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重典治国,为什么却留下了一个腐败的帝国?
大明帝国建立后,恨透了贪官污吏的朱元璋,眼里丝毫不揉沙子,启用酷刑重典,严惩贪官。然而明朝后期,贪官却屡禁不止,并且还诞生了贪官的典型代表:严嵩。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朱元璋的生猛治贪,对内外官僚采取残酷的诛杀和刑罚,在惩戒措施上,使用了鞭笞、苦工、剥皮、挑筋等等,严重者,抄家灭族。
除了手段惊人外,处理案件的波及面,也很深远。洪武十五年发生"空印案",十八年出现"郭桓案",朱元璋严厉打击,因为连坐,仅仅这两起案件,被杀的多达七八万人,并且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很多大地主,被搞得倾家荡产。
在朱元璋的重典之下,官员们如临风雨,各个都战战兢兢。然而,贪污之风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杜绝呢?
首先是因为朱元璋禁止后世子孙继续沿用重典。朱元璋在位时搞了很多重典,但在其即将退位时却下令后世子孙禁止继续沿用重刑,所以谨遵祖训,明朝以后多采用怀柔政策,休养生息,和风沐浴代替了暴风骤雨,于是,部分官员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贪污。
明朝宦官专权,败坏了社会风气,对贪污推波助澜。历朝历代,并不缺乏宦官的身影,但是,大明朝的公公们尤其多。而且明朝的太监也分三六九等,顶级人物,慢慢靠近权力中心,参与国事,最后权倾一时,左右朝政。比如明英宗时,大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导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获。
很多太监,对于财富的膨胀欲望,不择手段,加之手握重权,常年服侍皇帝,对下盘剥,没有下限,贪腐成风,社会风气日下。
还有就是明朝官员待遇普遍偏低,正常收入,难以维持门面。明朝官员俸禄低廉,有长辈,有妻儿,并且社会中的人来人往,都要维持和应付。做官如海瑞者,纯粹凭个人自觉,为了维护一个士大夫的名节。而其他众多官员,就很难做到了,多年中,官员虽有建议提高薪俸,但一直没有落实,皇帝对官员们贪污的行为,也就掩耳盗铃了。
杜绝贪腐,应该从最初的文化教育上引导;营造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做到风清气正;持续不断地执行惩罚措施予以警戒;从规章制度方面进行约束以减少可乘之机。明朝的贪污现象,体现了人性的弱点。但是,限于时代因素,有些它是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