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思维习惯
颠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看见自己需要被颠覆的地方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上,我起得很早,对下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然后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许多教师从输入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固定的教材、擅长的教法,以及常见的活动开始思考教学,而不是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预期结果开始思考教学。换句话说,太多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他们首先花大量时间思考的是:自己要做什么、使用哪些材料、要求学生做什么 而不是首先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什么。
我一惊!这“完美”诠释了我一早上的工作。
哪怕学生其实有在脑海中闪现过,但那真的只是一瞬间,而且目标往往不自觉地被设定为完成这一课的课后作业。当然,我还可以强词夺理:学生需要完成的练习题其实就是目标所在。不过,真的很没有说服力。
那么,当这节课结束之后,没有相应的课后习题要完成呢?所有的行为都无依着。
我尝试着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我的《安徒生童话》交流课。
为什么要上这次交流课?这次交流课上了之后学生和没上这节课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问题:因为这是课程中的安排。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安排学生阅读了这本书。阅读了之后,教师用这样的一节课表示做了这件事。
教材为什么要安排这个阅读?这个阅读是为了承接教材中设定的什么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学习,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一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二是更加充分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真、善、美。
第二个问题,这节课应该承接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孩子们充分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
这样一想,清晰了许多。
我们如何安排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搭建什么支架,让孩子能够顺利地表达自己对丰富想象的感知和体会?
那真是一节没有学生的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