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后悔除掉魏忠贤?这只是阉党自嗨而已,不过谣言跟冯梦龙有关

  网庙十哲之一魏忠贤的信徒很多,经常造出莫名其妙的梗出来。比如他们经常信誓旦旦地说:“崇祯很后悔除掉魏忠贤,对贴身太监王承恩说,假如魏忠贤还在,大明不止于此,于是重新将其厚葬。”并且言之凿凿,说成史实。

  然而这是假得不能再假的谣言!

  谣言源头

  这则谣言的源头说起来还挺奇怪的,并不是阉党余孽原创的,而是出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冯梦龙,三言两拍中“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在崇祯年间才考中贡生,那时已经50多岁了。实际他也没当几年官就退了,所以我们可以基本认为这位小说家没有参与明末的党争,是中立派。

  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于景山自缢。这一年冯梦龙70岁高龄,写下了著名的史料《燕都日记》。

里面提到了曹化淳,原文是这么说的:

  “起复内臣曹化淳,密旨收葬魏忠贤遗骸。化淳昔事忠贤,奏言:“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上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呜呼!此真谬举矣。”

  本来记载的是曹化淳说的话,而且作者评价是错误的行为。结果被魏忠贤的信徒直接笑纳了,篡改成崇祯对王承恩说的话,变成了阉党粉丝自嗨的理由。不过这《燕都日记》所记载的内容,问题也极大。

  谬误之处

  首先我们有必要理一下曹化淳跟魏忠贤的关系。曹化淳是大太监王安的亲信,而王安是是魏忠贤的死对头与绊脚石,所以魏忠贤跟曹化淳压根不是一路人。

  正史里曹化淳在王安被魏忠贤害死后,就被发配到南京去了,没在京城,也根本没有机会跟时间“昔事忠贤”。对于仇人魏忠贤,曹化淳只有恨,没有任何动机为他说好话。

  曹化淳被重新启用还得等到崇祯上台,一直到崇祯十一年曹化淳才因为疾病而辞官退休。

这期间十年左右的时间,曹化淳最受崇祯重用,是清算阉党、平反东林党的第一负责人。

  曹化淳以及提拔他的王安,都是东林党的人,跟魏忠贤势同水火。按照《燕都日记》的意思,曹化淳清算仇人魏忠贤的同时,还给他翻案了,这是叫悖论还是精分了?

  那么问题来了,《燕都日记》这么胡说八道,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大有问题的《燕都日记》

  大部分人认为《燕都日记》是冯梦龙在死之前两年写的,因为老糊涂了,加上写小说的习惯,直接就将道听途说的事情记进去了。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燕都日记》不是冯梦龙亲自写的,他只是将这篇文章辑入《甲申纪事》中而已。理由是冯梦龙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不太可能在甲申之变那一年写下那么东西。

  比冯梦龙稍微晚一点的《小腆纪年》 直接引用了《燕都日记》的内容加以篡改,说曹化淳在甲申之变的时候被召去守城,崇祯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要重新厚葬魏忠贤,但是被百官劝谏阻止了。

这里也是造谣来着,一来当时三月份曹化淳是在老家隐退了六年,十月份才来京师料理崇祯后事,他根本不可能去守城;二来魏忠贤死亡地点是阜城,当时京师被李自成围得水泄不通,难不成崇祯要下诏给敌人李自成求他帮忙重新厚葬魏忠贤?

  冯梦龙的《燕都日记》只是胡说八道而已,而《小腆纪年》的目的则更明确,就是通过移花接木的办法给魏忠贤翻案的。但是很显然,这个翻案的手段太下作,离谱到家了。

  魏忠贤的信徒一直不敢正视的事实

  魏忠贤与崇祯都没有动过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撰写的《度支奏议》记载着详细的事实,魏忠贤主政的天启四到七年,税收骤减,财政急速恶化,辽东欠饷累积到三百二十八万两。但是即便数据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仍然坚持魏忠贤收到税了,辽东给够了军饷,明末财政贡献第一。

  他们对这份数据的评价就是满清修《明史》的时候故意抹黑的,然而《度支奏议》是明朝官方资料,跟后来的《明史》根本不是一本书。我感觉这些魏忠贤的信徒真的要多读点书了,实在太魔怔了。

  边防问题,也是魏忠贤逐渐上台与主政那几年急速恶化的。先是指挥阉党害死熊廷弼传首九边,大明失去擎天一柱;然后污蔑孙承宗要清君侧逼他辞官,关锦防线再失一柱;还授意阉党与叛变的东林党人挑拨袁可立与毛文龙的矛盾,联合诋毁袁可立,逼得他也隐退了。能做事的是被他清退了一大堆,然后安插进去王在晋这类袁应泰级别的草包,整个边防都废了。

  天启五年旅顺失陷,此前袁可立按照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战略收复的辽南地区,全部丢失;辽西方面,除了此前孙承宗与袁崇焕的关锦防线挡住了后金,打出宁锦大捷,其他地方也尽数丢失。

  然后魏忠贤的信徒们竟然可以闭着眼睛说魏忠贤整顿了边防,使得后金寸步难行,打不进来......他们甚至连孙承宗组建的关锦防线,提拔的袁崇焕,也全部说成是魏忠贤的功劳了。

  将财政与抗金前线败坏得一塌糊涂,就这种“贡献”崇祯会怀念,然后给他平反?

  可能真的叫不醒装睡的人,我只是希望还未被洗脑的人,或者被营销号洗脑未深的人,能认清事实,赶快清醒过来。明末阉党、东林党、齐楚浙宣昆秦等派系,没有哪一个没有问题的,洗不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