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是个大金矿,可垂直App能分得几杯羹? — 懒熊体育

经历了2013-2015年的热潮,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在线医疗、医疗O2O早已不是新鲜词。而在移动医疗热潮兴起的同时,康复领域的线上医疗也一并被带动起来。体创运动医疗创始人李翔记得,2016-2017年是康复App比较集中出现的时间段。事实上,在体育与医疗、康复结合的运动康复这个细分领域,也有“互联网+医疗”的萌芽,并不断有新玩家出现。

今年5月18日,AT亚超力集团研发推出的医患互连APP“AT在线”上线公测(包括医生端、患者端和康复师端);不久前,深圳创感科技上线了小程序步姿专家。在这两个新生产品中,前者希望解决的痛点是医生“无法很好跟进患者”、患者“无法远程评估和康复”、康复师“无法更好地了解临床医嘱”,而后者试图通过足部传感器及拍照收集数据结合云端算法作步态及体态检测并给出基础方案。

 两种分类

如果以比较传统的分类方式,按照功能划分,目前康复App或小程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1.问诊类:帮助患者寻医问药,线上问诊

2.治疗类:针对康复训练模块的家庭应用

3.工具类:方便医生或康复治疗师工作的工具

4.知识学习类:主要针对医生、康复师查询、学习专业知识

在这四种分类中,以线上问诊为核心功能的App并不多,比如AT在线的患者端,患者可以选择医生提问,与春雨医生在2012年刚推出时采用免费问诊不同,目前AT在线的问诊分为99元一题的付费问答和1999元/年的私人医生服务两种选择。此外,工具类以康复需要用到的量角器、节拍器等为主,这样的App通常应用范围较广,并不仅针对康复人群。在运动康复的App或小程序中,通常会以问诊或治疗为核心功能,二者可能兼而有之,并且通常都会辅以量角等工具丰富功能性。

▲AT在线的问诊页面

治疗类康复App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定位,通常会以问卷、拍照或硬件设备连接的方式,通过后台算法给出一些运动方案,多数以视频内容为主,辅以运动记录、运动管理、康复知识等功能,用户跟着视频中的动作练习以达到一定的康复或预防效果。这类App或小程序包括WELL健康、帮你、Recova、术康、体创动力、步姿专家等。

知识学习类目前在国内较少出现,在美国就有这样的软件。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博士后苗欣的手机里装着一套六个名为“CPR”的App。在App store中,这些App的单个售价高达128元人民币,对于医生和康复师来说,这种产品一定程度上属于刚需,哪怕较高额的下载费用也基本能够承受。

事实上,另一种分类模式可能更好的展现运动康复App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即按照研发推广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

有线下门店的康复机构或医疗机构:是目前主要的康复App开发主体,AT、体创动力、术康在线下都有同名康复门店,帮你App的背后是莱茵运动康复中心,厦门国太亚医的上门康复(主打老年康复)

科技/互联网公司:创感科技的步姿专家,寻球科技的Recova、英康唯尔的WELL健康

医院:这一主体在康复App圈内非常少见,目前仅看到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复旦大学移动应用实验室合作推出的康复助手,该应用仍时常有更新,不过它更面向的是更为全面的康复领域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康复App都没有脱离线下,而且甚至需要依靠线下。目前,少有康复App的团队依靠App能够独立生存,它们多在App之外有其他布局。

 线上线下结合能否打通商业模式?

以体创动力为例,创始人李翔透露,目前体创的App只服务于自己门店的客户,作为针对慢性病的运动健康管理作为长期治疗手段中的一项服务。

除了康复机构和医院,研发步姿专家的创感科技最核心的内容是利用人体数据采集挖掘研发出一些衍生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医院康复科及足踝科、健康管理中心、运动私教、鞋企门店及军人作训等场景,这些都需要于线下生产、推广、销售结合。

对一些康复机构来说,App是已有患者增强粘性、提升治疗效果的工具之一,也是线下门店的患者来源渠道之一。在帮你App上,就有介绍其线下门店的信息,并每日在App上有体验名额。术康App上也有销售门店诊疗套餐。

▲帮你App介绍其线下业务,并发放体验名额

不过比起从医院和运动队、运动团体中获客的传统方式,线上平台能起到的作用依然非常有限。在App的红利逐渐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大的今天,一个App的推广、运营成本,单纯靠一个线下康复中心可能很难支撑。

尽管如此,仍有线下机构对App的可能性有更高的期待,术康在开设门店前的2015年,就已经投入医疗App的研发,在2016年转向运动康复领域后,为了线上App获取、落实数据,术康开始在线下布局,目前在成都、上海、重庆开设了三家门店。这意味着,App是术康的“最高战略”,线下是其线上长远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目前,术康在总部成都拥有20多人的研发运营团队,任松青透露,术康App的前期成本很高,这背后是团队对其寄予的不小野心。

在术康App的电商业务中,有销售营养餐、运动设备、门诊治疗以及术康放在醒目位置推广的运动治疗+保险的服务。目前与华泰保险合作的售价1299元/年的糖尿病运动治疗+保险包销售是术康App试水与保险结合的商业模式,“如果线上使用我们治疗方案的5-10万付费用户,他们根据我们给出的运动康复治疗方案持续三个月,身体指标发生好的变化,未来我们的基数做到一定程度,就有跟保险合作的更多空间。”任松青说。

▲术康是少数有电商业务的App,其中包括保险、门店治疗方案和健康食品销售。

作为康复机构的运营者,源自在康复创始人李敬崴在看过上述所有康复App或小程序后,对Recova展露了最浓厚的兴趣。这个更像是康复界的Keep的App,以康复视频和打卡训练是其最为核心的业务,它的功能比较明晰,且视频位置比较突出。

“我们也会有拍摄视频供患者在家锻炼的计划,如果有第三方拍得准确、规范,讲解细致,我们是愿意付费的。”李敬崴说。而目前,服务于B端的康复App基本是空白。

▲在填写问卷之后,Recova首页推荐的视频训练和运动康复记录

李敬崴形容,康复App普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使用运动康复的人群还是少数且多是刚需,尚无法形成足够客观的流量,可以说,各家都还在摸索状态。

2017年9月懒熊体育举办的《懒熊FutureDay——运动康复掘金术》上,老鹰基金投资董事滕飞认为康复领域在四个方面有非常大的可能,第一,医师、康复师的服务工具;第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三,视频化的内容;第四,可大量沉积数据的平台。这些内容与线上互联网都有诸多结合空间,在目前的康复App里也有初步体现,但都还需要深挖。

康复App发展难点

1. 用户还需要教育

对中国用户来说,运动康复在线下也还是一个需要教育、培养的新事物。目前,选择康复的患者主要是刚需,在选择运动康复之前,他们多已尝试过其他恢复手段但未能康复。这类用户选择线下康复机构一般基于朋友或医师的推荐,获客主要靠运动康复机构逐渐积累起来的口碑,目前还较难通过App来取代。

2.提高医生的合作意愿

线上问诊的平台类App多需要医生的入驻,虽然已经有春雨医生、丁香医生等产品的先例,但医生对入驻平台意愿的强烈度将决定这个App的发展——毕竟医生是问诊平台的核心稀缺资源。北医三院的苗欣告诉懒熊体育,目前还没有碰到特别好用的问诊工具,并且对她来说,“医院的病人已经太多了。”

3.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度

春雨医生、丁香医生这样全面的医疗平台也有不少骨科医生、康复医师入驻,Keep这样的健身软件和一些跑步软件也都有提供部分运动康复内容,康复App除了面对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还将面对拥有更大知名度、更多流量的强势App分流。这就要求康复App靠垂直平台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去吸引患者。

▲Keep上也有小部分运动康复内容

而运动康复虽然有医学上标准的治疗方案,但它需要结合每个患者的情况给出针对患者的个性化服务,并且康复训练是需要进阶的,需要有细致的评估方案来承载,这些都对数据和分析提出挑战。

“康复是过程管理,家庭训练非常重要。但如果动作做不准、角度不准确、找不准发力感,训练可能效果打折,甚至可能因为代偿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根据问卷回答问题,可以给出训练方案,但对患者本身要求会比较高,精准性和线下评估也很难有可比性。”李敬崴表示。

如果不能在规范化和专业度上提升,康复App很难走得更远。

4.康复行业依然初级,需要时间等待

这是目前所有康复门店发展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所有康复App发展也势必面临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以上三个问题的根源都在与康复行业的初级。

和其他行业互联网或许有机会颠覆线下不同,作为医疗体系内的一部分,运动康复这个中国市场的新兴事物还需要线下的稳扎稳打,当运动损伤、术后、慢性病患者们多数都体验过运动康复的效用、哪怕只是知道“运动康复”的存在时,线上的机会可能才会真正到来。

延展阅读:

我们请来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运动康复机构,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脊近完美获动域千万级融资,靠更大众化打破运动康复领域半年资本沉寂 | 创业熊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lanxiongsports.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