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刻意练习

从小,我们就在家长或老师那里听过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既天赋异禀,又勤奋异常,这让我们又羡慕又惭愧。

事实真是这样吗?他们只是掌握了常人不知道的方法。

下午2点30,我们解密《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是我去年买的一本书,之前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在台上侃侃而谈的人,让台下的听众可以激情满满,后来买了几本关于演讲的书,也报了一个演讲班,发现学完之后并没什么效果[偷笑][捂脸]

后来看了另外一本书《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只要你在一个领域付出的时间够久,你就可以成为专家,对吧?今天的课程刘主编也说了这本书😁,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一个保安,工作一辈子,如果只是单纯每天周而复始的看守大门的话,可以成为安保专家吗

答案肯定是很难的。

再比如,在水里生活一辈子的渔民,水性再好,也无法拿到奥运冠军

这本书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作者研究发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练习,又并不等同于刻苦。

其实打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既天赋异禀,又勤奋异常,这让我们又羡慕又惭愧。

这些人对我们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有些同学说,天才是有的!

比如说音乐家莫扎特,他能准确分辨音调,拥有“完美音高”,这一现象异常罕见,大约在每1万人中,只有1个人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但有书君却想用一个事实打破这一传说。

在日本,就曾开展过一项实验,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练习。

完成训练的结果那是相当惊人,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竟然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

这也就意味着,原来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这种能力。

其实,莫扎特的特殊才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中等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莫扎特4岁时,父亲便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

而比尔盖茨,他妈妈之前是IBM的董事,从小在那种环境下长大,但是世人都不知道,就把他当成了一个天才。

在小提琴界,帕格尼尼是“天才”的代名词。一次演出中,三根琴弦绷断,他用一根弦仍然完成了完美演奏,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传奇。

然而,真实的版本却是他与一位女士坠入爱河,并为她创作了一首只需G弦与E弦演奏的绝妙曲目,以两根弦模拟二人甜蜜对话与互动,后来,他把这首曲子用在了演奏现场。

因此,很多我们眼中的“天才”其实是训练的产物。

说了这么久,接下来终于要入正题了,咱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艾利克森,他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得出了一个观念:

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只要通过刻意练习,你就能让自己在一个领域从新手走向大师!

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有的人成为天才,而大多数人却平凡无奇呢?

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那就是阻碍我们前进的三大错误思想。

[玫瑰]第一种错误思想即认为个人的能力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

比如有人说“我天生数学不好”“我没有运动细胞”等一系列怪天怪地怪基因的消极思维。

就比如学写作课:有的同学就会说我阅读太慢,我理解能力太差,总结能力不好,记不住……等等,有没有,有没有[坏笑]

[玫瑰]第二种错误思想就是认为,只要我有足够长的时间做某件事情,就一定会更擅长。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你的方法错了,再努力也是没有任何提升的。

[玫瑰]第三种错误思想就是:只要我努力刻苦!就会更加优秀。

但实际上,如果不用一些方法进行特定练习,那么无论你多努力,都无法取得更大的进步。

方法对了,还要继续精进,比如我们练习快速阅读,当你读一个字一个词很快的时候,就只一个字一个词的读,哪怕你读10年,不走出舒适圈。

继续练习一行字两行字地看书,你的效率依然没有别人的高。

依然没有别人一目十行的效率高。(一目一行也没有)[呲牙]

有时候我们会说,我好像遇到瓶颈了,其实这个瓶颈很可能就是:你一直用着老方法在练习

老方法走不到新地方,也到达不了新的高度。

任何人都不缺少天赋,只是缺少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持续精进的心。

下面的时间,咱们就要聊到本书的重点啦!那就是通往大师之路的方法——刻意练习。

书中举了一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史蒂夫,做记忆实验的故事。这个记忆实验怎么做的呢?

就是找一堆人作为实验者,让他们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读出一串数字,然后再将它们背下来。

例如:1……3……8……5……7……6,通过练习,来看看试验者们的记忆力,是否能被提高。

在实验的一开始,这位叫史蒂夫的学生其实没有比其他人更优秀,他能记住8个数字,和所有人一样。

但奇迹的是,两年后,史蒂夫实现了一次性记82个数字的记录,即便是专业研究记忆术的人,也很难达到他的水平。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对这个试验的研究,将成为“天才”之路,分为了7个步骤。

🍀第一,就是要进行持续地练习。

在刚开始,很多人一直没有突破10个数字的记忆,开始放弃,但史蒂夫却在一遍一遍地试验中,突破了11个数字,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这就是走向“天才之路”的第一步:持续练习。

“剩者为王”的时代,坚持到底是件特别可贵的品质[耶]

就像今天发在群里的那个卡卡。70后的普通人只是初中学历,学习写作三年,就可以出书。

我们就算不出书,至少肯定能学会写作。

🍀第二步,是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如果史蒂夫一开始,就满足于人们的通常期望,只背到第八或者第九个数字,那么他就不会有太大进步,认为那就是自己的极限。

但史蒂夫并没有这样他做,而是不断地接受挑战,争取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个数字,不断逼迫自己更加优秀。

盯着你的目标走,你才能达到目标,才能走到你想要的目的地。

毫无目标,也就无所谓达到不达到,也就没动力。

有目标,才有动力。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才能得到什么。

🍀第三,要进行专注的练习。

从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史蒂夫需在不断用自己的方式,去集中注意力,比如:史蒂夫在完成39个数字的任务时,他对自己说:

“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突破!这将是转折的时候!”在他重复数字时,会大声地拍着桌子,一度喊出来:“这绝对正确!我很确定!”

专注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走神或者很放松,你可能不会进步。

一个队员正在击球,教练走过来询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自己在练习。教练说:“不,你不是在练习,你只是在击球而已。”

全神贯注于练习的目标,控制自己的身体的各种细微反应,练习才会有效果。如果只是为了开心,那么得到的也就只是开心,不会是进步。

🍀第四,要及时的反馈。

史蒂夫每次尝试练习之后,都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馈或者寻求他人反馈。

譬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会密切关注那些记不住的数字串。以便自己找到新的记忆方法来弥补这些弱点。

及时反馈十分重要,它能够让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纠正错误和精进技巧而使自己的技能精益求精。

区分杰出和优秀的一个标准就是人们对于错误的敏感程度,每次练习,是否识别出了错误,是否得到有益的反馈,清楚自己哪里欠缺、哪里胜任,对于继续练习至关重要。

当发现错误之后,要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它,设计专门的环节,攻克特定的弱点。

比如快速阅读,觉得自己读的慢,理解差,总结不好,那就每天坚持刻意练习,哪怕你每天读5页书、10页书,写100字、200字来练习。

通过刻意练习,10天、半个月之后,你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最怕的就是,你觉得自己阅读慢,觉得自己理解差,反而不继续练习了,就此放弃了。那么你永远就不可能进步了。

这里的及时反馈就是,你写出来了,有人告诉你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拿着错误的钥匙,是打不开锁的,对吧?

🍀第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走出舒适区。

史蒂夫在按照以前的方法背诵到第22个数字时就遇到了瓶颈。

他没有继续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练习,而是突然想到,如果我同时使用三个数字一组和四个数字一组的两种组合,这样记起来会不会更有效呢?

于是,史蒂夫再次取得突破,记到了第34个数字。

如果你之前写作已经很好,甚至有的同学在省市投稿也拿过稿费了,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不再继续学习了,慢慢的就会遇到瓶颈,灵感枯竭。

巴菲特,股神,很厉害了吧,可是这样一个大忙人,每天都依然保持5、6小时的阅读。

🍀第六,要保持动机。

就拿史蒂夫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两年,不断进行训练,从外部来看,不仅仅因为他的实验可以拿到报酬,还因为这件事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名人。

而从内部来看,史蒂夫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的人,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并乐于见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强化。

大家想学会写作,一定要找到你的动机,也可以说是初心,是想写作变现、副业增收,还是想完成梦想?

然后保持这种初心坚持下去,每当你觉得很难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一想你的初心,当初为什么选择走到这里。

曾国藩说,天下成事者,或逼或利,各居其半

大家能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说个简单的例子,想学ppt,如果不是领导要求,多久能学会?

如果领导要求你三天必须做出一份ppt,挑灯你也要学会对吧?[呲牙]

如果你能学会,马上可以得到一万块钱,我想这速度会更快点[偷笑][偷笑]

所以不要觉得说出自己学写作,是为了变现,太现实。

🍀最后的第七步,就是要提高大脑适应能力。

通过练习,史蒂夫总是把一系列枯燥的数字进行编码,一组一组的记。

并将这种方式变成了自己熟悉的概念,建立起了相应的心理表征,所以才会在之后的记忆中如此的运用自如。

建立相应的心理表征,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群里应该很多人都会开车,对吧?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你可能脑袋里面就一直想着,等一下红灯要怎么过,要怎么停车,踩哪儿刹车,怎么打转向灯?

但是当你熟练了之后,这些东西,你还会想吗?习惯性的就去操作了。

着手做一件事并不难,每个新年都有大批人立志学一种乐器 、减肥,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

一段时间以后,人们要么被现实打击,要么缺少时间,立志计划就不了了之。

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可谓最好的诠释;

还有一个版本是:“如果没有那1%的方法,99%的汗水也是徒劳的。”

就拿写作来说,如果只是自己想什么写什么,最终也只是取悦自己而已。

要想获得大众认同,或者通俗的讲要想变现,则需要保持初心,及时反馈,不断的精进。

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知道,在各行各业最杰出的那些人物,他们之所以可以达到那个位置,并不是因为天生具有某种才能,而是因为通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提升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座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只要你肯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刻意练习,那么一切就皆有可能。

写作导师~人生如茶:

好啦,今天的分享结束了,爬楼看完的伙伴,写下你的写作变现目标[耶][耶]让我们来一起见证你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