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培 | “洋复式班”
【往期回读】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年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6年高中毕业于江都县中学,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80年毕业于扬州教育学院,2008年退休。原江都中学工会主席、江都实验初中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
在节日的气氛中,我随江都教育代表团踏上了赴澳访问之路。在澳访问期间,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堪培拉国立大学和高尔本市的两所教会学校以及悉尼市的RANDWICK女子高级中学。
在RANDWICK女子高级中学我们听了一节中文课。全班学生13人,中文水平参差不齐。其中5人完全没有中文基础,都为澳大利亚人,自己有学习中文的兴趣。另有5人,父母是华人,在家庭,父母之间的对话以中文为主,但孩子说话以英文为主,他们能听懂一点中文,但难以用中文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还有3人是在中国国内上过幼儿园或小学的,基本能用中文说话,读书、写字的困难也不太大。这样的13人编成一个班,给老师的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按中文水平的三个层次,我们且把它叫做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
因为时值中国农历正月,我们一走进教室,就看到墙上挂着中国结、对联和年画,宛如走进了年气正浓的中国家庭。
这节课上课的形式如同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小学常有的“复式班教学”。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的同学相对集中,分别围坐在几张桌子周围。当高级班同学讨论一篇课本剧的时候,中级班同学在练习写话,而初级班的同学则学习说话。当学生知道我们是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时,一位初级班的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向我们介绍了她的姓名和家庭,并自豪地说:“我的爸爸明月到中国去。”高级班的一个同学立即插话说:“不对,应当说下一个月,不应当说明月。”中级班的一个同学疑惑地发问:“下一年就是明年,下一天就是明天,下一个月不是明月吗?”老师趁势解释了中文的一些习惯说法,消除了同学们的疑惑。接着我们看了中级班同学的写话本。一个同学写道:“星七天,爸爸带我到公园去。”她把星期天的“期”写成“七”,看来汉语中的同音异形字对于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点。
从这节课看来,“复式班”教学尽管是上世纪中国偏远农村小学创造出来的“无奈之举”,但尚有值得借鉴之处。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会强行遏制老师满堂讲、满堂灌的顽症;学生的差异性逼迫老师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同时顾及每个层次的同学,反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起,学生本身成了重要的生动的教育资源。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互教,教师的积极引导,形成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互相讨论成了自然生成、水到渠成的事情。难怪过去一些长期采用“复式班”教学的村办小学,教学成绩并不低于当地“中心校”的“单式班”。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希望退回到“复式班教学”时代,而是希望从“复式班教学”中“提纯”一些符合新课改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的“有效成分”,加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课堂形式。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