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穿越时光的声音
——读魏春媛诗集《秋天深处》
文/王宏
魏春媛的诗集《秋天深处》终于出版了。这本诗集不是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兴趣化的舞文弄墨,而是她活了大半生之后,在人生之秋,以生活的坚忍不拔,以梦想的执着坚守,以文学的真诚心态,以秋天的深遂情怀,对经历、对命运、对时空的极致浓缩。虽然她为这本诗集酝酿多年,但当她把它呈现在朋友面前时,并没有激动的话语,也没有过于兴奋的表情,有的只是轻描浅谈和把书放到我手上时的随意动作。但我深知她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激动、不安、欣喜、难过的心绪都有。
在那个深不可知的只属于她的并不很宽阔的《秋天深处》,她用诗句对生存、对生活、对生命、对灵魂进行了近乎于“歇斯底里”的抒发。
诗集共分六辑。第一辑《秋天的花朵》,里面的二十五首诗每一首诗都与秋天有关,诗的名字也都多有秋字,即便有几首诗名没用秋字的,但也都有如落叶、枫叶、八月、九月等与秋天有关的季节元素。第一辑的诗可谓是秋天的盛会。它们诉说着秋雨秋风秋情,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特别的理解和深刻的感悟。本辑当中的第一首诗是《与一片落叶的对话》。她写道:弯下苍老的身躯\试图倾听你美妙年轮的述说\哦,你说,你说,你说我\踉跄的脚步\何以丈量你岁月的蹉跎\昏花的老眼\又岂能读懂你哀伤的挽歌\干瘪的行囊依旧干瘪着\任匆忙的眼睛、鄙夷的眼睛、迁怒的眼睛\把我一次次掀翻\一次次踏灭\一次次麻木不仁的扔掉\唯有荒芜\永远陪伴在我的左右\唯有苍凉\不离不弃并日夜同我一道去风流\唯有,唯有那无尽的风霜雨雪\任我把玩\任我讴歌\任我抒写内心的富有……
她开篇呈现给读者的秋是凄凉的、落寞的、哀婉的,同时也是愤怒、坚强、决绝和富有的。在这样一种诗情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她渐渐超越季节,超越自我的变化。所有的凄凉、落寞、哀婉在这里都已变成秋天的风景可以任她“把玩”和“讴歌”了。我认为这便是《秋天深处》的重要意义所在。
本辑中的最后一首诗是《九月,有风吹过》,她写道:九月有风吹过\如丝的花瓣在风中摇曳飘零\瞬间定格成一抺残红\随着那些或深或浅的旧事\一同跌落到谷底\如果生命能够轮回\你还会不会\来采集我失落的念想\那些消失的花朵\还能不能重新登场?
魏春媛已年过半百,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在她身上已轮回了无数次,而人生的秋天只有这一次,且刚刚到来。曾经,一年一年的四季轮回,对于她是一种无助的煎熬,甚至还在娘胎里时那种煎熬就注定了。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都是在“右派”和“反革命”的阴影下长大的。一家人被下放到农村,她不仅要承受生活的艰辛,还要承受人情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有一天,她终于摘掉了戴了近二十年的“右派及反革命家属”的帽子,和同龄人一同走进考场参加高考。当成绩公布后,她以两分之差被关在了大学的门外。面对五个上学的弟弟和妹妹时,她决定不再上学,去生产队放猪。她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书本复习,准备下一年参加高考。然而,她的第二次、第三次高考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她的大学梦在那一刻被击得粉碎。
人生的春天没有了一丝生机。 十八岁的她,带着所有的伤痛,走上了社会。教书、摆小摊、卖冰棍、鞋厂学徒、针织厂做临时、大市场卖服装等等,这是她的寻梦之路,然而梦又在哪里呢?迷茫、无望、逃避、泪水,苦难,她的心不甘如此。年近三十岁时,命运终于给了她一次机会,她随爱人来到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当了一名电焊工,她原本把当好一名电焊工作为人生的理想,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2002年她下岗了。这些便是她在诗中说的“如丝的花瓣在风中摇曳飘零”。如今,在人生之秋,她用文字把过往的一切 “瞬间定格成一抺残红”,“随着那些或深或浅的旧事,一同跌落到谷底”。她内心的不解、不平和不甘,在秋天的深处已沉默了三十多年。
2006年,她又意外遭遇了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大手术。就在多舛的命运就要令她窒息的那一刻,文学像一剂灵丹妙药使她起死回生。她的困苦经历和思想感情已在身心储存到一定程度,想诉说的欲望就像被解开紧紧捆绑后的弹簧,一下子爆发出了巨大的张力。她猛然觉得原来的一切苦难经历,都是在为今天的创作埋下了伏笔,自己用五十多年的时间构思出了《秋天深处》的每一行诗句。她用诗句问自己:人生的舞台上我还“能不能重新登场”?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不仅重新登场了,还用诗拉开了序幕。
第二辑《冬天的童话》、第三辑《生命的永叹》、第四辑《远山的呼唤》、第五辑《散落的花语》、第六辑《故土的深情》都为她的人生之秋填充了丰富的内容,它们是在秋天深处蕴酿多年的宝藏。无论是《冬天的童话》里的《雪漫长天》、还是《生命的永叹》里的《穿过生命的炼狱》、还是《远山的呼唤》里的《请,给我一点转身的力量》,无不是作者穿越时光的声音在她人生之秋深处的回响。它们经过风霜雪雨的冲击和过滤,竟没有了一丝的杂音,有的是路途遥远的震颤和少许的疲惫。
第五辑《散落的花语》共46首诗,是六辑当中数量最多的一辑,这辑里可谓人生百味尽在其中。我看这辑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会写诗的更年期女人,在那独自守着往事唠叨,《五月的相思》、《那朵涟漪》、《石头里的思念》、《键盘私语》、《浪花》、《影子》、《情殇》、《指尖上的天空》等等,诗在这里成为了她生命中的“碎碎念”。
最后一辑是《故土的深情》。这辑作为与第一辑《秋天的花朵》相呼应再恰当不过了。秋天的花朵绽放出的一定是故土的深情。《故土的深情》沉淀了秋天深处的所有浓情,对至爱亲人的情,如《父亲,我心中的一面旗帜》、《品读母亲》、《年老的爹娘》等;对故土的情,如《摘一滴清泪捎回故乡》、《蚂蜒河,生命的河》、《月光下的萨尔图》、《长在乡村里的故事》等;对时代的情,如《不朽的丰碑》、《大湿地交响》、《大庆,我不止一次说爱》等;她对亲人对故乡的深情表达,在《秋天深处》散发出了浓郁的暗香。她把文字当种子撒在了生她养她的黑土地上。对于灵魂的种子,人生的秋天才是最好的播种季节。
我读《秋天深处》生命的视角大于文学的视角,每行诗句似乎都带着灵魂一起冲击你的心灵。她创作之前是没看过多少书的,如果说看过,那就是学校的课本。她最感激父母的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让孩子坚持上学。她父亲是极爱看书的。在被打成右派的二十多年里她父亲就是靠看书和一种信念坚持着。她身上应该是遗传了父亲内质的东西。她最早的写作是下岗后为了生存去应聘城管员考试,写的一篇题为“你如何当好城管员”的文章,这让她在五千多名应聘中脱颖而出。她一边工作,一边开始做起了她的文学梦,亦如她当年一边放猪一边看书。大学梦没了,文学梦决不会再失去,把困难经历放在文学中,苦难就似乎变成了别人的苦难。她要把命运给予她的一切都用笔写出来,不写死不瞑目。于是,《秋天深处》洋洋洒洒的200多首诗便跃然纸上了。
至此,我想到了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以来人们都是悲秋,只看到萧条,感到失落、寂寥。但诗人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的春天更好。秋高气爽的晴空上,有一振翅高飞的鹤,它顽强地冲破了秋天的阴霾。魏春媛亦如那高飞的鹤,在她的人生之秋,引出了无限的诗情到了万里碧霄。
在《秋天深处》后记《走在朝圣的路上》她说:“诗歌是属于青年人的”。尽管我现在与“青年”已毫不相干,但我还是有写诗的愿望和激情!写诗就是我人生的一个梦。这些文字,就是我的栖身之所,它可以让我安稳地静守简单的流年。我不求它能开花,也不求它结果,我只希望在诗意的永恒中,截取一段墨痕,给自己留一段清远素白的时光。”
作家高洪波说:“你的作品要让读者读了以后不感到绝望,不感到无聊,要用真善美去鼓舞人、感动人、打动人,并说文学应该拥有抵达人心深处的力量。”我认为魏春媛的《秋天深处》做到了。
我在火车看这本诗集时,旁边旅客的眼睛总往书皮儿上描,然后指着秋天深处这几字就问:“这几个字是什么呀?”我笑了笑说:“秋天深处。”他说:“看不出来,你要不说都不认识。”
是的,季节的秋天一看便知,人生的秋天又有几人能真正晓得呢?书名“秋天深处”四个字是著名作家张笑天题写的。我想当时她自己看到这几字时也未必一下子能认出,但她知道是“秋天深处”。她所以没让张笑天先生换一种笔体把“秋天深处”几个字书写得更容易辨识些,是因为她并不觉得人人都认识她的《秋天深处》有多么重要,所以有些人不认识也罢。只要自己能读懂,并不断地复读,那么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自己的人生才会有坚实的内容和重量。
法国作家缪赛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绝望的眼泪。”《秋天深处》是作者在人生的秋天用诗言情,但更是用诗言志。在其中,我读到了作者在生命之秋里重新翻唱的人生,它有文学意境中的绝望,更有现实中的美好和希望。同时,我也触摸到了她从灵魂深处流出的曾经是绝望的,如今是喜悦和欣慰的眼泪。
2014年月11月1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