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为什么要“书印同参”?

之前也有过相同的例子,今天这篇主要说说为什么要从练习书法开始。其实这个问题以前说过,只是不系统,也有一部分印友不以为然,说自己从来没有练习过书法,照样可以把《战国文字编》、《汉印文字徵》以及《说文解字》上的篆书描下来,转到石头上,精工篆刻下来,也能成极优秀的作品,我们先不说这种方法是不是有可能出好作品,只从篆刻历史的角度系统的说说四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希望能够说明练篆刻为什么要练篆书?这四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分别是:

1、汉印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印章史的第一个高峰?

2、北宋的米芾为什么是中国文人篆刻史的开创者?

3、元初的赵孟頫为什么是元朱文的创始人?

4、清中叶的邓石如为什么是中国篆刻史的转折点?

一、汉印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印章史的第一个高峰?

这个小标题中的认为秦汉印是中国第一个高峰的判断,几乎没有人来争论,因为“印宗秦汉”的思想深入人心,原因是秦汉人的印章的确好,好到足可以当作样本,但秦汉印为什么这么好?似乎一直被人们忽视。今天就主要说说这一点。

(汉印印面举例)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和秦代的官方通用文字就是篆书,秦代甚至以刻石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篆书,分别是秦丞相李斯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共20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的产物,这三篇文字一方面是识字课本,一方面是字帖,这是以法令的形式统一全国文字,有强制性,这使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的小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国通行文字;

(汉印印面举例)

到了汉代,以隶书取代篆书,但人们对于篆书还记忆犹新,而且对于印章来说,经过隶化(其实就是方正扁平化)的篆书,更适合方形的印面。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结果:汉印的制作工匠,虽然名不见经传,他们也没有书法家、文字学家的称号,但他们对于篆书都极为熟悉,他们笔下的篆字无不洋溢着时代的美,这是时代大环境使然,所以,秦汉时代的印章,即使单纯从书法的解度去审视,也基本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因此,秦汉印的书法文字书平是极高的。

后世的工匠们之所以刻不出秦汉印那样的作品,实在不怪他们,原因在于历史的隔阂,因为他们对于篆书越来越陌生,导致他们只会刻,不会篆。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晋唐时期,就算书法家,如欧、虞、禇、颜、柳,也大多对于篆书不甚熟谙(那个李阳冰是特例,可惜他不搞篆刻),当然也就无法苛求当时刻印的工匠们了。

(汉印印面举例)

清代徐坚在他的《印戋说》里对秦汉印的评价是:“今观秦、汉之印,壮如鼓剑,细若抽茧,端庄如搢笏垂绅,妍丽如春葩,坚卓如山岳,婀娜如风柳,直如挺戈,屈如拗铁,转折如脱刃、如折竹,密如棋布,疏如晨星,断如虹收,联如雁度,纵如纵鹰,收如勒马,厥状非一,其妙莫穷者,惟一片神行其间,以故能出于无法,臻于极法。”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非常认同这一点,他认为秦汉印“为吾国印学之最辉煌时期”,这些判断是极准确,极到位的!

二、米芾为什么是中国文人篆刻史的开创者?

沙孟海先生的《印学史》中,把米芾视作文人篆刻的第一人,这是有道理的,但为什么米芾在宋代就跳了出来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米芾画像)

我们所熟知的是米芾,在书法上是以行草见长的,但实际上,米芾是一位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皆工的大家,他甚至可以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到了乱真的程度,对于书法痴迷的米芾显然也是一位研究篆书的书法家,现存有米芾的小篆和大篆作品,最重要的是,他还研究篆刻。

(米芾大篆书法)

沙孟海判断米芾自己亲自刻印的依据是,米芾这样一位各体皆精的书法大家,他在书法作品里的印章水平偏低,很有可能是亲自镌刻的印章,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适合普通文人篆刻的石料,在克服坚硬的材料时,米芾显然不如同时代的印章工匠。但他依然使用这些水平不高的印章,原因大概就是这些章是他自己亲自刻的。

(米芾的小篆《玄圣文宣王赞碑》拓片局部)

(米芾:米元章之印)

米芾在篆刻方面的成功,正是源于他优秀的书法水平,尤其是他还涉足了篆书领域的研究。中国印章史上,米芾成为实用印章向文人篆刻转变的第一个拐点。没有书法方面的成就,要达到这种标志性的地位,是不现实的。

三、赵孟頫为什么是元朱文的创始人?

隋唐宋,漫长的时期里,北宋的米芾只是篆刻方面一个值得一提的节点人物,到了元代,另一位书法大家赵孟頫对印章界死气沉沉的现状表示不满,他是公认的书法大家,他对篆刻其实也并不在行,但他仍然以他精美绝伦的篆书和远高于工匠的艺术见地及篆书审美设计了自用印,交给工匠们去刻,我们现在看到的赵孟頫书画作品上的印章,大体上都是这样来的,尽管这些篆刻作品的艺术水平还不能全部说成是令人满意的,比如赵孟頫的”水精宫道人“,当代印人李刚田老师就认为只是“当代篆刻初学者的水平”。但至少在赵孟頫这里,他的创举揭示了研究篆刻必须从研究书法入手这个道理。

(赵孟頫画像)

(赵孟頫:水晶宫道人)

(赵孟頫:松雪斋)

当然,后世的元朱文创始人的名号也因此落到了赵孟頫的头上,没有赵孟頫篆书法方面的超高水准,他的篆刻作品也不至为后世推崇。更重要的是,元朱文(或者说圆朱文)印式已经成为风靡当代印坛的重要形式,赵孟頫的开创之举功不可没。

四、邓石如为什么是中国篆刻史的转折点?

这个判断,我们以前曾经详细说过,再说说梗概:邓石如在金石碑版上下过很大的功夫,他曾专门临习篆书《石鼓文》、《之罘刻石》、《开母石阙》、《禅国山碑》、《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 达五年之久,注意,是专门临摹,又专心临摹隶书《史晨前后碑》、《华山碑》、《张迁碑》、《孔羡碑》等又达三年之久,他的篆隶书法后来被人认为是“国朝第一”,在此基础上,他才把自己的篆书拿入篆刻,探索出了“印从书出”的篆刻新路。

(邓石如画像)

1、邓石如的“印从书出”使印人摆脱了古印章取资用字的限制,这很重要,这给篆刻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自他之后,印人有什么样的篆书风格就有什么样的篆刻风格,印坛风格自他开始,才真正开始百花齐放;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2、邓石如的出现,使印坛在一味的追求刀法的路线渐渐走入工艺化过度的道路上解放出来,使印面变得“有刀又有墨”

(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书影)

邓石如在篆刻上的成功取决于他篆书的成功,自邓石如以后,篆刻家往往都能写一手自成风格的篆书。吴让之、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这样说吧,凡大篆刻家,必是大书法家,例外的例子极少,当然也有走工艺化路线的一些印人,他们把印刻得极尽精致完美,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但工艺跟艺术毕竟是隔着一线,他们的篆刻也因此被人经常诟病。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学习篆刻提倡“书印同参”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书法好了,篆刻最终才会有更好的出路,艺术上也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如果暂时没有条件动刀,可以先动起笔来,篆写好了,转到刻的层面,会得心应手的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