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作者|我方作者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654,阅读时间:7分钟

历史提问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答:唐朝和明朝的一大相似之处,就是“太宗上台靠造反”。

大唐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大明的明太宗朱棣,这二位都曾被同一位“演遍上下五千年”的老戏骨精彩塑造过,在历史上也都开创了辉煌时代,办了一票大事儿的铁腕帝王,细比一下简直各种像,常叫历史票友们傻傻分不清。但要说二位最像的事儿,当属“造反上台”。无论是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还是明太宗的靖难之役,都是一通血雨腥风,留给后世不少喟叹。

不过单论造反这事儿,二位“太宗”却也有一大区别: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说是砍杀哥哥弟弟,其实等于是造了老爹唐高祖李渊的反。朱棣呢?虽然也是常年磨刀霍霍,可老父亲朱元璋在世时,他倒是做了多年乖宝宝,直到朱元璋驾崩“好侄子”朱允炆即位,他才把心一横,扯着“靖难”的旗号挑起内战。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敢深入漠北亲征的朱棣,就不敢造老爹的反呢?难道是李世民比他更勇敢?

这事儿,可以归结出天时、地利、当事人性格能力、机遇等各种原因,但最重要一条,应该还是“刀把子”问题——唐初与明初,军事制度的差别。

放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前前后后里,他的逆袭成功,可以说是钻了唐初军事制度的空子。大唐开国早期,虽然继承了北朝与隋的府兵制,但唐初的府兵制度,内容还比较粗放。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就效仿隋朝设立兵府,建立了十二道府兵,把兵权牢牢抓在手中。但出于平定天下的需要,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也都有“开府领兵”的权力,更借机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队势力。

所以,待到唐朝一统天下后,老李家的这三位“好兄弟”,各自都有独立的军政系统。李世民身边不但精兵猛将荟萃,还网络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因此三人的“夺嫡之争”,也就越演越烈。那么作为“父皇”的李渊呢?也基本只能居中调和,轻易不能痛下杀手。李渊当时想到过的“最佳调解方案”,也不过是调李世民去洛阳,甚至允许李世民在洛阳“建天子旌旗”。这不止是亲情原因,也是实力问题。

也正是因为有“开府领兵”的权力,所以三人在“夺嫡”过程里,也都在悄然扩张势力。“一挑二”的李世民就“蓄养勇士八百余人”,太子李建成更招募了两千多精兵做“东宫卫士”。这一类操作,倘若放在明清年间,早不知死掉多少回。

甚至李世民之所以下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导火索也是兵权之争。当时突厥犯边,李建成打着防御突厥的名义,调李世民麾下的精兵猛将北上讨伐突厥。一旦成行,李世民自然就成了没牙的老虎。不能坐以待毙的李世民,自然一咬牙“先事图志”,然后一场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整个“权力平衡”被打破,李渊自然也无可奈何,然后在一场“父慈子孝”活剧后,从皇帝变成“太上皇”。

而这一切成功条件,放在朱棣做燕王时的明初,几乎完全不存在。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采取了分封藩王的制度,那些成为藩王的皇子们,也是手握军队。诸如朱棣这样镇守边疆的藩王,更是各个手握重兵。但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中央政府依然掌握着绝对优势的部队。以卫所制度为框架,明初的军队数量就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人。“以屯养军”以及“军户世袭”的制度,不但节省了军事成本,更把以“军户”为单元的士兵,牢牢捏在朝廷手中。

明初的军队不但数量空前,还有着高效的动员能力。明初的统兵机构是五军都督府,地方是都指挥司,却无调兵的权力。兵部有权调兵,又无统兵之权。一旦发生叛乱,朝廷就抽调卫所部队,指定专人统帅,部队的集结效率极高。仅以朱元璋在位时的南京为例,南京周边就有“京卫四十八”,都是优中选优的精兵。倘若朱元璋晚年时,朱棣就敢闹事?分分钟就被弹压。

而比起李世民“蓄养勇士八百余人”的操作,在明初高度的中央集权下,朱棣们想办这类事,也是基本不可能。明初年间,宰相李善长找汤和借士兵盖房,结果就招来了杀身之祸。大将蓝玉的所谓“造反”,也不过是找“二三百贴身好汉”,打算趁朱元璋出行时搞刺杀。这样的高压下,别说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没有藩王敢造次。就算朱元璋刚驾崩时,各路藩王依然很乖,初登基的朱允炆削夺五家藩王的权位,基本都是兵不血刃。

可以说,经过朱元璋的苦心制度设计,他留下的,是一个对于帝王来说近乎完美的军事动员体系。只要当权者正确操作,别管造反的是哪路“战神”,理论上说,都没有成功希望。

而当朱棣横下一条心造反时,他起初的处境,乍一看就是作死的节奏:刚造反时不过八百人,控制了北平城后,也不过几万人。而朱允炆派来讨伐他的军队,几次规模都是数十万人。理论上说,这该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死局。但叫朱元璋无奈的是,志大才疏的朱允炆,几次以他的瞎指挥葬送好局,三年里一次次避开所有的胜利路径,最终以他自己的下落不明,成就了明太宗朱棣“远迈汉唐”的文治武功。

以这个意义说,连这样的好局都能葬送,就算朱棣不反,如果任由朱允炆坐江山,这大明王朝的国运,也是细思极恐。毕竟再好的制度设计,也要正确的执行才对。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看上去比唐初更科学的明代卫所制度,也出现了严重问题:由于土地兼并士兵逃亡等问题,明朝卫所兵的数量直线减少,战斗力更大幅下降。到16世纪中叶,蒙古阿勒坦可汗杀到北京城下时,北京城里的京军竟只剩五六万老弱病残,到了战场上“流涕不敢前”。东南抗倭战场上,也曾有过几十个倭寇追杀成百上千“卫所兵”的奇景。也正是卫所制度的衰败,促成了明末募兵的盛行。

“朱棣为什么不造朱元璋反”这事儿,见证的,就是明代卫所制度的兴衰历程。

参考资料:《明成祖传》《洪武皇帝大传》《唐太宗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