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飞||开封看铁塔
开封看铁塔
文/郭志飞
历史上,保德县城周边曾经有过三个塔。这些塔有的毁于兵燮战乱,有的毁于文革。最后毁于文革红卫兵破四旧的塔叫做文昌塔,老百姓叫“笔尖”。“笔尖”塔建在东关庙梁的羊肝石山体上,通体圆锥状,实心砖砌,最上部是一个类似毛笔峰的构造,远远看去,极像写字的毛笔,所以叫做笔尖。据说这个笔尖象征着文化,象征着保德文脉。本世纪之初,保德经济发展强势,于是有人提议重修文昌塔延续文脉,促进保德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一提议很快得到社会赞同和当政认可。2011年3月份新的“文昌塔”在飞龙山上奠基动工。新塔没有使用“实心砖砌”样式,而是采用了金元时期佛塔八面九层的经典样式。塔奠基之后领导班子换届,继任者否定了“文昌塔”旧名字,改成了“兴保塔”。名字虽然变了,但是八面九层的样式没有变。
有了“塔”,就要对塔进行文化包装。为了布置塔的文化元素,2011年8月份,我专门出外进行了一番考察。
开封铁塔
开封铁塔
考察第一站,开封铁塔。2011年8月下旬,我们进入开封“铁塔公园”,开封铁塔跃然眼前。
开封铁塔又名“开宝寺塔”,坐落在开封城东北隅,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铁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造型优美,神态生动,堪称宋代砖雕艺术杰作。铁塔以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中外,其设计精巧,结构坚固,虽经地震、河患、狂风暴雨和人为的破坏,仍巍然屹立。
铁塔层层建有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风、瞭望、减轻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等多种功能。建塔所用的砖,是专门烧制的各种形状的琉璃结构砖,砖有20多种,规格各异,有榫有眼,砌成塔身,恰到好处,坚固美观。铁塔外面的铁色琉璃砖,砖面花纹图案达50余种,其中有波涛样云、飞天、仙姑、云龙、坐佛、菩萨、伎乐、僧人、麒麟、狮子、花卉等,每块琉璃砖都是艺术品。据《如梦录》记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南门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塔”门匾,基座下有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可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可见,铁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筑艺术风格之奇特,实属罕见。
花30元买到进入塔内的门票。塔内旋梯步道,狭窄湿滑,我们沿着阶梯盘旋而上,直登塔顶,上下居然用了40分钟。塔内每层都有小窗户,通过小窗户可以俯瞰开封城:大街小巷密如蛛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种景象无论如何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联系不起来。
开封铁塔是宋代建筑,至今已经1000多年了。塔身很高,看上去有点瘦削,整个塔全部由砖石砌筑,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个砖塔,历经1000多年的风雨雷电、地震水淹、战祸兵燮,至今仍然巍然屹立。
看过开封铁塔之后,我们继续看了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延安宝塔、柳林宝塔、河曲文笔塔、北京园博园永定塔。
洪洞飞虹塔
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飞虹塔在洪洞广胜寺。广胜寺包括由上寺、下寺、水神庙三组古建筑。
上寺位于山颠,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其中飞虹塔是核心。据说创始于汉,屡经兴废。《大唐西域记》记载,这座塔是全国十九佛塔之一。现在看到的飞虹塔是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的,塔平面八角形,13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色泽如新。塔中空,有塔道翻转,可攀登而上,电视剧《西游记》唐僧扫塔就是沿着这个塔道而上的。我们也试图上去,但是第三层锁闭,没有得逞。塔后的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气势博大,工艺精湛,堪称精品。其中的壁画、塑像无论工艺还是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明代有一个叫做王翰的曾经给飞虹塔题了一首诗:“一塔玲珑驾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云生宝殿常僧定,咫尺虚弥未许通”。说得很贴切下寺位于山脚,据说主体建筑是元代的,其中最可珍贵的是壁画。这些壁画,大部分在1928年被盗卖出国,现在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
下寺门外就是霍泉,水神庙建在霍泉边上。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说,霍水出自霍太山,积水成潭,数十丈不测其深。现在看到的霍泉由海场、分水亭、碑亭组成。海场就是水源池塘,面积约80平方米,依山修筑,源头围护其中,泉水从池塘底部喷涌而出,翻滚荡漾。海场前就是分水亭,亭下用铁柱把海场流出的水分为十孔,解放前洪洞、赵城两县因为用水经常发生争斗甚至械斗,在多次斗争的基础上洪、赵两县达成协议,把水分为十孔,南三北七,洪洞三,赵城七。解放后,洪赵和为一县,用水的纠纷少了,分水孔留了下来。
在霍泉边上,同学告诉我,广胜寺正在大搞旅游开发,洪洞县城到广胜寺的旅游专线已经接近尾声,上山的索道也正在筹议中,其他诸如游乐场所、洗浴游泳场所、餐饮宾馆等等已经有了规划,大多数项目是招商开发,商业运作。旅游开发对于当地经济也许是促进,但是对于广胜寺,对于霍泉也许不是好事。开发就是破坏,特别是尤为珍贵的泉水,如果由于商业开发而枯竭,岂不是历史的罪过。
延安宝塔
延安宝塔位于延安宝塔山上。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宝塔山是现在的名字。
延安宝塔始建于唐,现在看到的是明代建筑。塔呈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近年来又投入大量资金,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修了仿古式山门、上山步道、巨型大钟、巨型大鼓、泛光和霓虹灯具,配套附建了休闲设施、风味小吃摊点。曾经的佛塔,曾经的红色象征,转身演变成旅游观光景区。白天人身鼎沸,夜间灯火辉煌。旅游公司打造了一句广告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把延安宝塔推向了世界。
宝塔山文化元素是多元的。首先是带有神话性质的传说。《续玄怪录》和《太平广记》记载,延安宝塔下面埋着“锁骨菩萨”的骨殖。民间故事“恶龙之争”和“红毛键牛下凡”也说宝塔下面埋着两条恶龙、一尊金人像和一个牛头。三个故事,指向一个,即宝塔下面放置着一个“镇物”。第二个是历史名人遗迹。如北宋时期的韩琦、范仲淹等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戍边御敌,留下的古迹。以及宋代摩崖石刻、明代大铁钟、清代石碑、范公井、烽火台、古城墙及望寇台等文物等。第三个是红色标志。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佛教性质的延安宝塔演化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贺敬之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把延安宝塔推向了红色革命的极致。
多次看延安宝塔,塔里面的布置没有看到,塔外面除了一些古迹,看到最多的是近年来渲染的红色印记。如领导上宝塔山的照片,出租红军样子的服装照相,出售盗版光盘等等。我想不明白,延安这个佛教塔怎么演变成为红色革命的象征?无神的革命与有神的宗教真的可以相融合吗?
延河水宝塔山
柳林宝塔
柳林宝塔
柳林宝塔坐落在柳林县城,是近年新建的。总体包括三部分,一是上山步道,二是宝塔,三是广场。
步道分为两段,一段是跨河大桥,大桥采用斜拉结构,横跨柳林河。第二段是上山台阶步道,宽5米左右,台阶采用大理石板材。望柱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钢管和汉白玉混合结构,一种纯粹汉白玉材料结构。步道的文化信息主要集中在汉白玉栏板上。栏板上雕刻有两类题材,一类是花卉、山水,一类是唐宋诗词,元明以下的诗词较少。花卉山水雕刻与诗词雕刻相间,基本上是花卉山水雕刻配合诗词内容。比如秦观的《秋日》,张來的《初见嵩山》,白居易的《厅前桂》等等。
宝塔就叫“柳林宝塔”,塔身地上九层,地下一层,上面有宝顶。第一层外面是汉白玉栏板,内外雕饰。望柱无雕饰,栏板是雕饰的主要部位,每一块栏板内外都有雕饰,题材主要有:柳林历史故事传说,柳林民俗和民间生活。第一层内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青铜鼎,置放在正中位置。体积不大,铭文是“鼎盛千秋”,也没有说明出处。二是照片,照片内容包括柳林当地现存的和已经毁坏的塔建筑,以及外地名塔,如延安宝塔,郑州二七塔等。第二层、第三层,外部有栏板但是没有雕饰,内部悬挂着宝塔公园建设图片,质量较差。第四、第五层,外部有栏板但是没有雕饰,内部是当地书法作品条幅,质量不高。第六层,外部有栏板但是没有雕饰,内部是当地剪纸作品,质量一般。第七层、第八层无内容。第九层是顶层正中置放一块一般玉石板块上镶嵌的“天下第一福”,即康熙书写的现存北京恭王府的“福”字。质量一般。
广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碑记,碑记有两块,一块“修建宝塔景区记”,一块“创业碑记”。前者主要说景区建设过程,后者主要说柳林近几年发展变化。二是围栏,围栏栏板内外雕刻,内容是柳林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炼焦、城建、采煤、电厂、城乡生活等,较为生动。三是绿化,绿化中有一块“九曲黄河阵”,按照阵图栽上冬青类灌木,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民俗文化内涵。
绿植:九曲黄河阵
柳林是黄河边上一个山区小县,历史上也是一个穷县。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当地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很快成为富裕之县,涌现出不少煤炭大亨和政坛新秀。在这种背景下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政府大楼,修建了颇富创意的橡胶大坝,修建了这个盘踞高山之巅的柳林宝塔。
河曲文笔塔
河曲文笔塔
河曲文笔塔,旧称状元塔,位于河曲县城东五里大东梁烽火台墩上。初建于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经风雨剥蚀,至本世纪初其貌已经不堪。2000年河曲民间人士集资对塔进行了维修。青石水泥围砌加固了塔基,塔基四维建了一圈回廊,回廊镶嵌了大理石石碑,石碑上镌刻了国内许多大书法家的专门题咏,形成了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文笔塔全高31米,包括塔基和塔本身。塔基是砖石砌筑的土墩,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塔身实心,青砖白灰垒砌,塔尖锥形,像笔尖形。近年来,又围绕文笔塔兴修了“白朴公园”,文笔塔与白朴相结合,构成了河曲人文历史的精粹。
沈鹏题写的“文笔塔碑廊”
白朴,元代人,祖籍隩州,生于汴梁,流寓真定,后迁居建康。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白朴虽然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但是遭逢金元更替的兵荒马乱,幼年时期就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颠沛流离,父子、母子相失,得到元好问收留和悉心培养,幼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白朴一生幼年时颠沛流离,成年后拒绝仕宦游历南北,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爱国之情与激愤之恨终于成就了自己元曲大家的辉煌。《梧桐雨》《墙头马山》等作品至今任然脍炙人口。河曲有识之士把文笔塔和白朴结合在一起,又花重金请书法家写了很多歌咏诗词,镌刻在大理石石碑上,尽管这些文化元素有时空差异,但是看上去并不突突兀。
北京园博园永定塔
2013年5月18日,我作为第一批进入园博园园区的观光者观看了北京园博会的开幕式。
北京园博园园区布局是“一轴、两点、五园”,一条贯穿主展区的景观轴线,连接着永定塔和锦绣谷两个主要景点和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展园五大展区。看完开幕式之后,我沿着中轴线一路走走看看,最后落脚在“永定塔”。永定塔建在永定河边上,是园博园的标志性建筑,远远望去,永定塔突兀在鹰山之上,挺拔俊伟。塔身高度69.7米,仿辽金风格,塔院正四方形,塔身为八角九层木塔,周边还有永定阁和文源亭两个小建筑。到了永定塔下,看到的是围绕塔周边包裹着的厚实的围布,根本无法接近永定塔,也看不到塔里面的任何东西。据说,前几天永定塔失火,木结构的内部被火烧毁严重。既然失火被烧,当然无法放开被人观看了。
但是我还是不死心。为了了解永定塔内部的布置,2013年9月23日我再次到了园博园,走上鹰山之巅,希望看到永定塔的内部装饰和布置。但是,我又失望了。和四个月前一样,塔周边的彩条布围子虽然撤了,但是上塔的几条路却砌筑了半永久的隔断。永定塔还是没有修复,无法面世。
永定塔建在永定河边上,永定河古称无定河。这条河流以桑干河为正源,发源于山西高原管涔山北麓,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至下游就形成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道迁徙不定,所以叫做“无定河”。历史上,从金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834年间,永定河有81次决口,9次改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永定河有两次决口。一次是1950年在梁各庄口北小埝决口,一次是1956年在左岸大兴县西麻各庄决口。为了消除水患,历朝历代都有治理。五十年代在怀来县修了官厅水库,上游的来水得到控制,水患得到根治。近几十年,上游来水大幅减少,枯水期经常出现断流状况,又不得不引黄河水补救。看来,水多了不行,水少了也不行。永定河上建了永定塔,从园博会而言,只是一个景观,但是,“塔”从来就是一个镇物,如雷峰塔下面埋着白娘子,延安宝塔下面埋着锁骨菩萨,西安法门寺佛塔下面埋着佛指舍利等。永定塔下面当然就是永定河了。现在永定塔刚建成还没有面世就遭遇火灾,真的是水火难容?实在费解。
零零碎碎走马观花,除了上面所说,还看过很多塔及塔式建筑,对于塔有了一点了解。
塔与佛教密不可分。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骨殖(舍利)就埋藏在一种叫做“窣堵坡”的建筑里面。这种“窣堵坡”建筑就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佛教传入中国,“窣堵坡”与中国重楼建筑结合形成了“塔”这种建筑形式。
塔的功用大致有三,一,建塔是为了埋藏佛骨舍利、僧人骨殖、重要法器及需要镇压的某种物件。如西安法门寺下面埋的是佛指骨舍利及高僧使用过的法器,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下面埋的是和尚的骨殖,延安宝塔传说埋的是菩萨的锁骨,杭州雷峰塔传说下面埋的是白娘子白蛇。二,建塔是为了收藏佛经。如洪洞飞虹塔收藏了大量的佛经,西安大雁塔也收藏着大量佛经,唐代的玄奘就在那里翻译了很多佛经。三,建造佛塔是为了得到“果报”。据说,佛教的果报有十种之多,都是人们所希望而达不到的东西。为了得到果报,人们不惜花费重金修造各种塔。塔造成之后,又要“礼塔”,礼塔又可以得到功德。造塔,为了得到果报,礼塔,为了得到功德。建塔、礼塔,最终光大的还是佛教。古代建塔作用大抵如此。
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塔这种建筑也取得了极大地发展。塔的结构更加丰富多样,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等样式。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建筑立体也从一层向多层发展,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材质也从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毁坏的不必说,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就有2000多座。洋洋大观。
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不禁要问,现在非宗教的生活,既没有舍利需要埋藏,也没有经书需要保存,人们为什么还要建造这种没有实际功用的塔呢?思来想去,觉得现代造塔,尽管埋藏与佛有关的重物和镇压某种物事的功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建造塔得到“果报”。仔细想来,这种得到“果宝”的意识形态是复杂的,其中有地方文化元素,有宗教信仰元素,有向善积福心理元素。尽管多元,但是核心思想是明确的,就是祈求得到冥冥之中的保护保佑,保佑财富永恒,保佑升职升官,保佑金榜题名。最近几十年修庙修塔大致如此。
二〇一六年二月
作者简介
郭志飞,保德县牙前塔村人,中国共产党保德县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保德县第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十五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地方史和地方文化业余研究,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保德文丛》凡8卷10册,300万字。主要著作有《正史闲说》《王邵诗文集》《府州折氏》《陈奇瑜传》《折太君墓地考证》《林遮峪古遗址考证》等。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