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和德鲁克,就是企业实践的双剑合璧 2024-04-11 00:52:02 ▪ 来源:《规则》▪ 关注乔诺之声(ID:geonol),与优秀管理者同行编者按 迈克尔·哈默:企业再造之父,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企业再造理论”: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1997年,哈默的思想传到了德鲁克大师那里,德鲁克看完哈默的思想,恍然大悟。德鲁克觉得说,他看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去做目标管理,如何去做人文管理,哈默找到了流程这个方法,可以将他的管理原则落地。哈默也非常谦逊,他说我看到了流程,但忽略了人,人是流程落地的关键,组织是流程落地的关键。哈默和德鲁克的结合,就是企业实践的双剑合璧,管理的本质就是构建流程型组织。那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华为和海底捞是如何创建和利用流程型组织,从段到段升级到端到端。人不是机器,不需要被控制华为和海底捞这两家公司,就是因为创建了流程型组织,实现了客户和员工的价值。华为将知识工作者团结起来,17万员工人均收入接近70万,实现了大家共同致富。海底捞将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团结起来,人均年收入7万。虽然他们的收入水平不同,但都实现了企业的高效率,释放了员工潜能,员工拿到了满意的收入,受到客户尊重和赞扬,充满了归属感。公司的管理者们通过流程管理,实现多赢目标,也引领了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企业家们的价值所在。相信所有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梦想,员工和自己都获得高收益,这个抓手就是流程,以及其他所有美好的想法,都要靠流程落地。任正非在变革后期说,华为的目标是建立流程型组织。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进行创新和变革,然后把成果用流程固化下来,管理效益出来了,管理价值有了,企业战斗力也出来了。明茨伯格教授说,既往的“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说到底就是为了控制员工,而且通过多次共识来控制员工,按照管理者的想法去干。现在这个时代控制不了,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开始从过去的流水线上的工人,变成了知识工作者,员工需要自主思维。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一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对照组我们叫做埋头干活组,有个特殊要求,搞沉默管理,每个人埋头干活不许说话,干完活交给下游。试验组叫做聊天组,工作流程一样,但是允许相互聊天。结果证明,聊天组的工作效率更高,产出更多,质量更好。埋头干活组貌似认真,一开始效率不错,但是慢慢就出问题。比如哪天有个岁数大点的干错活了,旁边年轻的就说,大哥你干错活了,害得我也赚不到钱。老同志能隐忍,也不吭声,细心观察,等到小伙子哪天也干错了,开始反击相互倾轧。创新更不用说了。有人提创新,遭到一帮人讽刺,自己活还没干好,搞什么创新,先干好本职工作。这个小组其实就开始慢慢瓦解了,因为他们不能包容错误,不是团队,人和人之间没感情,效率越来越低。聊天组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人,人是需要抒发情感的。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有感情了,年纪大的偶尔把活干砸了,年轻人说没关系,我教你个好方法。小伙子又干砸了,大家一起帮他。有人提建议搞创新,大家一起支持。聊天组包容错误,团队精神越来越好。最后速度越来越快,产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这是真正的对比实验。人不是机器,只有对员工好,尊重员工,员工才会效率更高。这个实验说明了现代管理的基本逻辑,因为人不同了,虽然事未变。建立流程型组织,不仅仅是把企业内部的流程建立起来,更是要将流程和组织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回到上面那个实验,员工交流什么呢?在BU制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的工作都被切割得很细,相互不了解,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交流工作基本上是“鸡同鸭讲”。世界变快了,变得不确定了,以前埋头干活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了,交流和合作成为业务必须的一个部分。当然交流和合作,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流程型组织尚未建立时,跨部门交流也许仅仅停留在情感交流,交流后的合作模式靠刷脸,混个脸熟,工作上尽量帮忙而已。建立流程型组织,要求所有人成为T型人才,T的横要求跨部门知识面,也就是要理解流程中其他人在干什么,T的竖要求精通本专业。这样跨部门的交流才有了规则和轨道,这时候的交流和合作,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共识、策略一致的基础之上,这是企业理性。流程型组织中的这种良性交流,成为了可持续的状态,员工相互感情的增进,也是必然产物了。你爱不爱一条龙服务流程型组织会诞生一个角色,叫做一条龙经理,端到端流程负责人。一条龙经理是流程型组织中,每条流程上必须有的人,这在过去的职能型组织中是没有这种概念的,也是根本区别。经常有人说:最担心一线员工不负责任,其实是组织结构造成的,现在一条龙经理让一线员工成为负责任的人。一条龙经理,就是把多职位岗位整合成一个职位。一条龙经理和客户经理在一起,形成一个搭档。客户经理白天拜访完客户,把需求订单拿回来就交给一条龙经理,他一个人全搞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经理的背后,信息化系统,有流程和授权,有领导背书,做完所有其他的事情。客户经理就干增值工作,干高价值工作。基于对一条龙经理的信任,简化管理。产业开发线上的一条龙经理,可以全程负责需求提出到产品验证的端到端流程。销售流程上的一条龙经理,可以负责懂销售线索到回款的全部流程,这就是流程型组织的特点。从客户的角度来看看,比如出车险的流程。应该是现场处理车险的那个人,就应该是一条龙经理,负责到底,客户从头至尾只要找这个人就行了。如果我们是客户,应该会很高兴。不是流程在束缚我们而是坏流程在束缚我们流程型组织理念,是流程理论通过不断实践、创新和变革,自我否定的结果。流程从无到有,从段到段的流程,到端到端的流程,以及流程型组织的提出,是一个历史过程。在100多年前,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发明了流程,福特的流水线上诞生了流程。泰勒用科学的方法把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进行科学量化分析,分工后各司其职,最后连在一块,产出产品。因为这个变革,工业革命大获成功。作坊型的生产模式被大工厂取代。那时候流程的定义是,业务流程是活动的连接,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这种段到段的流程,在供给不足的年代,充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任何一段的流程优化,都会带来效益的提升。但是当市场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的时候,这样的流程会遇到问题: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不是客户需要的,永久变成了库存。工业生产不会回到作坊式的模式,于是段到段的流程需要升级为端到端的流程,这就是流程再造。流程再造之父哈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再造业务流程,建立流程型组织。哈默认为: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转化为对客户价值的输出的活动。也就是说,流程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客户,于是生产从“产品为中心”升级为“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开发流程为例,这个流程有两个输入,一个输入是自上而下的市场规划,第二个输入是一线销售的需求。如果来自于市场规划,通过产品规划输出项目任务书,任务书输入产品开发。来自于销售的输入,是来自于客户给销售员的建议或要求。这两个输入进入产品开发的通道,沿着一个流程往下走,产品设计和开发出来,市场推广和铺货,产品成功上市,达到客户手中并使用,这个流程才算结束。只有端到端的流程才能应对市场快速变化,以及众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一款生命周期不长的汽车的开发流程,就要覆盖从立项到产品退市,从生管到死。因为退市涉及到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停止服务,这三停不能乱。先停止生产,库存消耗掉后停止服务。特别是大公司,可能会出现说有人根本就不知道产品退市了,还在闷头生产零部件,还在闷头做销售,但服务停止了。这些信息不通畅,都会带来库存,带来客户满意度下降。所以端到端的流程,能够协同所有部门,确保步调一致。在流程型组织中,创新也是一个端到端的流程。在既往的组织架构中,创新由研发部门负责,由一群人关在屋子里头脑风暴,搞出了一些其他人看不懂的东西。华为认为是客户引导创新,创新流程的输入端是也客户,然后到市场部门,到研发,到生产等等,最后到客户那里去验证。所以德鲁克说,创新是每个人的事情,不仅仅是研发部门的事情,也是这个意思。其实,企业的所有现象,都可以用流程来解读。比如战略,在华为战略就是DSTE流程。比如商业模式,是为客户服务,实现客户价值,最后赚到钱的流程。所有这些都回归到商业本质,朴实无华。任正非对中国小企业有个建议,他说:小企业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举例来说,做豆腐的个体户,不要羡慕公司多大,每天把豆腐磨好,而且价廉物美,早上开张,客人态度好一点,买了豆腐再送一块小豆腐,这个企业一定能做大。大企业无非是一个高绩效的流程,服务了更多的人。流程型组织对于过去组织的一个改变,是组织的金字塔,由正三角变成倒三角,顶朝下。这样的转变后,客户在组织三角形的上面,员工在顶端,各位领导和管理者,去服务员工,而不是管理员工。在流程型组织中,谁服务客户谁就老大,谁服务客户,谁就是领导,不服务客户的人都是服务员,为服务客户的人做服务。比如服装行业的流程变革,应该以门店为中心,不是总部管理。因为门店是产生效益的地方,门店员工不高兴,店长不高兴,客户不会高兴,公司效益出不来。谁服务客户,就以他们为中心来进行流程再造。倒三角的流程型组织,让组织发挥出巨大的活力。活力的源泉,就是让员工面向客户,活力就是让员工在面向客户中获得成长,活力就是员工在面向客户后获得回报,管理者变成领导者。管理不再是控制,而是帮员工完成使命和成长。理解流程型组织,要明白不是流程在束缚我们,而是坏流程在束缚我们,好的流程应该解放生产力,用好流程去面向客户和员工。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是乔诺咨询 | 乔诺商学院一直坚持的愿景《6分钟读懂乔诺》助力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管理进步 赞 (0) 相关推荐 流程再造过时了吗?迈克尔.哈默《企业再造》学习笔记 一.企业再造简介 <企业再造>是美国管理大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的作品,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哈默是企业再造和业务流程理念的创始人,其管理思想深刻影响了现代企业经 ... 吴开展:流程化组织下的组织能力建设 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的逻辑去思考 在这个一个复杂.易变.充斥着不确定的时代,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如何超出客户需求和价值? ... 《创业者的九大错误》第二讲:我知道该开发哪些产品特征 TOP 3 第二个错误是在第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自认为清楚哪些客户群体的企业创始人,会假定自己知道并了解客户需要的主要产品特征.他们就会利用前文提到的产品开发模式在办公室里指定.设计并打造出具 ... 彼得·德鲁克:企业的宗旨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创造顾客 编者按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奠基人,被誉为管理学鼻祖,大师中的大师.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 ... 彼得·德鲁克:企业找准定位的关键 彼得·德鲁克 真正成功的企业家的特征不是拥有准确的直觉,而是秉持一套清晰.简洁.深刻的企业理论,不仅能够积累巨额财富,还能够缔造一个持续发展的组织.企业家个人不需要向其他人分析概念和解释自己的企业理论 ... 管理之父德鲁克: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那就是人才 很经典收藏 员工在企业当中,他到底是成本还是资本? 很多企业的思维叫成本思维,我们在发工资的时候,就会提到一个话题,你看员工的工资费用率,衡量员工要靠经济来计算它的价值,我们又发现很多经济价值,你汇到了财务报表里 ... 德鲁克:不主动挖掘潜能的企业,只能靠运气生存 导语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机会要你去发现",而不是"机会要来发现你".运气.偶发事件和灾难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一如它们会对人类所有的努力产生影响. 但运气从来不会 ... 德鲁克:强大的企业,都做好了这3点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本文摘编自德鲁克<为成果而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出版 导语 管理者任务繁多,决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管理者之所以为管理者,正是由于他 ... 【德鲁克日志试译】5月27日 管理,一种实践 管理策略的检验:不在于答案是否正确,而在于策略是否有效. 通用公司的管理层相信,他们发现了规律并且那些规律像自然规律一样绝对正确.我对此持相反的观点,我认为这类人为制造的规律只是对人有所启发而已.一直 ... 【爱·德鲁克-云随笔】你的企业“内卷”了吗? 德鲁克先生认为,管理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取得绩效.它的出发点是预期的成效,它的责任是协调组织的资源取得这些成效.个人对此非常认同,联想到最近网络热词"内卷",我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早年 ... 【爱·德鲁克-云随笔】当企业说“以客户为中心”,他到底是在说什么? "客户第一" "用户至上" "一切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 在许多企业的经营理念或者价值观里,越来越多的提到顾客.提到客户,这无疑是一个好现 ... 【爱·德鲁克-云随笔】企业应该用什么方式管理员工? 德鲁克先生认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取决于任务,因此,没有"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我们之所以看到大量的组织都有着相似的组织形式是因为相互参照和相互借鉴,但是,即便是相同的组织形式,各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