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物资短缺时期鄂西北农村的冬天
文丨师利国
冬至快到了,这个节气的到来,预示冬天的开始。说起冬天,我们头脑中的画面不外乎寒风凛冽,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北风呼啸,瑟瑟发抖,滴水成冰等等。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把寒冷的冬天形容得淋漓尽致。有人形容冬天是残酷的,它冷藏了太阳的万丈光芒;冬天是无情的,它脱掉了草木的华表衣裳;冬天是寂静的,它禁锢了江河的喧闹奔放。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冬天也没有过去那么冷。也许事物都是这样,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越没有饭吃,吃得就越多,现在不愁吃,不愁喝了,反而吃得还少。过去吃什么都觉得很香,哪怕是吃糠咽菜,吃的是津津有味。现在好吃的多了,反而找不到过去的感觉,议论食材没有过去质量好。我不喜欢冬天,对冬天有一种恐惧感,究其原因是家里太穷,因为缺衣少穿,面对冬天很难应对,尤其是早上起床,四面透风的土墙,除了被窝的自身有些温度,外面似乎是冰窖一般,冰冷的衣服难以上身。在我很小的时候,凡是早上起床,母亲都将我的衣服,不是放在灶门前就是放在地煤炉子上烘烤一番。衣服虽然是热乎了,但柴火烟子味和石煤硫磺味伴我全身。记得有一次,母亲为我烤衣服,因为我催地太急,不小心裤子被烧掉一块,从此以后,我再没有让母亲为我烤衣服。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你不是不喜欢冬天吗?可当兵那一年,去的偏偏就是东北。不能因为东北冷就放弃参军吧!我们这里已经是快到春天了,而东北仍然是冰天雪地,那个冷就别提了,东北的叫法“贼冷”,好在保暖装备都很到位,慢慢也就适应了。当兵第二年还给老父亲买了一双大头靴子,父亲说穿着干活脚发烧。
五六十年代,物资短缺,冬天也确实很冷,小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生活再困难,父母也要保障小孩冬天有棉袄穿。在那么冷的天气,不少大人从来没有穿个棉衣棉裤,天天期待,明天有太阳该多好。如果在耕地劳作时,容易出汗不穿棉袄可以,但不可能24小时劳动啊!尤其是年龄大的老人,没有棉衣棉裤不能出门,只能守在地煤炉子上取暖,或者在室内某一个墙角边烧些柴禾取暖。现在回想起来,过去的老人为什么不能长寿?除生活,物质,医疗条件差以外,与长期烟熏火燎有很大关系。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件事始终不能忘记,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心酸。当时叫生产队,全队四十几户靠种地为生,生活十分艰难,尤其是家里人囗多劳动力少的,日子过得更加难,冬天别说是穿棉袄,有一件衣服穿都不错了。有一位叔叔一件棉袄不知穿了多长时间,前面的扣子都掉光了,几个地方棉花都露了出来,扣子都没有地方安,他就用麻绳捆绑在腰间,有时棉花掉下来,他就用手㩙进去。其实这件棉袄还是政府救济的,要是政府不救济,他哪知道棉袄是这么保暖。
记得有几位年长的大妈大婶子,人们都穿上了冬天的棉袄,可她们冻得打哆嗦也不穿,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在这么冻着身体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她们认可感冒也不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练什么功。我们小孩子是不知道原因,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很多心酸和无奈。她们是在等政府救济。那个年代政府都要给十分困难家庭发放棉袄,一个生产队仅限一件棉袄,可发给谁合理呢?这可难坏了生产队干部。按实际情况都需要照顾,更需要棉袄,但只有一件给谁合适呢?有的年初就找大队生产队干部要求今年的救济棉袄,有的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需要救济棉袄的原因,有的还时不时地放风出去,今年救济棉袄非自己不可。其实每年救济的棉袄发下来较早,只是干部不好平衡,就一直往后拖延时间,如果在最冷的时候还没穿,就把棉袄救济谁。一般的情况下给几个家庭特别困难的,他们轮流坐庄。有时数量也不固定,最少一件,也有三件的时候。有一年本队在县城工作的干部,通过给民政上做工作,分配了五件棉袄。你说救济棉袄有规律吧,有时也没有规律。人们都在揣摩猜测,今年到底有几件呢?所以就出现了冬天宁可挨冻,也不能过早地穿棉袄,否则就会错过机会。不过,大家都很自觉,救济给谁都不会有意见,救济无望时,陈旧的破棉袄才穿上,有的真没有棉袄穿,只能等明年了。
有一位婶娘去年政府刚救济了一件棉袄,今年又没有棉袄穿了。公社干部问她怎么一件棉袄只穿一年呢?婶娘的回答让人心疼,她说政府救济的这件棉袄,是我们全家最好的一件衣服,家里五口人,除两个小孩不能穿外,其他三人出门都轮换穿,冬天还没有过完,棉袄就破了。春天来了我又把棉花撤下来,衣服继续穿,棉花又进行加工制成布做衣服,等于一件衣服当三件衣服穿。
为了解决穿衣问题,农民也想了不少办法,有人尝试在自留地种棉花,经过几年的实践,这是不适合种植,只好放弃。
现在农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党中央精准扶贫力度的加大,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贫困难题,人们再也不为冬天而发愁。
2021.11.2武汉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