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谦下、知雄守雌”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24 谦下思想。老子极为重视谦下的修行,与守柔、不争、和架构为一个非常完整的修心教义体系,最后与道相合,玄同得一

孔子教法中的五德体系是“温良恭俭让”,与老子的谦下不争教法体系有很大的契合,但老子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终极法则相结合,不是孤立的说教,因此也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烈士之勇,而是宇宙终极法则的必然,底气不可同日而语。

孟子看出五德体系的缺陷,于是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五德教法必须以“浩然之气”行之,否则会半途而废。孟子说:“其为气也,志刚至大,以直养无害,则塞于宇宙之间”(公孙丑上)。

孟子的浩然之气抵千军万马,军队有浩然之气,势不可挡。四行仓库的八百勇士是孟子浩然之气的体现,可歌可泣。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之所生者,非袭义而取之也。”浩然之气是道和义二者所生,是道和义的化身,不是道和义之外的勇气。道义(正义)在我,仁者无敌。

谦下不争背后是大雄(大丈夫)的勇气,没有大雄(大丈夫)的勇气不可能践行谦下的修行。这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第28章)的教理。

老子知雄守雌、谦下不争的教义背后隐藏巨大的道义勇气,被孟子揭示出来。不能谦下不争的是真正的弱者,即使表面上显示强梁,那也是强弩之末,他们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天地氤氲中早已被淘汰出局,成为孤阳孤阴(如孤魂野鬼),成为彻底的失败者。

老子玄的学说在这里发挥极为了重要的作用,“守柔曰强,强梁者不得其死”的教理是在玄态中实现的。不懂玄的学说,世人还以为老子是在说诳语。

老子的谦下身后思想极为丰富,反复申说,经文极多: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第28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同上)

大邦者,天下之所流(大邦者下流。第61章)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同上)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66章)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同上)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第67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第68章)

老子谦下不争的教理无处不在,值得细细体会,对推进人类合作的意义十分巨大。在社会意识处于蒙昧状态的时代,世人对谦下不争者没有敬意,反而攫取利用他们的善意,那是极为悲哀的,那将把人类文明的种子连根拔掉。

25 知雄守雌。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 (第28章),此即广为人知的知雄守雌思想。这一思想是谦下不争、守柔、和的教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证得得一(大圆满)无上妙境

老子思想体系不是简单的哲学体系,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实证性,是对宇宙究竟实相的证悟。知雄守雌不是简单的守雌,而是致中和,强调刚柔双运,得一为宗。离雌无雄,离雄无雌,雌雄即阴阳。

世人愚昧,逞强梁,从阴阳生成论说就是孤阳,从生物学说则是有雄无雌,都是灭绝之相。知雄是真正的强者,能够守柔,践行和的学说,证得生生不息的妙果。只有证得玄同得一的修道士和他的忠实弟子才能践行知雄守雌的思想,恒处生地。

后世学人把华人的阳刚之气不足归罪为老子的守柔思想和知雄守雌思想,这是值得深思的。日本的柔道是国技,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柔道锻炼意志,强身健体,并没有失去阳刚之气。同样是柔,结果不同。

(0)

相关推荐

  • 明方圆之道,得自在人生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萧然 "方"与"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图形,随处可见.但在中国古代,"方"与"圆&quo ...

  • 無隱乎

    澄海 無隱兩字見於<論語.述而>篇:「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向來以為這是孔子,言以其行,行其所言的知行合一態度,坦然而無偽. 晦堂禪師巧妙的引用「 ...

  • 道德经66章译文/原文:老子谦下恭敬与禅宗和光接物的关系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十六章 甘为仆人章 ...

  • 如何理解老子无为政治思想?

    老子所讲的政治无为的社会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在老子政治无为的社会中虽然也同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没有政府等政治权力这类机构,但这个社会仍旧有一个政治权力的核心存在着,并发挥着治国安邦的实际效力 ...

  •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22 不争思想 .不争学 ...

  • 如何理解老子的“慈悲、 玄照妙心、返朴归真”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15 慈悲.老子宣说慈悲 ...

  • 如何理解老子的“天罚天网、济世救人、玄德”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12 天罚天网.在人间实 ...

  • 中医知识:如何理解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很多朋友都去看过中医,也经常听医生说过这样的话:"上焦有火,下焦有寒".那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么呢?­ 因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因为三焦上包括了 ...

  • 寻找构造⟹ 理解运用--相似的基本图形思想1

    相似的学习对我们很多同学来讲是一个难点,有的同学说知识点我都知道,就是看到题不会做,其实这跟我们学习几何的思维习惯相关.私以为几何的解题不外乎三个切入点:重要条件.结论.图形. 相似的题目图形大多比较 ...

  • ​程乐松 | 从书写理解差异——跨语际哲学思想对比中的汉语特质

    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使得世界在语言中得到刻画.澄清和敞开的同时,又让哲学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与世界的直接关联.面向世界时,语言对于哲学家而言,似乎既是无所不能的通路,又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当然,如果回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