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瑾 | 碾坊
【往期回读】
碾 坊
丁中1955届校友 陈锡瑾
作者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少年报》《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旧时,碾坊就是农村专门加工稻谷的地方。我老家的村子里有一家碾坊,共有三间草房,由一户尤姓人家经营,前后三庄的农民都到这里来加工稻谷,生意蛮好的。
老两口无儿无女,年龄大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就靠这份收入维持生活。每加工一石稻谷,即150市斤,交一升半米,即2.25市斤,最多一天加工十多石稻谷,进项十分可观,小日子过得蛮舒心的。
碾坊的西边一间安放碾子,东边两间的南边,靠墙处放了一架木制的风车,屋中间吊着一个大筛子。碾子是主体,结构比较复杂,由中轴、碾盘、米槽、漏斗等几个部分组成。碾盘呈圆锥状,上部直径约1.5米,下部直径约2.5米,高约1米。斜坡上铺着厚厚的石板,上面凿满了米粒般大小的眼儿。碾盘中间立着一根粗大的木柱,上下都嵌着铁锥。铁锥的上面与房屋中梁上的铁锥眼相连接,下面与碾盘中间的铁锥眼相连接,可以转动。四周斜挂着几根木条,组成一个伞状的圆锥体。其中有一个木制的方框,里面放着一碾砣,又大又圆,也是石头做的,上面也凿满了米粒大小的圆眼。碾砣上方还挂了一个漏斗,存放稻谷。碾盘下面周围用木板围个米槽,左下方挖了个小方塘,放个大笆斗,用来等加工后的半成品。
碾米时,水牛拉着碾砣转个不停,稻谷由漏斗口均匀地撒在碾砣与石板之间,经过反复不停的碾压,稻壳就被分离出来,落进米槽,刮进笆斗中。笆斗等满了,就倒进风车,手一摇,呼呼啦啦一阵吹,谷糠和米粒就分了家。就这样,稻谷经过三次反复碾压,再用大筛子一筛,谷糠和米粒就分得一清二楚了。细糠用来喂猪,粗糠就用来做燃料。最后,将粗筛过的米再用细筛过一遍,上面的就是白花花的整米,下面的就是又小又细的碎米。整米用来煮饭烧粥,碎米则可磨成米粉。农忙时,在粥锅里放一些用米粉做的面疙瘩,人们吃了见饥、熬饿,干起农活来,就更加有劲头了。
快过年了,各家各户都要多备一些口粮,既要碾籼米,又要碾糯米。糯米磨成米粉,可以做年糕,又可以搓圆子,高高爽爽,团团圆圆,图个大吉大利嘛。进了腊月门,碾坊就特别忙碌,一家接一家,排起了长队,经久不歇,挑灯夜战是常有事,加工费就会大大增加,碾坊的主人心里特别高兴。深更半夜的,女主人就会熬一锅糯米粥送过来,给远道的顾客做夜顿子,一人一大碗,还放了红糖,吃到嘴里,甜到心里。虽然是寒冬腊月,冷得要命,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嗨,这样一来,碾米坊的生意就更加红红火火了。
大约在1953年,附近的黄珏镇上开了一家机米厂,方便快捷,收费也不高。从此以后,碾米坊的生意就逐渐清淡了,没落了,时间一长,这个碾坊也就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来自江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