳,拖电线、装机器,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赶紧找了个好位置安顿下来,静等电影开映。
天渐渐地黑了,人越来越多了,挂在竹竿上的电灯也亮了。这电灯在给人们带来了光明的同时,也惹来了众多的飞蛾、灯扑、兔兔狗,围着灯泡漫天飞舞,时不时地还飞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让人猝不及防,尴尬不已。不一会儿,灯灭了,一束方方的光柱射向银幕,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几经调整,光柱终于对准了银幕中央。飞蛾、灯扑、兔兔狗又随之转战银幕,它们是要在电影放映之前尽情地表演一番。
“大家好,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安静。”喇叭里传来了清脆的声音,顿时场上一片欢呼,尤其是小孩喊声特别响。在一片欢呼声中,真正的电影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首先放映的是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听大人们说这是“加演”,后面还有“正片”呢。虽然常听奶奶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也看过不少关于孙悟空的小人书和连环画,但从没有看过像这样的“活”的孙悟空、“会说话”的孙悟空啊!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孙悟空腾云驾雾、挥舞金箍棒、追逐开打,孩子们看得眉飞色舞、欢呼雀跃。哎!太过瘾啦!
大约20分钟的“加演”结束了,银幕上出现了《夏天的故事》的镜头,这恐怕就是大人们所说的“正片”开始了吧。
《夏天的故事》讲的是有志青年回乡与乡亲们一起建设自己的家乡的故事。整个影片全是农村的人、农村的事,农村的情、农村的景,情感真切,如身临其境,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很接地气”!因而大人们看得十分认真,非常投入。而此时的孩子们已没有先前那么兴奋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有的干脆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身上进入了梦乡。不经意间近一个半小时的《故事》结束了,悬在竹竿上的电灯亮了,银幕上出现了“再见”的字样。我们拿起板凳,搀着奶奶,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随后的几天里,人们仍然沉浸在那场难得的电影中,回味着、议论着。孩子们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孙悟空那天不怕地不怕和威武神勇的形象,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人们谈论的则是“金生这孩子不错,有志气”,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么有才华的孩子不继续读书深造,傻呀”。年青人则对《故事》中男女青年卿卿我我的画面情有独钟,男孩子们谈得眉飞色舞,女孩儿们则掩面含羞。
此外,人们还议论、探讨着另外一个话题:淳巷放电影的是从哪儿来的?有说是乡里的,但随即遭到了否决,“没听说过”;又说是扬州的,但也遭到了质疑,“不可能吧?”最后还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年青人给出了相对可信的答案:“江都下来的。”
据悉,1952年江都县即成立了电影队,1953年统一编入江苏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三中队,1956年又重新划归各县市管理。至1973年,江都县电影队下辖放映队已从最初3个扩展到了11个,轮流到各乡镇巡回放映。当初农村还没有正常通电,县电影放映队都是自带汽油发电机。这样,又是放映机,又是发电机,还有幻灯、音箱、银幕等等一大堆家伙摊儿,每次下乡都必须全部带齐,差一样都不行,怎么拿?交通又不便,放映队只得将所有家杂装在一挂板车上,拖着板车到各地放映。常来我们麾村这一片的,是一个人称“老滑”(不知是姓滑还是姓宦)的师傅专门负责拖板车,虽有些眼疾,但老实本分,吃得苦,很受人尊重。
1971年10月,武坚、吴堡、樊川、永安等4个公社陆续办起了自己的电影放映队,麾村电影放映队也于1975年正式成立。至1976年全县已达到了社社有电影放映队,其中使用8.75毫米放映机的有31个,使用16毫米放映机的有17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麾村电影放映队承担着全公社20个大队的巡回放映任务,有时还要直接到边远的生产队去放映。放映员上午乘车去江都拿片子,傍晚将放映设备绑在自行车上赶赴所在村。晚上由大队或生产队招待一顿晚饭,一般的就是杀个把鸡鹅鸭就搞定了,当然咯,负责接待的相关干部跟在后面沾点小光也是顺理成章的。放映正片之前,大队干部有时也会见缝插针讲一讲当前打好形势和生产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时生产队长也上去吼两句:“大家注意了,现在有个通知……”然后一般都会加映新闻纪录片或农技科普片,紧接着就是正片。那时正片以战争片、样板戏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有武打片、娱乐片,儿童片等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1985年乡政府又新增两台16毫米座机,固定用于乡影剧院放映,原放映队则仍然在各村巡回放映。
此后,随着城乡影剧院的不断完善和提档升级,以及业余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人们已无须再东奔西走的去看露天电影了,于是县乡电影放映队便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虽然现在电视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从有线电视到数字电视,还有网络电视、高清电视,电视里也能看到电影,但电影院的火热劲仍然经久不衰。更多的人把影剧院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近上市的大片,让许多人趋之若鹜,大饱眼福;3D、4D电影,让年青人找到了疯狂的刺激;儿童片、科幻片给孩子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和无限的遐想;影剧院舒适优雅的环境,也成了情侣们交流感情的最佳选择。
从不知电影为何物到真正的电影初露芳容,从露天电影到室内电影,从2D电影到3D电影,从业余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到休闲娱乐的多样化,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见证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获得感。电影,将伴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