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兜兰,栽培种植
秀丽兜兰(Paphiopedilum venustum)来自于兰科,兜兰属。pedilon拖鞋,花呈拖鞋形。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叶基生,二列,4-5枚;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上面通常有深浅绿色(或多少带褐黄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有较密集的紫色斑点,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互相套叠。
产西藏东南部至南部(墨脱、定结)。生于海拔1100-1600米的林缘或灌丛中腐殖质丰富处。
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孟加拉国。
文中的秀丽兜兰是在昆明植物园遇见的,兰科植物多作观赏用,所以我们来看他的栽培吧。
国内栽培的兜兰分为2类:一类是未经杂交改良的原生种,另一类是少量的杂交种。一般杂交种花大,易开花,色泽鲜艳,生长健壮,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栽培。
兜兰属植物大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在原生地均以其根扎于石隙聚积的腐殖土中或在林下溪旁的树皮上和湿石上扎根,与苔藓和蕨类一起生长,缺少许多兰花植物所具有的用以储藏养料和水分的假鳞茎,对气候适应性较差。
兜兰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无菌播种以及以无菌播种苗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
兜兰人工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繁殖系数不高。采用根组织切片法从杏黄兜兰根内分离得到优势菌———组丝核菌,经人工制成菌剂,施入杏黄兜兰幼苗的根部,对其生长产生了一定的促进效果。
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有机物椰汁、香蕉泥、土豆泥、活性炭等有利于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活性炭有利于兜兰种子发芽、原球茎的发育,幼苗根的生长以及鲜质量的增加。椰汁对于兜兰种子发芽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兜兰是组培最难的兰科植物之一,杂交种的组织培养相对较易,原生种的组织培养较难。
兜兰的茎极短,又靠近土壤生长,切取外植体十分困难,极易受菌类污染。
只有少数种,如硬叶兜兰、杏黄兜兰,其侧芽有时像根状茎一样伸长,便于采芽用于茎尖培养。
兜兰成功组培,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外植体摆脱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无菌播种的幼苗整齐一致,可以作为进行组织培养的原始材料。这样就可以省去茎尖、叶片等外植体的消毒步骤。
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兰科植物都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在其整个生活史中必须部分或全部依靠菌根提供营养方可生存。
目前已知的兰科菌根真菌种类以担子菌和半知菌为主,部分为子囊菌。
其中半知菌的丝核菌属包括3个种:匍匐丝核菌,斑叶兰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
从天麻根分离到紫萁小菇和蜜环菌;从细叶石斛和见血清原球茎中分离出微囊菌属和毛壳菌属的2个未定种菌株;
从19种兰科植物根中分离出内生担子菌的角菌根菌属、瘤菌根菌属和念珠菌根菌属三个属,这3个菌株均能促进其寄主植物种子萌发;
感染兰花根部并与之共生的真菌有:伏革菌属、干菌属、皮伞菌属、蜜环菌属、杯菌属、层孔菌属、角担菌属、欧立菌属、亡革菌属、胶膜菌属以及半知菌亚门无孢目中的丝核菌属。
舌喙兰利用食源性欺骗传粉方式引诱芒康条蜂实现传粉,独花兰传粉时访问昆虫为三条熊蜂、仿熊蜂及蜜蜂,但有效传粉者为三条熊蜂与仿熊蜂,并认为独花兰的传粉方式是一种欺骗性传粉。
滇西槽舌兰为兰科植物中少见的甲虫传粉系统,而且这种传粉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弯腿金龟是滇西槽舌兰的唯一传粉者,存在两种不同的传粉机制。
秀丽兜兰的介绍就到这里啦,今天的内容不是特别有趣,下次兰科植物换一种写法。兰科植物很多,但入药的较少,更多是观赏和保护。
(1) 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王贞 丛磊刘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2)兰科植物保育研究概况(综述) 黄暖爱 黄绵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海南儋州57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