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红楼宝钗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艳冠群芳,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堪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她饱读诗书,严守礼仪,不失大家风范,可说是世间罕见之奇女子!身居大观园,在众姐妹之间可算佼佼者.袭人说:宝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群芳之首,宝钗当之无愧.
她,安静、沉着,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说沉默是一种境界,宝钗正是这样的人,把眼光放在高处,在沉默中冶炼性情.她从不多管闲事,她处事隐忍,有拘小节.然而这并不同于黛玉的孤傲,宝钗有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样她既学会了冷眼旁观,适时展现,赢得了贾府上下一致好评.于是,我要说这位冷美人冷的精彩!正应了古书上的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边云卷云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宁!人世间几多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在那种钟鸣鼎食、波诡云橘的大观园中,别人看好的是"木石前盟".她似乎只是一种衬托一种点缀.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是水做的女儿,可也有对宝哥哥的浓浓儿女情.为什么就不能享受浪漫的温馨?在大观园那让人压抑让人窒息的氛围中,她把所有的哀怨悲悯、惆怅失落都扛在了自己瘦弱的肩上.风流年少的周公谨因为有了诸葛亮而悲天悯人的发出了"既生喻,何生亮"的呐喊!她也有这样的同感,也有这样的呐喊,只不过她把这些呐喊都藏在了心底,所以她总是很受伤!
身在"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美貌而性格温顺的她,显得城府极深,行事格外有分寸,喜怒不形于色.为了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深受封建家长喜欢的淑女,她甘愿压抑自我.对上奉迎,对下安抚,可谓处处工心于事,时时察色于人,然而其势必造成人格的分裂!
在爱情上她竭力压抑自己,一方面她痴狂于她钟情的风流公子--宝玉,而另一方面又出于礼教将这种感情封闭到庄而不露的地步!甚至劝说宝玉要重视他最为讨厌的"仕途经济".在才学上,一方面张口闭口"女子无才便是德"说教他人,另一方面又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有才有德、知书达礼的封建家长喜欢的淑女.在生活上她爱美而且有很高的审美能力,可她却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去扼杀或压抑自身的爱好和情趣.
在个性与理性的对立中,她已完全是被封建文化抹去了应有的个性,为了合乎礼教她甘于与自己所钟爱的人保持距离而倍受内心的煎熬,甘于与自己所喜欢的事与物决裂。她感觉处于不冷不热的中间地带,生命亦处于一种不死的压抑状态。而更为甚者,森严浓厚的封建观念,使她失去女性应有的温情与爱心;棉队金钗的投井、尤二姐、柳湘莲的悲剧,不但没有给予同情,相反却采用冷漠的态度,俨然一个标准的封建卫道士!
可怜的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