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19·国风·召南·《殷其雷》篇
1.关于诗意及介绍是一首淑女对于君子骄傲与心疼于一体的思夫诗。短短一首诗,融合了淑女对于君子的思念、娇嗔、不舍、担忧、骄傲、心疼、期盼......就《诗经》的本义教化来说,君子遵令外出,是守礼;淑女惜别君子,是守礼;淑女期盼君子,也是守礼。这就是《诗经》包括《殷其雷》一诗。此诗为“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殷其雷》一诗,大概是《诗经》到目前十九篇为止,最没有争议的一篇了。
图源于网络2.原文,朗读及注音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虹云朗诵《诗经.召南.殷其雷》3.【诗词注释】及参考译文殷:声也。雷:喻车声遑(huang,音黄):闲暇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题解:妇人盼望远役丈夫早早归来。【译文】那盛大的音乐就象响雷,响在那南山之阳。为何这样又违背这样啊,我们不敢有一点闲暇,整治整顿的君子啊,快快回来快回来吧。那盛大的音乐就象响雷,响在那南山的侧面。为何这样又违背这样啊,我们不敢有一点歇息,整治整顿的君子啊,快快回来快回来吧。那盛大的音乐就象响雷,响在那南山的脚下。为何这样又违背这样啊,我们不敢有一点闲暇之处,整治整顿的君子啊,快快回来快回来吧。4.赏析本诗三章,无一生僻字,古注争议也较少,因而有“三家无异议”之说。这是夸大之辞,争议总是有的,只是大与小的区别罢了。全诗三章,每章的开头均以雷声起兴。这隆隆的雷声不绝于耳,忽儿在山的南坡,忽儿在山的旁边,忽儿又到了山的脚下。这雷声勾起了她对出门在外的亲人的忧念:在这恶劣的天气,他却要在外奔波跋涉,怎不叫人牵肠挂肚!因而诗在起兴之后发出了“何斯违斯”的感叹。这首诗以重章复叠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覆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殷其雷”,本来是轰隆隆的雷声,轰鸣的雷声,从南山的南端传来。春雷发动,大地振奋,震惊百里,延续到夏季,到秋季而收起,万物因此而生长成熟。在此,则意味着召伯的号令好比春雷,能使百姓振奋,勤奋劳作,精神抖擞,充满生机活力。这样的号令,因为能使百姓勤奋劳作,所以,百姓可以衣食无忧;因为百姓能精神抖擞,所以,百姓可以愉快安宁。国君有仁心,才能有仁政;国家有仁政,还要有仁人去贯彻执行。国君有利心,难以有仁政;国家要谋利,必然任用善于谋利之能人。为什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呢?春季是发生的季节,夏季是成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是敛藏的季节。如果没有春季的发生,怎么会有夏季的成长、秋季的收获、冬季的敛藏?此诗之妙正在于其上下不一的语意转折,在否定亦复肯定中呈现活的心灵。此外,此诗的语言简洁朴素,齐言中又有长短相错,模拟说话的声口,在一唱三叹中倾吐衷情,颇为传神。PS:雷是怎么发生的呢?从《易经》的《震卦》卦象来看,《说(悦)卦传》明确地说:“震为雷”。这个卦象,意味着阳气被浓重的阴气压在最下面,当这个阳气要奋身而露出地面的时候,就会有震惊百里的轰鸣雷声。当我们听到雷声的时候,意味着阳气已经从最下面腾动而出,万物的生机开始显现出来,因此,有“春雷发动,万物发生”之说。春雷是在夏历二月发生,到夏历七月开始收起,所以,到了春季二月,草木发芽,显示出“绿柳才黄半未匀”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到了秋季七月,草木开始凋谢,呈现为“无边落木萧萧下”和“白露伤草木”的情景。春雷迟迟不发动,意味着阳气不足,生机不盛。秋季雷声迟迟不收起,意味着阴气不足,敛藏无力。俗话说:“八月打雷,遍地是贼。”春雷往往伴随着春雨,是阳气与阴气交合的产物,因此,春雨过后,天气越来越暖和,万物得以滋润。杜甫诗歌有《春夜喜雨》一首,其前四句是:“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秋雨则是阴气冲击阳气的产物,因为阴气越来越旺盛,所以,才会“一场秋雨一场寒”,万物的生机因此而敛藏。学习《诗经》,阅读经典。以上资料来源于读书笔记或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