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如何理解“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进道为何会像后退?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老子为什么说“下士闻之大笑之”?“笑”有什么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建言有之。建,大也。庄子“负建鼓而求亡子”,建鼓,大鼓也(声音很响的鼓)。建言,古圣之真言,永世不变,建而不拔,立而不倒。有之者,有而不失,自古及今而有之。

老子引用古代大宗师的真言以进一步宣说其中有生于无的无上妙理,安抚和激励中士下士。下面宣说三道三德一真五大,皆以“反者道之动”贯穿始终。

三道

明道若昧。王弼注:“光而不耀”,以道之光照破无明(以光鉴其所以迷),把世人的迷误照破就是明。不是世间的日月之光,照见万物的形。所以老子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都闷闷。”(二十章)

内明之上士,昏昏闷闷,独见真常之道,此道甚明,然下士不见,故曰若昧。因其昭昭于物,察察与象,不见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此谓“若昧”。“明”是老子的心灵最高境界,世人以“智”作为最高境界,老子与世人反。第十章的修道五步实修法最后一步是“明白四达”修行人的内明之心能够照见虚空法界

老子从三个方面来宣说“明”的境界:知常曰明,自知者明,见小曰明(十六章、三十三章、五十二章)知常、自知、见小是明的境界。知常是知宇宙真常之道,自知是知自己的自性,见小就是见无,内明心能够洞察“无”。知就是玄览觉照,而不是六根之用。

只有玄照的能力才能够获得宇宙人生的大明境界,凡夫没有玄照的能力,只能是“若昧”,看不到宇宙和生命的真相。

进道若退。反者道之动,此句经文最明显。唐朝布袋和尚的插秧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冲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人每腿一步,实际上就是前进一步。布袋和尚以插秧为喻,暗合老子进道若退的妙理

老子后文说:“用兵有言,不敢进寸而退尺”,(六十九章)老子以用兵为喻,战略撤退是军事家的制胜法宝(老子反对非正义战争,但坚持正义战争)。修行人见利而避,见宠若辱。反者道之动,道与世人俗见反。

夷道若纇。王弼注:“大夷之道,因物之性,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乃更反若纇也”。纇就是坑洼不平。平坦之道怎么是坑洼不平的呢?关键是“因物之性”。齿轮就是最好的例子。齿轮是不平的,与它相配合的齿轮也必须是不平的,这就是因物之性。不平的齿轮对另一个不平的齿轮来说就是“平”的(模数相同),这个平不是肉眼中的平,而是物性中的平,是最好的配合度。

老子前面宣说“曲则全”,物性曲,你也曲,物性直,你也直,这是真直,也是真平。物性是衡量平的标准,肉眼不是衡量的标准。水随圆就方,能屈能伸,接纳万物。圣人心至平,遇曲则曲,遇直则直,无己而应世救人。世人视为畏途,圣人视为坦途。

庄子说:“吾以无为为至乐,世之人以为至苦。”对于证悟者来说,无为是至乐,但对于世人来说,无为是何等的苦啊,漫漫长夜如何煎熬啊。

三德

三德是上德、广德和建德。上德言其纯朴无为,广德言其广大无边(超越空间),建德言其万世不拔(超越时间)。

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德经》第一章就是宣说“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是与下德比,所以有此称呼,老子本不愿把德分上下,正像不愿把道分上下一样。但周公德教确实衰落了,不把德分为上下就无法架构《道德经》的德系统,从而直接影响道系统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道系统和德系统,则《道德经》的架构必然分裂,华夏圣人之道就不能弘扬。

此段经文(及五十四章五德序列)不再把德分为上下,而是视为一体,即德系统。上德深藏,若无主之德,言上德纯朴无为,世人没有感知。

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有德而无主,玄之德也。”玄德是俗眼看不见的德,但德是真实存在的。玄德是最伟大的德,正是世人最应该感恩的。上古无名号圣人行上德而深藏,故世人不知,其如藏于谷。

广德若不足。王弼注:“广德不盈,廓然无形,不可满也”,广德遍虚空法界。不足,不盈也广德言德广大无边,又若虚若无。世人不得而知。世人很想感恩,但不知感恩的对象在那里。上古圣人行广德充满虚空法界,万物莫不成就,但圣人犹行德不已。

建德若偷。偷,潜行也。万世之德为建德,“善建者不脱,善抱者不拔。”盛大丕业,若不见也。有修身四法: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矜故大,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见故曰若偷,建德之状。上古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但世人看不见圣人的真形

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其德盛大不拔,生民被其德而不知。建,有注释家注为“健”,建德就是刚健之德。但还是以老子后文“善建者不拔”(五十四章)之“建”为确。当如王弼注:“建,犹立也。

一真

质真若渝。此句中应重视“真”和“渝”。道家思想以真立论,求道就是求真。庄子把老子称为“博大真人”。《道德经》中已经宣说求“真”的特别教理。“其精甚真”(二十一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此章讲“质真若渝”,都是一贯的。

庄子、《黄帝内经》和后世道家彻底发展了“真”的思想。真与假对立,与真人对立的就是假人。世人就面对一个问题:自己是真人还是假人?现代人也懂得,做人不能太假。“质”就是“实”,与“华”相对。质是内在本质,永痕不变的,华是随风飘落,没有常性。

老子说圣人“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此句经文与前文呼应。渝就是变化,尤其是变坏变质。质真若渝就是“万物的真相要从变化中体悟”,世人见渝,圣人见真。

大珠慧海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在哪里呢?青青翠竹中有道,郁郁黄花中有道。换了一个马甲,怎么不认得了呢?万物之真与万物千变万化(渝)本来就是同一个,“何必待零落,原来始知空?”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真生于无,渝生于无,都是一“无”之妙,所以说:“质真若渝”。又渝,妄也。渝中有真,离渝无真。质真若渝更是暗示此身显现老病死,但有质真就在其中,世人不知。

经文争议:

刘师培认为“真”当做“德”,不确,是对老子求真思想的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