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西泠八家”之蒋仁

丁敬开创了“浙派”之后,中国篆刻界终于出现了跟“明人习气”对着干的一种苍古朴茂的印风,这对于赵孟頫之后,已经经历了440年的中国文人篆刻是有重要意义的。但真正把“浙派”确立、完善的却不是丁敬本人,而是稍晚于丁敬的蒋仁。更晚于他们的黄易奚冈等人,则是使浙派巩固的人。

我们一定还记得明代有一个大篆刻家叫汪关,他偶然获理了一方汉代铜印,印文是汪关,而恰好他本人也姓汪,于是坚定不移的改名汪关,我们现在已基本不记得他的本名,而只记得汪关了。到了清代,又出了这样一位印痴级的人物,这个人就是蒋仁。他本来也不叫蒋仁,而是在他在扬州时获得了一方汉代“蒋仁之印”的铜印,于是决定改名为蒋仁。蒋仁与丁敬、黄易、奚冈并称”西泠四家“;他们又也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注意,不是赵之谦)、钱松并称“西泠八家”。

(蒋仁和他的“真水无香”)

西泠作家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西泠八家,这八位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人物。他们治印宗秦汉又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的印风,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今天我们着重介绍蒋仁。

一、个人简介

蒋仁(1743-1795)本名泰,字阶平,前面已经说了,得了一方汉印之后,改名仁,现在我们记得的就是这个名字了。他是浙江仁和人(今属杭州)。蒋仁跟丁敬一样,也是终身布衣,但不同的是,丁敬之前还有自己的酒肆,酒馆,有生活来源,蒋仁不一样,他性格孤高,不屑俗务,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隐逸生活,他的重要创作时期是他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到乾隆五十年之间客居扬州这一段时间。当时的扬州,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盐商聚集,繁华异常。这些商人们往往附庸风雅,在与人交往时喜以文人身份出现,于是他们就需要结交艺术家,这从某种意义上给艺术家们提供了资助,蒋仁大致是在雇主顾廉的雇佣课徒授经。这一段时期,蒋仁不但生活不成问题,而且有经济能力与友人饮酒唱和、游山玩水,甚至还有能力收藏一些古铜印和前人印作,前文所说“蒋仁之印”大概也收在这一段时期,而他大部分印作(约三十余方)也创作在此时。因为课徒的主要内容是授经,因此他受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现在看他37岁时刻的“云何仁者”一印,以及38岁时所刻“世尊受仁者记”一印的边款直接就是佛经的全文,洋洋洒洒,可见他对禅宗的兴趣。

(“世尊受仁者记”及边款)

大概在乾隆四十八年,顾廉去世,蒋仁失去了生活来源,之后回杭州定居,此后年过四十的蒋仁不但身体状况一天差似一天,而且日常开销已成问题,每日除了以佛经自处寻找精神寄托外,就是给朋友写点书法,但多为赠友,因此蒋仁是真正的“学愈老而家愈贫”,这使他不得不开始变卖家中的文玩和藏书,性格孤冷,又加不善治经济(润资再丰厚,他看不上的人就不刻印),身体又差,这使他终于于1795年在孤冷之中告别人世,时年只有53岁。《西泠八家印选》序中有评:“山堂人品绝高,自秘其技,不肯轻易为人作,故流传绝少。”蒋仁是浙派中少有的“世外”之人,这跟后来的赵之琛形成鲜明对比。

二、印学贡献

1、终结“明人习气”

其实,“明人习气”应当终结在丁敬手上,但是蒋仁在丁敬之外又给了“浙派”以强大的支撑,他不是丁敬的入室弟子,但他的印风却深得丁敬神气,他选择简拙入手,追求“印尚生涩”,印面尽量简朴,但精神不减,印风沉着而醇厚,又充满古朴秀逸之气。他在“真水无香”印的边款里说:“近见丁徵君手制印数钮,皆臻神妙……品格如岭上白云,非胸中有万卷书不能得其畦径,此作自谓入室矣。”显然,他对学得丁敬的神髓是兴奋的。现在没有资料显示蒋曾向丁请教,但蒋仁却是最得丁敬风骨的一位。这从某种程度上张大了浙派的阵营,给“明人习气”以强有力的阻击。

2、确立、完善浙派风格

蒋仁治印追求率意,认为作印时,一印到手,意兴俱至,下刀立就,这样才能出佳构,出神韵,但他又不一味追求奔放,这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奔放而导致的粗服乱头,而形成“以意为先而法不失驭”的即兴挥洒风格,他的奔放是以法度精熟为前提的。这使浙派在两个方向上达到至善,1是法度与技法;2是印人感情的表达。浙派由于蒋仁的加入,真正“丰厚”了起来。

三、篆刻作品

蒋仁由于盛年早逝,又加性格孤冷,不愿与俗人刻印,因此作品量相对较少,这里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再一一点评,作品点评一类,会专于另一系列里写出。

(云林堂)

(雪峰)

(云何仁者)

(蒋山堂印)

(蒋仁印)

(山堂)

(无地不乐)

(吉祥止止)

(磨兜坚堂)

(扬州顾廉)

(项蘽印)

(真水无香)

(三十六峰堂)

(宝晋)

(浸云)

(应如是住)

(妙香盦)

(三十六峰民胡作渠印)

(乐安书屋)

(吉罗盦)

蒋仁由于家境贫寒,他的一生与妻女过着超然世俗的隐士般的简朴生活。他的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擅长行楷书,在篆刻上师法丁敬,以拙朴见长,并有所发展,于苍劲中甚得古意,更生自家天趣。他善刻长款,所刻行书边款,得颜体书法之神趣,苍浑自然,别有韵致。虽有《吉罗居士印谱》传世,但却只收录了二十六方印。今天我们见到的作品,多出这个印谱,但就是这几十方印,却使一个纵横印坛几百年的大流派——“浙派”风格趋于明朗了。清代篆刻大师赵之谦评价蒋仁“蒋山堂印在诸家外自辟蹊径,神至处龙泓且不如……”(赵之谦《书扬州吴让之印稿》)这个评价或者有人不认可,但却是极高的评价。

(0)

相关推荐

  • 慧 · 读 | 奚冈:不是童生是“铁生”

    缘   起 由毓慧老师撰写的专栏<慧·见>(共100期)已经和大家告别好几个月了,一些热心印友总是恋恋不舍,希望有机会能再看到毓慧老师的文字.经过金石君反复努力,毓慧老师终于同意再开专栏, ...

  • 丁敬、黄易、奚冈、蒋仁…西泠八家原钤原拓让你一次看过瘾!

    2019-05-08 10:12·大艺术ART 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西泠八家, 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浙派"治印远宗汉法, 善用切刀,以刀痕出笔意,古拙 ...

  • “西泠八家”——蒋仁篆刻作品,附墨稿

    非经典  不传播 蒋仁(1743-1795), 原名泰,字阶平,后来因得"蒋仁"古铜印,极为欣赏,遂改名为蒋仁,号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性孤冷,寡言笑,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七——赵之琛

    "西泠八家"里有一位篆刻家是印史上颇具争议的,喜欢他的,说他是"天机所到,逸趣横生,故能通两家(陈豫锺.陈鸿寿)之驿,而兼具其美."(清郭麐<补罗迦室印谱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八——钱松

    一天,钱松的好友杨岘来见钱松,看到钱松书案上摆着一套<汉铜印丛>,这套书是乾隆17年汪启淑藏辑的,共12册,存印1200册,但钱松这一套只有六册,铅黄凌乱,几近残损,杨岘于是问钱松:&qu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六——陈鸿寿

    陈鸿寿名列"西泠八家",说明篆刻成就自然是了得的.但现在文化市场上,影响巨大的却是"曼生壶",显然,陈鸿寿(号曼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曼生壶&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五——陈豫锺

    浙派曾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就算在现在,还有人在后台跟我提问,有没有认识学浙派较好的名家,希望介绍,可见浙派的影响仍在持续,究其缘由,最深的原因还应当是西泠八家这些典型人物太厉害了,一则他们基本上成名立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四:奚冈

    "西泠八家"是浙派的开创者,也正是因为浙派有这么多印风相近,却又各有特点的印家,浙派才真正成了绵亘中国印坛二百多年的篆刻流派,浙派自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quo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黄易

    浙派是近代篆刻史上最重要的门派,特别浙派名家荟萃,篆刻家阵容之庞大,篆刻水平之精湛,都非其他小门派可以相比.在介绍蒋仁时,我们说,浙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这是实事求是的,"浙派"之 ...

  • 看“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之对联

    看"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之对联,又会被人说成"丑书"吗? 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浙江杭州人.他诗文书画兼长.印章刻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