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不必过度担忧,专家总结肺癌诊治要点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肺脏损伤修复与干细胞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与大咖共研“呼吸”

目前,国内外围绕难治性肺疾病已经开展了许多基础、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科也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紧急专项:间充质干细胞在新冠疫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浦东地区呼吸系统医学服务体系,增强临床诊治能力,提高浦东新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PCCM)水平,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办的浦东新区PCCM医联体“肺脏损伤修复与干细胞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陆家嘴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于2021年10月15至16日在上海召开。
在研讨会中,上海市东方医院郭忠良教授就“干细胞在气道疾病中的临床研究东方实践分享”一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会后,“医学界”传媒还有幸与郭忠良教授就肺部恶性肿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对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肺癌发病率陡升,
与肿瘤发生率与诊断水平有关
在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榜首。
对我国肺癌发生率陡升的现状,郭忠良教授解释道:“肺癌发生率升高与多个因素有关。一方面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而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此外,吸烟、工业污染、情绪等方面也与肺癌发生有一定关联。另一方面则是目前诊断水平的提高,由于CT的普及,以及临床医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肿瘤被发现的概率也增加了。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我国肺癌发病率的快速上升。”
肺部结节的诊治
由“遇结就切”转向“分型”
正如郭忠良教授所说,通过CT影像正确判读肺结节的良、恶性是使肺癌获得及时确诊的关键手段之一。在CT体检已经常态化的现在,早期肺癌与很多其他的肺部结节、肺部磨玻璃影等都能被发现,此时就要判断结节是肿瘤、慢性炎症,还是真菌、结核等感染导致的病灶。
对此,郭忠良教授指出:“肺部结节有多种类型,有些结节有毛刺、分叶、晕征等,其不同特点可能会提示肺部早期肺癌或原位癌,也可能提示其他的疾病,要注意区分不同疾病的影像学差异。”
近年来,随着国内临床对肺结节的认识从既往的“遇结就切”到现在的“分型”,临床治疗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于手术本身的有创性,以及切掉一部分肺对患者未来肺功能有较大影响,郭忠良教授建议对肿瘤、肺部结节进行多学科讨论,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他指出:“一般5mm以内的模糊的结节和1cm以内的实性结节多是良性的。如果是首次发现结节,且结节不是很大,可以先随访3个月、半年或一年,视其进展再行进一步诊断。对5mm到1cm左右的结节,若不放心可通过外科微创手术、精准放疗或者射频等进行治疗。”
不抽烟也有肺癌风险,
早期筛查很重要
众所周知,吸烟与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不抽烟的人群,尤其是女性,也有患上肺癌的风险。
郭忠良教授认同了这一点:“随着CT的普及,女性发现的肺癌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体检中发现早期毛玻璃结节,一般是女性多于男性,而且这些女性自己和家人都不抽烟。”
对女性患肺癌的风险,郭忠良教授指出:“女性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遗传背景、接触油烟等环境因素都可能与肺癌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女性也不必害怕,只需要重视定期体检,因为女性的肺癌一般是从模糊的磨玻璃结节转变而来,在早期干预的情况下对生存的影响不大。”
因此,郭忠良教授建议女性从二十四、五岁起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含CT的体检。由于磨玻璃结节的发展增大通常需要很多年,所以正常情况下40岁以下的女性每两年做一次CT已足够,超过40岁的女性则可以每年做一次体检。
小结:
我国肺癌发病率的迅速上升不仅与肺癌发生率增高有关,还与CT检查的普及带来的诊断能力提升有关。如今临床检查遇到肺部结节时,已不再“遇结就切”,而是倾向于“分型”,力求得到更精确的诊断,对患者造成更少的创伤。此外,女性的肺癌风险不容小觑,但也不必过度担忧,只需每年或每两年进行一次CT检查,在发现肺部结节时早期干预即可。
专家简介
郭忠良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院区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内科专委会及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基层联盟副主席,上海市医师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慢阻肺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常委,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分会首届委员会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理事。
擅长肺癌、各型呼吸衰竭的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治,胸部影像学判读和各种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疗。几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基金1项。2015年作为负责人荣获浦东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起作为负责人承担首批国家干细胞备案项目“自体支气管基底层细胞治疗间质性肺部临床研究”,项目进展顺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0余篇。参编出版学术专著3本。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92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