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登堂:浅析漾濞彝族葬礼待客中的历史文化积淀
文/杨登堂
青棚
摘要
葬礼是一场生者与死者的告别仪式,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以此来体现他们对死亡的不同诠释。漾濞彝族丧葬习俗中的待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丧葬待客文化。从漾濞腊罗、聂苏、诺苏泼三个支系丧葬习俗,探讨和分析漾濞彝族丧葬习俗的待客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主题词:彝族葬礼待客中的文化积淀
漾濞彝族的腊罗、聂苏、诺苏泼三个支系的丧葬礼仪式基本代表了漾濞彝族的丧葬习俗。腊罗、聂苏支系是漾濞的世居彝族,在明代以前实行火葬,明代以后改行棺木土葬,诺苏泼(双涧后山彝族)一直实行火葬。腊罗、聂苏老人去世后,都要行丧葬仪式称“开吊”。孝子披麻戴孝,唢呐队吹奏哀调,毕摩诵经。死者家要杀猪宰羊,供奉酒食果品,由毕摩念诵各种祭悼经文,由丧家设宴接待前来吊唁的全部亲朋好友。出殡时,所有参加吊唁的亲友、宾朋一同送葬,青壮年争先恐后要抢抬灵柩。送葬完毕,由毕摩领着孝子到山中砍取杜鹃花或棠梨木,雕刻成一个高五寸左右的小木人,穿上衣服,挂在祖堂的篾笆上,作为祖灵牌位,腊罗支系称祖灵为“丁郎刻母”。聂苏支系则用山竹的根部做祖灵牌位,并将祖灵置于竹箩中,悬挂在祖堂中。葬后用石垒坟,并垂碑勒石,镌刻墓志,于每年清明节上坟祭祖。火葬曾是广泛流行于漾濞彝族地区的古老葬俗。明代改土归流,受了汉族土葬的影响,才渐渐改为土葬。只有诺苏保留火葬至今。
漾濞彝族丧葬待客习俗积淀着彝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华,是古代彝族文化的缩影,在彝族古代社会结构、彝族文字与文学以及毕摩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过去的保护措施是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文字和影音像记录,这种方法虽然搜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但是仍然存在缺陷。对漾濞彝族丧葬待客习俗的保护可以采取旅游开发的方式,保护、开发、传承,如坨坨肉、转转酒、彝族的八大碗等,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实现民俗资源在原生态环境下良性循环,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
在葬礼中,有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也就是举办丧宴,人死后,四乡八寨的亲戚,朋友都要来奔丧,不用受邀,就会主动前往。当然客人去做客一般都会带上礼物,但礼物不用准备多贵重,过去做丧事客,有米带米,有包谷带包谷,有豆带豆,办事的人家看重的是有多少人能来,来的人越多,说明朋友越多,人缘越好,在村子里越有面子,越会受人尊敬。现在已经逐步改为挂人民币。
彝族人民崇尚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主人自然要筹备伙食招待客人,所以,在丧事待客中就出现了一整套程序,本文主要就讲一讲举办丧宴的过程、在丧宴办理中的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及应改进的方面。
一、漾濞彝族的基本情况
彝族是漾濞境内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有喇鲁、聂苏、诺苏三个支系。
喇鲁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自称“拉罗巴”或“喇鲁播”他称“土族”或“土家”。这支彝族定居历史悠久,属唐代南诏族属乌蛮的后裔,唐代,在哀牢山脉和大理洱海地区,活跃着乌蛮族属的许多诏,其中较突出的有六个,史称六诏,在六诏中,蒙舍诏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蒙嶲诏地盘最大,势力仅次于蒙舍诏。蒙嶲诏后期改为漾备诏,称备诏后迁入漾濞蒙光村,该村是漾濞彝族蒙姓的发祥地,六诏的族属除越析诏为么些蛮,(今纳西族的先民)外,其余五诏均为乌蛮,唐开元二十五年,(737)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以乌蛮为主的联合白蛮(今白族的先民)为统治阶级的南诏国家政权,次年皮罗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历史上,今县境南部彝区大部和中部彝区大部久属巍山,所以形成这部分地区居住的彝族喇鲁支系为“乌蛮部落”后裔的格局。今南部瓦厂、鸡街等地区是漾濞开发最早的地区,口碑资料相传,这些地区的左、常、杨、习、马等姓彝族,原来居住在漾濞江东岸的蒙化,南诏政权被南诏清平官郑买嗣颠覆后,才迁至漾濞江西。他们开发了漾濞江西岸的漾濞广大地区,其中的左姓彝族历史上是蒙化府世袭土官的左氏家族的后裔,今平坡、顺濞等地区的彝族,主要有熊、罗、蒙、杨、茶等姓,也是土著民族,同属喇鲁支系,这些地区开发较早,又靠近下关,经济和社会较为发达特别是向阳地区的熊姓彝族,历史上一直重视教育,出了不少文化人才。该支系主要分布在龙潭、瓦厂、鸡街、顺濞、太平、平坡六个乡镇,其他乡镇间有分布。
聂苏支系主要居住在县内的西北部地区,自称“佬武族”“罗武族”或“聂苏”,该支彝族属“南诏乌蛮三十七部”中的“罗婺部”古老民族,他们最早居住在楚雄的武定地区,于明代迁入漾濞境内居住,主要聚居在富恒乡的罗里密村、白荞村、和漾江镇的抱河岭村、阿家村等地区。墓志记载漾江抱河岭村的何姓彝族也是明代进入的,他们先在箭里柏邑场定居,然后其中一支于万历年间迁到上村,以后发展成上下两村。苍山西镇也有少数居住。
诺苏支系居住在漾江镇抱河岭村的雀山村民小组,人数很少,自称“诺苏泼”他称“白彝”又因他们居住地的原因,兄弟民族习惯上称他们为“后山彝族”,“雀山彝族”或“阿老友”这支彝族原居住在四川凉山地区,清代迁徙到丽江居住,1969年和1974年其中的陆、胡二姓迁移到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后山)游牧,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现有200多人。
二、漾濞彝族丧宴办理的程序过程和方法
(一)蜡罗支系和聂苏支系彝族的丧葬客事办理大同小异,都是大坨吃肉,大碗喝酒,诺苏支系又不同于其他两个支系,下面主要叙述的是蜡罗支系和聂苏支系彝族的丧葬客事办理情况
(1)请帮忙人。
根据调查,大致有以下几种组成情况:一种是跪门请的人;一种是以村中过去传下的某一部分相邻的人组成;还有由一个村或是一个村民小组组成。跪门请,就是孝子父母逝后上门去请帮忙人,跪到哪家门前,就是请了哪家人帮忙,这家人不得推辞,一定得帮。民间有俗语云:“家家门前滑石板。”人人都有生老病死,死者为大,无论过去发生过矛盾与否,这时候都要毫不犹疑的帮忙。就是有固定香上人的,再请其他帮忙人,譬如提调、出纳、做厨等,都一样不得推辞,并且当孝子来到门前,应提前阻止孝子跪下去并答应帮忙。若实在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脱不开身帮忙,那就得在孝子未上门前提前给人家打招呼,免得人家上门来请了,一旦跪下去,就不能不答应。还有孝子父母丧后,请人或是说事,只能站在别人家门前说事或下跪,不能进到别人家中,否则别人家会认为不吉利。
(2)叩请执事。
丧礼和婚礼都是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但丧礼远比婚礼牵扯的面更广,影响的范围也更大。“视死如视生”的说法只说对了一半,按照民间轮回观,没有死就没有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侍死要比侍生更重要,也更繁琐。彝族民间丧礼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社会活动,绝不是单个家庭或家族就可以胜任的,它直接涉及到全村、全组男女老少每一个人。“孝子不抬头”的传统,使整个丧礼的筹办更具社会性和组织性。彝族民间丧礼的主要负责人是主丧(人)和总理。主丧人是死者家族中辈分最大的男性长者,代表死者家及其整个家族。总理现在则基本上由村、组长担任,他们都是村、组内年青力壮,深得民心的人,代表村、组的集体利益,是传统民间权威与行政权力相交叉后的复合体。老人亡故后,主丧人和总理等就要紧锣密鼓筹划丧礼。根据丧家具体经济条件及意愿,确定丧席伙食标准,对丧礼过程中各项明细分工,派各报丧小组(报丧不属执事榜上的分工项)。其中,据村组具体人头进行详细分工是最为重要最为繁琐的,它是牵涉村组各家各户具体如何参与丧礼各项活动的重要指示,也是整台丧礼能否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更是死者灵魂能否顺利归祖的真正保障。主丧人、总理将确定各项具体分工后,制作“执事榜”。一般在一张长约10-12米宽1米拼接起来的白纸上,粘贴上竖条红纸张(死者名用白纸,红代表生,白代表死),上用毛笔从右至左书写各项分工具体人名,通篇以孝子口吻叩请各项分工所请的人。白纸四边上则镶以绿色的纸条,整个执事榜就有白、红底和绿边三色,白底白事丧礼,写在白底上的人表示亡故,红底上的人为活着的人,即被丧家叩请帮忙的人。绿边表示欣欣向荣,万古长青。执事榜以“讣闻”形式开篇,写明亡故老人姓名、享寿、祭奠、出殡时间及其安葬地点,然后依次写明主丧人、总理、毕摩、管库师、厨师、造饭师、桌长、打盘师、扛丧师、开金井师、鼓吹师、茶官司、纸扎师、香灯师等项不同的分工。在执事榜上没有点到的相帮来到现场就听从总理的统一安排。在第二天下午牛羊归圈前,在主家门外空旷处由司书唱礼主持“粘贴执事榜”、“叩请执事”仪式。燃放鞭炮后,将执事榜粘贴在主家大门侧墙面,所有孝子孝女孝孙等面向执事榜行三叩首,司书唱礼随之念诵执事榜,诚心叩请村组所有涉及分工的人们,念诵完执事榜所有内容后,孝子孝女孝孙才能起身。事实上,此时所有涉及分工的人并不可能都在场。人们已形成一个传统,即但凡本村本组老人故去都要去帮忙。自己去看执事榜或经别人告知,即知道自己头上分的什么工,如屠宰、管库、洗碗、采买、借贷……等,然后就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因每家都会有这么一天,虽无报酬,但对分工没有人反对,更没有人不去履行派到自己头上的分工。每家人至少有1-2两个人参与,否则担心等自家老人去世那天没人前来帮忙。
(3)各组工作职责
1、总理
总理,顾名思义,就是这场客事的总负责人,主人家的老人病入膏肓时,主人家就要请好总理,由总理安排整场客事的大小事情。总理一般就是要请彝族头人,现在请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如村主任,村民小组长等。总理根据主人提供的信息斟情安排,做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因为死人客是不请自来,没有定数,主要估计这家人平时的为人处世,加上彝族人死后要看安葬日子,有的三五天,有的一二十天。不合适的要一两个月。所以,总理计划很重要,如果计划不好,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再是估计客人多少,要没副总理二人,即内务总理,外勤总理,外勤总理负责食物的采购,碑墓的购置,请毕摩、请纸扎师、打歌队、墓穴的开挖等等。内勤总理负责内部客事的办理。购来的物资发放分配,管库、挂礼、搭青棚、灵堂的搭建、生活办理等等。人死后,主人把一切权力都交给总理,由总理统一安排,做好的方案给主人通报一下即可实行。一般情况,主人家就不过问事情的具体过程了。总理根据客情况,请好内外勤总理、管库、记帐挂礼、毕摩、纸扎师、香灯师、打歌队、造饭师、厨师、桌长、除固定的组,还要安排乡帮赶主丧副丧、后家、姑娘家、采买货物、邀请毕摩、打歌队、纸扎师、杀猪宰羊,择莱洗菜等其他零星活计,请好人员后,将安排好的各组人员公布于众,粘贴执事榜,请安排到的人员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只要请到的都必须到场,并尽力帮忙。总理的职责,从人死开始,直到把人送上山,入土为安为止,总理的职责才告一段落。
2、毕摩
彝族死人后首要的是必须请毕摩到现场做毕的。“毕摩”,彝族人民祖先的代言人,他们作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世人与鬼神的智者,千百年来,毕摩既执掌着神权,又把握着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他们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人死后彝家人必须请毕摩做法事,如果没有毕摩做毕,亡者就就归不到祖先堂上。
“毕摩”是彝族人民祖先的代言人,他们作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世人与鬼神的智者,千百年来,毕摩既执掌着神权,又把握着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他们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是彝族文化。
漾濞彝族丧葬祭祀经分为热丧祭经和冷丧祭经,唯《草吊经》为冷丧祭经,热丧祭经有《遇丧》、《造天造地》、《祭祀日月》《搭棚》、《谢棚》、《雕刻日月》、《创始街市》、《抬日立日》、《唔嗯出世》、《祭献猎神》、《授杖》、《追城》《君毕相分离》、《奉赠粮畜》、《古兹攀亲》、《分置四季》、《指路》《归祖》等40多个仪式上吟诵的经文。冷丧祭经是给非正常死亡的前辈亡者后补开吊吟诵的经文,冷丧祭经除了亡者和草人和杉松做的棺木形替代,文者称为“草魂亡父”或者“草魂亡母”外,其他和热丧祭礼仪相同。
毕摩在前往施毕时,佩戴的法器也属毕摩文化。每个毕摩都有精心制作的法帽、法衣、签筒、神扇、神铃、神鼓等等。其制作工艺神奇,佩戴的法器精美而神圣,具有神秘感,毕摩文化以古老又鲜活的生命力传承在广大彝族地区的乡土民间,其古老而适用的人文传统是独具生命情态的民族文化遗产。
3、打歌
彝族老人去世,要请打歌队打歌,主人家要请一个队,后家、姑娘家也要各请一队,打歌队统统要唱忧调。
打歌:彝语为“阿忾”、“额克”,意为“歌舞”。这是彝族最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县内南部山区彝族的“阿忾”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风格刚劲、明快。群舞者在笙、笛伴奏下边歌边舞,舞步整齐、舞姿矫健。在举行礼仪的场合,开场时须由长者率若干青壮男子跳序舞,序舞后即不论男女长幼、生人熟客均可随意参加。一般场合下则不一定跳序舞,无论何人均可一开始就加入歌舞。舞场可大可小,参舞者可多可少。少至三五人在田边地头兴起即舞,多至数十上百人在打歌场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当数十上百人一齐歌舞时,优美动听的打歌调声飘四方,山鸣谷应,使人在十里地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打歌场上热烈而欢乐的气氛。一次盛大的打歌会,自头天黄昏时分开始,至次日黎明才尽欢而散。在鸡街,“阿忾”时常伴以刀舞,使打歌场上的气氛更为热烈。忧事打歌唱忧调,气氛也比较优雅沉闷,体现出亲人死亡的忧伤。
4、香灯司
香灯师,就是整场客事包括献亡人,毕摩念经,鼓吹师开堂,打歌队开堂主丧献饭祭祀,副丧、后家、姑娘家上祭献饭,邀路祭、送山,下葬等等所用的香钱纸火的准备、焚烧都由香燈师负责,香灯师一般要懂得什么时候用什么香钱纸火,什么时候用烟茶酒等,这样做起事来轻车熟路,不费任何周折。
5、管库师(挂礼)
管库挂礼要请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人担任,因为管库不仅要收发整场客事所用的物资,还要承担来吊唁的父老乡亲,亲朋好友的吊礼的登记,还要负责写挽联,为总理写执事榜。必要的时候,还要代主丧、副丧及后家、女儿写祭文,代读祭文等,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不能担此任的。所以一般要请村里在外教书的老师或者在外工作的知识分子来担任。有的是毕摩或者香灯师代写。
下面这篇祭文就是彝族丧事中挂礼先生作并吟诵的,虽然有点土,但是是一篇没有任何加工的彝族祭文。是一篇女儿祭母亲的祭文
6、造饭师
造饭师,就是专门煮蒸饭的人员,一般请村里40至60岁左右的妇女,做饭的人要平时做事认真,在村里有较好的口碑,聪明好学,做出来的饭可口适中,如果在一两次办客中,你做出的饭不好,下次总理就不会再请你做饭了,所以,做饭师在众人心中有较高的威望的。
7、厨师
在村里待客,就是请村里或外村做菜做得好的人来帮忙做菜,现在每个村都有一班土厨师,做出来级菜肴非常级可口。在南片彝族地区,做厨就是男的,偶尔也会有个别女的。每逢村里筹办红白喜事,就有这帮人固定做厨。较为特色的有“茴香粉蒸排骨”、“赶马鸡”、“木瓜羊肉”“坨坨肉”等。彝族地方厨师虽然没有凭证,但是做出八大碗是非常地道的,特别是彝族的坨坨肉那是非常有特色的。
8、桌长
桌长顾名思义自始至终负责一个桌位,也就是客场上的一张桌子。一个客场,如果设20个席,就要请20个桌长。担任桌长一般为16至40岁的女性。桌长要自带一个大盆,一个汤盆,八个碗,八双筷。在待客中,桌长只负责摆碗筷、添汤、撤席、洗涤,其余事项由其他组负责。
关于桌长,在彝族聚居地区有个传奇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户贫困的彝族人家,家有老人亡故要办客,主人请来了本村彝族头领作为本次办客的总理。使总理最为头疼的就是碗筷了。没有桌子可以席地招待客人,没有充裕的菜肴可以少待两样,就这个碗筷给他出了难题。如果去借,在混乱的客场上未免丢失、损坏,主家无力赔偿,况且有碗筷的庄户也未必肯借。思来想去,总理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请有碗的人家来帮忙。要求自带八套碗筷,自行保管,丢失和损坏由自己负责。开始有些人家很是不愿意,但是头领说的话又不得不听,于是只好照办了。在总理的统筹安排下,客事井然有序,而且,没有损坏和丢失物件的现象。从那以后,彝区办事,桌长制就这样沿袭下来直到如今。
桌长制,减少了在客场上纷繁复杂的混乱局面,体现了彝族先民的智慧,桌长制经久不衰的原因是配套合理地安排了在整个客场的布局。所以,彝族地区至今还沿用着桌长制就不足为怪了。
桌长在整个客事办理中是总理下面的重要一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办事认真,有敬业精神的人,才会被总理选为桌长。
9、茶官司
茶官司,就是负责这场客事的所有的开水,茶水供应,一般请十六至二十岁的小伙担任。负责平时客人的茶水,饭桌上的茶水以及古铁汤饭时的所有茶水,还要负责鼓吹师,打歌师,纸扎师做茶水供应。
10、托盘师(上菜)
上菜必须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小姑娘,并且要训练有素的才能胜任。要以跳舞的形式上菜。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漾濞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阿苏塞--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8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11、下撰
下撰也就是下菜。下菜的人要手急眼快,如果跳菜人员走过,下菜的没有按桌如数把菜下够,下菜人员只能到厨房里面自已去端,也算是对下菜人员的惩罚,所以下菜的也不敢怠慢,要一环紧扣一环,有条不紊的进行。
12、洗碗师
整场客事因为是流水席,要有一班人专门的洗碗,洗碗一般请20至50岁右做女子担任,选到的女子要手勤脚快,做事麻厉,才能跟得上待客的需要。
13、抹桌师
抹桌师,顾名思义,抹桌师就是抹桌人,当一桌客人就歺结束时桌长把碗收了,马上要上第二桌酒席前,抹桌师就要把桌子抹干净,待上下旬酒菜,依次待客。由于抹桌师是又苦又累又脏的活计,一般由家族内人中调选,要老实肯干,任劳任怨,甘心情愿为主人服务的人。抹桌师从待帮忙乡帮开始一直到整场客事结束才得休息。
14、金井师
金井师就是新故亡人要送山安葬的这一天,要派3--5个开井师傅开井师傅要配备早上的伙食,要在山上做饭,祭山神,看山神鸡挂,其中要派一个懂得鸡挂的人参加,如果鸡挂不好要及时通报主人家,让主人家做出抉择。
整个客事办完,总理要给每位帮忙者发一样纪念品,毛巾、盆子或者其他一样东西作为帮忙答谢。
纸扎
(二)诺苏彝族彝族丧葬中待客形式。
出殡前夕集中亲朋好友、隔壁邻居共同办丧事。就是“丧集”。这天是丧期中最热闹的一天。凡是来参加丧葬的人都定在这天到齐,祭品也是这天送来。奔丧者多以一个家支或村寨为单位,客人中有提酒的,牵牛羊的,还有悬举着祭帐的。临近了人人都得大哭一场。之后劝诫家属节哀,主方则就地饮转转酒给他们洗尘,简要介绍死因及生平事迹,然后统一安排食宿。
聚集在一起饮食是诺苏彝族丧葬中特别重要的一种仪式。也是接待来奔丧客人的形式。
为老人办丧鸣枪意为向前来蛮缠死者灵魂的魔鬼开火,为祖灵除去祖界途程上的邪魔。实际上是为了显示家族的势力,过去在这个场合里,谁家的枪鸣得多谁家就显得体面,以显示家族势力庞大。雨点般的枪声,使人震耳欲聋。在枪声陪伴下主方抬起砣砣肉和荞饼,有小碗大的大坨肉,让客人自由组合成团,不分男女老幼,不管相识或相关与否,按人头分给一份砣砣肉、荞饼或米饭。砣砣肉有小碗那么大。待到在场的人都得到一份时,主人鸣枪,大声宣布丧事圆满结束,并劝各路宾客回到村寨吃点便餐再走。至此,有宴者可以赴宴,无宴者可以归家。整个丧葬仪式便告完成。
政府禁止农户私藏枪支以后,该地区以鞭炮代替枪支子弹,每天都放一点鞭炮,在出殡这天放得最多,在丧葬的隆重程度没有降低的前提下,也没有那么多的浪费,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
彝族人认为,作为儿女厚葬与超度故去的父母,是重孝、贤能的标志,所以谁也不愿落得不孝和无能的名声。因而,不少人为了赢得这一名声,无论父母在世时如何不孝,也要在父母死时,大办丧事,得到这么一个美名。而且,一旦办了丧事,一切不孝的罪名,也会被洗刷掉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每个家庭办理丧事都是一次沉重的经济负担,超过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有的甚至几代人也无法还清父母丧礼的债务。
三、应保护传承的优秀文化
(一)团结友善文化
彝族人民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热情好客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观,漾濞彝族大多居住在崇山岭之中,自然环境恶劣,同时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遇到天灾人祸,为了维系生存和发展,自然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一人有事百人帮,一家有难百家担,的风气,彝族先民认为,人与人之间万安重视交流感情,常来常往,而这也促使彝族人民养成了热情好客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要求,这样的社会心理和道德要求也是彝族待客行为和民俗的精神基础。
彝族人办事,主人家看重的是有多少人能来,来人越多说明朋友越多,人缘越好,在村里越有面子,越会受人尊敬。
(二)歌舞娱客文化
彝族喜欢唱歌跳舞,以歌舞待客的礼仪宴饮习俗源远流长,不管喜事丧事,请彝族打歌队打歌是少不了。在待客时有专门的待客敬宾歌舞“跳菜”;漾濞彝族在宴请时不仅会唱酒歌,......彝族待客歌舞把歌舞表演与款待宾客仪式糅为一体,在轻歌漫舞中使客人从生理到心理同时得到满足、达到娱人逗趣的目的。
(三)酒文化
彝家人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离不开酒。彝家待客“有酒便是宴”,他们说:“地上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备错喝了的酒!”彝家男女老幼都喜欢饮酒,招待人,可以无菜,不可无酒,酒是不可缺少的,有人来家里玩,主人定会端来白酒表示欢迎,并望客人能够多喝,若客人能一饮而尽,主人就很高兴,客人如果酒量不好也要喝一小口。主人才会满意。所以在丧葬办客过程中,酒是不能缺少的。
(三)孝道文化。
孝敬父母在中国是所有民族的美德,彝族亦不例外。行孝不仅表现于日常生活中,在彝族的孝道文化中,人们认为孝是义务,不需要回报的;但为了激励人们行孝,也出现了以行孝得好报的内容。“孝父母,人子为父母所生养,教育其恩如天地,粉身难报。孝父母为天经地义,切不可失养失敬有违天伦……”漾濞彝族的丧葬礼仪自始至终贯穿着道德文化,孝敬老人是做人的准则,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何况人呢?
四、应改革和发展的方面
(一)、逐步改变铺张浪费的丧葬风俗。
我们要抛弃铺张浪费的习惯,彝族的习俗,丧葬礼仪非常隆重,而且过程较为复杂,耗资惊人,民间有“死人不吃饭,财产分一半”的俗语。大都就是抹不下面子,丧事大操大办之风愈演愈烈。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人们大都存在着攀比心理,导致丧事大操大办之风愈演愈烈,使得部分不太富裕的丧户也为了所谓的“面子”跟风而上,排场越来越大,费用也越来越多,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死不起人”的惊呼。我们彝族地区,有人去世了,要家家户户通知,所有的人都要带着财物参加丧葬活动,这也就成了一份债务性的情礼,待日后受请的人家有了红白喜事时,也要相应的还礼,如此往返无穷的轮回下去,自然成为一种社会负担。也就是这种陈规陋习造成许多家庭倾家荡产。目前我县已经出现红白理事会,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婚丧嫁娶中攀比奢侈、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观开始抬头,这不仅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也给群众带来很的大经济负担。另外,要破除看日子下葬的陋习,有的看不合下葬日子,有的装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巨大的浪费了主人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建议要成立治丧委员会,统一料理婚丧喜事,提倡勤俭办婚丧诸事,有条件的地方县乡领导到场吊唁,解除群众的面子思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县对这一现象就如何引导农民思想领域建设这一课题展开了思考。红白理事会和治丧委员会的推广是我县遏制这一现象的好方法。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恢复和发扬先进的抛弃落后的东西。
(二)逐步杜绝一事多办的现象
漾濞彝族根据传统习俗,女儿、后家(亡者为男性的为亡者娘舅家,亡者为女性的为亡者娘家)要猪羊上祭。根据彝族传统,只有以上两类亲属上祭,彝族东家(亡人家庭)才能按程序为亡人举行完整的丧葬仪式,这样就增加了主客双方的经济负担。
首先无论是女儿家、后家、去上祭,亲戚、朋友、寨邻等都会挂礼,俗称“帮钱”。各亲友寨邻们帮钱,目的是为了减轻去上祭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大家的相互帮衬,去上祭的家庭不至于因上祭而造成生活变得艰难。这里需说明:在丧葬活动中,那个时候对于东家的帮衬一般是用粮食,全寨及亲属都是提着三斤五斤不等的粮食前去“随礼”,目的也是通过众人的帮忙,减轻东家因有亲人亡故而造成的生活压力。现在都改用挂人民币了。在农村少了一百元是递不出手的,这样村里一个死亡,最起码要做三头客,如果姑娘多的就更多了,有的村里死一个人要挂数百甚至上千的礼钱。
其次是关于女儿家、后家上祭的习俗开始变得越来越繁琐。要向主丧家一样大操大办,待客宴请费用巨大,办事结束后长期处于还债状态,造成家庭困难。
第三是上祭一般要一猪一羊,一百斤大米,糖茶酒全套,还要请鼓吹、打歌队、纸扎师、阿毕等。这方面的支出也是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四是上祭是要送山的头晚到第二天早上进行,主丧家办客的肉食不能等上祭的肉,要提前置办购买,等上祭结束,这些上祭的牛羊肉也就在客事上用不上了,有的丧家,办完客事一堆臭肉丢在那里,造成极大的浪费。
打个比方,若自己有三个姑妈、四个舅舅、五个姐妹,而自己又没有其他哥哥兄弟,那其本人的一生将要承担拉二十一次的上祭责任(三个姑妈三次、四个舅舅含舅母八次、五个姐妹含其公公婆婆共十次),按当前保守估算每一次上祭需费用两万元,那总共就是四十二万元。也许这个家庭还有父母要赡养,还有病人要医治,还有孩子在读书,还有房款要偿还……。
彝族丧事活动中衍生出来的这些不良现象,已经到了必须取缔的地步。因为这一不良现象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各族群众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打乱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变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绊脚石,形成我县彝区社会发展的桎梏,浪费极大,大多数同胞已经怨声载道,多头送礼,苦不堪言。
(三)逐步取缔土葬,提倡火葬。
逐步改变土葬方式,实行文明的火葬。由于实行土葬,现在出现了死人跟活人争土地的现象。既浪费又不文明。土葬有以下劣势:
1、修坟、立碑占用耕地,影响机械耕作。彝族古代沿袭下来的传统土葬遗体必定造墓修坟、立碑。坟、碑在上占用土地。若把全国实行土葬封坟的坟头和墓碑占用的土地总起来计算一下,数字肯定大得惊人。石碑林立,成了石头钢筋水泥的世界,复耕再用谈何容易。这应引起注意。
2、棺木浪费木材,扎制“纸扎”和焚烧冥币浪费纸张易引起火灾。实行土葬,必定用棺材装殓尸体,在厚葬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棺材越做越大,这样把大量的木材以棺木的形式埋入地下沤烂,实属浪费。
3、殡葬程式繁琐,迷信色彩浓厚,不利精神文明建设。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土葬模式,附带有繁琐的丧葬礼仪以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敬慕、怀念、哀思,其中有许多合理的成份,但过于繁琐,浪费时间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合拍,其传统的封建迷信的东西如看阴宅风水、选宝地一类影响人们心灵,不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所以我们在提倡忠孝的同时,要提倡“厚养簿葬”文明丧葬,恢复和发扬我们彝族的优良传统——火葬。
4、传统殡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土葬的仪式烦琐,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比如挖坟、下葬、宴请答谢亲朋好友等。另外,由于人口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如果实行土葬,每逢清明,子孙后代为了祭祀先人,往往不远万里劳累奔波。
5、传统殡葬污染环境
土葬对地下环境的污染问题,虽然现在还很难拿出非常科学的数据来证明,但土葬对地表水的影响则是可以想象到的。尤其在土葬坟墓集中的区域,这种因土葬而带来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
猪羊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