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江湖、一半山林:生活中最好的修行,是断舍离
在断舍离的主张里
深藏着人间清欢的美好
作者:鸿雁 | 图片:网络
点击下方绿标 主播韩枫朗读
雨声渐渐住了,银白色的月光重新从云层里钻出来,透过薄薄的纱帘,洒在书案上。一杯茶,一卷书,一个人,简单而朴素的物件都隐在云光里,一片幽辉和宁静。一曲云水禅心,如云似水的天籁之音轻轻淌过内心深处,空灵悠远,沁人心脾。
夜混合着雨后青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和我都罩在里面。
月亮高高地挂在西边的天空上,微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来,我倚靠窗前,手捧《一剪宋朝的时光》。
月光下,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有叶子,我望着月亮不说话,慢品人间有味,有味是清欢的美好。
0 1
忽然读到“一半江湖、一半山林、一半忙碌、一半闲逸”的东坡先生。在他的人生哲学里,可以让自己收放自由,在浓郁中追求清淡,在深沉中品出清欢,与我理解的心灵层面的“断舍离”有几分相似。
“断舍离”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最早提出且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现代家居的整理方法。表面上看,她主张的是物质上的“断舍离”,要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然而透过表面,每个人真正要做的,却是需要为自己在世俗中的心灵进行一次“断舍离”,放飞心中的阴霾,于一梦红尘中,感悟生活的静美。
我们原本纯净、简单的心灵,质本洁来,却因为在俗世中惹了太多的尘埃,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有时会感觉身上像背负了枷锁一样沉重。我们需要为心灵把脉,找到心灵深处不忍“断舍离”的根源,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远离不需要的贪嗔痴慢,让心灵由繁到简,洗去淡淡铅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可以算是一个在思想上行动上践行“断舍离”的先行者。
记得他在《浣溪沙》写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苏轼先生与友人游玩时写的一首词,词中描画出他与友人同游南山时的感受和一幅淡雅而又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
这首词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听着就觉美好。
苏轼先生一生坎坷流离,仕途上的“乌台诗案”和几次外调被贬,家里的幼儿早逝和三任妻子病故,都没有把他打倒,愿望、期待、确信和梦想仍旧是他生活的主基调。如果是一个弱者,在仕途和人生均遭遇了许多波折磨难之后,一定会心中生出许多怨怼和愤懑。
然而,一个内心真正明净旷达的人,一个真正有宽大胸襟的人,无论是在乱世中徜徉,还是在逆境中行走,都能用乐观的心情来面对。在面对世间一切的一次次抉择时,真正做到观念精神上的“断舍离”,实现了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次迭代新生,从始至终对自己不离不弃,用怡然自得取代了焦虑不安。
人间有味是清欢。何谓“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有山、有景、有清茶,世间最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吧!
0 2
山下英子说,“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部扔掉。舍的秘诀,就是完全地以自己为中心,并且以当下为时间轴,洞察自己,勇敢做减法,才能达到外在于内在的和谐。
断舍离并不是让人们没有物质的生活,但是你应该拥有多少物质,让这些物质跟你的生活与生命平衡,是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思考的问题。
心灵的必需品,从来都是最简单最质朴的。
追求心灵“断舍离”的名人中,作家、哲学家梭罗可以算一个。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28岁时来到瓦尔登湖畔,身单影只,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那时正是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然而物质的优越并没有让梭罗迷失,随波逐流。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在康科德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路程。
他说: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提倡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他认为多余的财富只能换取奢靡的生活,不断地在为生活做着减法,一张床、一张木桌、三张凳子是他的全部家当。
他是一个自然之子,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他把感悟化作笔墨,记录从春到冬的这一轮的风景,建立了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方式,还原生活的原始状态。
世俗生活中,一些人总以为拥有更多的名利才是成功的人生,这些东西成了心灵的重负,让人们不得轻松。
所谓欲壑难填,只是不善于让心灵“断舍离”罢了。
0 3
“十年经营,搭建草舍三间,我一间,月亮一间,清风一间,江山无法入住,那就围绕欣赏吧” 。
这是韩国著名高僧法顶禅师在《山中花开》里描写的一首诗。
诗词大意是“历经十年岁月,搭建了三间草舍,草舍不光是为我搭建的,我只要一间,给月亮一间,最后一间留给清风。因为寒舍太狭窄了,没办法让江河山峦入住,所以让它们在周围慢慢欣赏。”
我仿佛看见,法顶禅师的篱外夕阳渐渐淡了,墙影渐渐长了,晚霞退了,繁星升了,月亮和清风来陪伴他了。
他主张“不要只想着填满,而要懂得留白,空荡的地方,才能听见灵魂的声音”。
只有清空才能听到内在心灵的声音,清空才能容纳新东西。大多数人不懂清空,只知道获取与拥有。正如大多数人不知如何“断舍离”一样。
心灵不需要的东西,不要让它成为一种枷锁。
如果沾染了太多的尘埃,被纷繁的世事消磨,一定记得舍弃这些没用的东西,脱离对物质的追逐和迷恋,静下心抬头去看一朵白云的姿态,低眉去赏一朵野花的素美,人才能活得更简约轻松自在。
人生无论多么匆忙,都应该腾出时间来独对自己,深入思考生命应该有的状态。为物质生活做点减法,学会让心灵“断舍离”。
要在烟尘滚滚的俗世中,拥有一份美好的心境,品出清欢的滋味,人生自有大不同。
E n d
* 作者 | 鸿雁。大学教师,喜欢美文、摄影、太极、瑜珈。愿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记录者,以大自然为导师的探索者,敬畏万物的生活者,慢品光阴故事的写作者。个人公众号:光阴的故事漫漫说。微信号:whyan0566。
* 主播 | 韩枫,洛阳新闻广播主持人,用声音守护一颗安静的灵魂,新浪微博@慢之味。
* 如果你也想要投稿,点击蓝字查看约稿函:2020重磅约稿函 |「遇见李菁」 公众号
欢迎加入遇见李菁公众号梦想会员群
第一时间收到嘉宾免费课程信息
还有可能获得嘉宾亲笔签名书籍
让我们努力前行与同频的人,一起追梦
扫二维码添加李菁助理小美,抱你进群
主编:遇见李菁
商务合作:119387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