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苏轼家族的10个教育锦囊!(中)
苏轼8岁时,苏洵就送他到
眉山一所乡塾就读。
3年后,又送轼、辙二人到
当地名士刘微之门下从学。
他不仅适时引导两个儿子从学于当时名人学士,
为孩子提供成才的土壤,
同时还亲自给两个儿子任教。
苏洵藏书数千卷,以自己的亲身实践
告诫二子:读书,“内以治身,外以治人”。
不仅督促儿子,从小饱读经史百家书,
同时还经常与两个儿子一起读经习文,
以平等的姿态共同探讨“古今成败得失”。
例如,父子三人当读富弼的《使北语录》
关于劝说辽国主“用兵”与“爵赏”时,
苏洵有意地对二子发问:“古人有此意吗?”
于是父子三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从而对该书有了深切的理解。
在父亲的口传心授下,苏轼兄弟
经常阅读指定的经典,练习命题作文。
苏轼10多岁时,父亲苏洵
给他出了一个题目《夏侯太初论》,
并鼓励苏轼放开写,
苏轼在父亲的鼓励下,写出了: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
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意思是说:一个勇敢的人,
有勇气摔碎价值连城的美玉,
却可能被瓦盆的破裂声吓一大跳;
能有勇气和猛虎搏击,
却可能在野蜂毒蝎面前惨然失色。
直白点说,就是
“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了”。
很多人活了一把年纪都不一定能体会到的哲理,
小小的苏轼却能用如此文雅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
这无疑是苏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挥了作用。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热爱游学的苏轼爸爸,
还经常带着兄弟俩游历名山大川。
苏轼12岁那年,苏洵从虔州(今江西赣州)回来,
将白居易亲笔题写在
虔州附近天竺寺壁上的诗及书法的故事,
细讲给儿子们听,这为他们尔后宦游四海时,
每到一处,公余之暇不忘
像父亲那样寻幽揽胜,了解当地的人文遗迹。
哪怕在进京应试途中,父子三人
顾不了日程紧迫和要准备应试的功课,
而是沿途游览,所到名山胜迹,他们概不放过。
读书游学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
弟弟苏辙有一番亲身的感受。
他说:游学是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
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
而后知天下之富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
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可见三苏的万里之行,
每到一地都不忘瞻仰追思古代贤达。
对于他们的宦海人生与文学人生,
提供了丰富的阅历和精神营养。
除了一个有格局的父亲,
当然还离不开一个明事理的母亲。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
是大理寺承程文应的女儿,颇有教养。
在丈夫苏洵想要读书求学时,
程氏回答得非常好:
“我想要劝你发奋读书很久了,
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因为我的要求而读书,
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读书毕竟是你个人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有这个志向,
那么家里的事情交给我好了,你不用管了。”
于是苏轼 10 岁以前,
父亲都在游学、科考的路上。
养家的重任,全落在母亲肩上。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
一边做生意一边教子。
有一次,她教二子读东汉史《范傍传》。
范傍因党锢之祸为宦官所杀,临刑前,
范与母亲诀别,告慰母亲不要过分悲伤。
范一母很坚强,安慰儿子说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得兼乎?”
苏轼深有所感,便问母亲:
我如果成了范傍,母亲会如何?
程夫人感慨不已,“吾有子矣!”
并说:你能作范傍,难道我就不能作范母吗?
“汝果能死直道,无戚焉!”
果然,后来苏轼在仕宦途中虽屡遭挫折,
但他却始终立朝以刚直而闻世。
这和母亲当年的教导,不无关系。
一方面让孩子们按照科举要求,
发愤读书,勇于仕途进取。
同时又在应试功课之外,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能。
张右衰《琴经·大雅嗣音》说:
“市代多以琴世家,最著者眉山三苏。
以苏轼为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是书画成就卓著。
爱学习,更加懂生活。
众所周知,苏轼除了美食、美酒和美女,
他人生最大的爱好,还有洗澡搓背大保健。
古代条件有限,沐浴次数很少,
洗澡被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
清代的公务员,每月有 3 天的“洗澡假(浣日)”,
10 天洗一回澡,这已经算洗得频繁的了。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享乐主义者,
苏轼当然也喜欢洗澡。
在他忙着被四处贬官的年月里,
各州百姓和各地寺庙里的和尚因为喜欢苏轼,
经常以沐浴来招待他。
污垢搓一搓,油腻洗一洗,秀发盘一盘……
水里一泡,魂魄出窍。
趁着洗澡的当儿,香喷喷的东坡居士泡出一曲《如梦令》,
不忘提醒搓背的要温柔一点儿: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