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利波
瑞利波,又称为地滚波,于1885年首次由瑞利(Rayleigh)描述,是地震波中最近似水波的。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作一垂直平面,在垂直面上,粒子呈逆时针椭圆形振动,震动振幅一样,会随深度增加而减少。地震学中称其为R波或L波。
在地震波发射模型中,瑞利波与P波和S波一样,都是按照相同模式形成的,具体表述如下:
在理想状态下,设定舌岩体倾角θ=0°,即垂直于地壳岩石层。震源体脱落时,舌岩体向上弹起,其顶端作用于地壳岩石层。这时,岩石层发生弹性振动,发射出三种地震波:
(1)在垂直地面方向上,发射出P波。
(2)在平行地面的水平方向,发射出S波。
(3)在其他方向,发射出复合波。复合波能够发生分解,在垂直方向分解为P波,在水平方向分解为S波。
三种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呈三维立体分布。P波是一种柱形波,穿过震中区,垂直向上传播。S波是一种平面波,与波源G点处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地面沿着水平方向传播。如果舌岩体不发生倾斜,S波则无法到达地面。复合波(R波)出现在震中的外围区域,以环形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传播。
舌岩体脱落说认为,瑞利波就是第三种波,没有分解的复合波;也可以理解为,瑞利波是由P波和S波组成的复合波。换句话说,瑞利波与P波和S波一样,都由波源G点发出来的振动波,只不过传播方向不同而已。瑞利波只能出现在震中的周边地区,在震中区不会出现瑞利波。
需要说明的是,组成瑞利波的P波,与穿过震中的P波波形略有不同。这是因为地壳岩石层密度是不均匀的,随着深度增加,密度不断增大。而纵波的传播速度又与岩石层的密度成正比,岩石层密度越大,纵波的传播速度越快。因此,P波在岩石层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步的,出现了上慢下快的情形。P波是一种推进波,通过挤压或拉伸作用形成的是一种条状波纹。垂直向上传播的P波,其波形是一列平行条纹。而组成瑞利波的P波,既不垂直于地面,也不平行于地面,而是向其他方向传播;因此,它的波形是一列旋转形条纹,像自行车轮上的辐条一样,在垂直面上发生转动。在组成复合波时,P波的这种波纹结构,使瑞利波表现出了滚波的特征。
瑞利波的形成过程,相当于对波源G点发出的球面波做了一个水平切面,属于一种切面波。这种切面波的传播特点是,只沿着地表面传播,不会向地球内部折射,这也是瑞利波被称为面波的原因。由P波和S波组合而成的瑞利波,兼有P波和S波的双重属性;其波形特点是,当波从左向右行进时,质点在垂直面上逆时针旋转(纵波效应),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前进(横波效应)。
十九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Rayleigh)研究发现,在半空间上部,接触大气层的地表面,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波。这种波是由自由介面半空间内传播的纵波与横波相互迭加,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振动,振动的方向是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呈椭圆轨迹传播,此椭圆水准轴与垂直轴之比为2/3。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物理学家就把这种波定名为瑞利面波,简称瑞利波。[25]
既然瑞利波是一种复合性质的波,那么,这种波就会发生分解,分解为P波和S波。实验证明,当瑞利波向地下传播到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如土层和岩石层,它就会分解为P波和S波,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频散,是瑞利波的重要特征之一。瑞利波的存在还证明了这样一种事实,从波源G点发出的P波和S波传播速度是相等的,否则就不会同时达到地面,形成瑞利波。
在理想状态下,即舌岩体倾角θ=0°时,在地面只形成一个震中,柱形P波垂直插在环形瑞利波之中。当舌岩体倾角θ≠0°时,在地面形成两个震中,与此相对应的是,P波以倾角θ斜插在环形的瑞利波之中。在A震区,与P0波组合在一起的瑞利波(R0),是震源体脱落时,弹性作用力F2产生的作用效应。在B震区,与P1波组合在一起的瑞利波(R1),是力矩M1产生的作用效应。在A、B两震中的连线上,R0波和R1波可以发生干涉现象。
地震过程中,将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资料显示,在一系列地震波中,以瑞利波释放出来的能量最高,占震动总能量的67%,而P波只占总能量的7%,S波占总能量的26%。而瑞利波又沿着地表面传播,能量损失相对较少;因此,大地震产生的瑞利波可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使地球像铃一样振动起来。[26]
1911年英国数学家勒夫(Love)曾预计,一个像地球同样大的钢球,将具有周期约一小时的基本振动,并将有周期更小的泛音。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时,世界当时仅有的少数特长周期的地震仪上,清楚地记录到极长周期的地震波动持续了许多天,测得的振动最长周期是53分钟,与勒夫预计的60分钟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