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经文: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王弼注:“不自见其所知,以耀光行威也。”人间有人形的君王(下文的“物”)高高在上,大行威权。如此导致侵侮下民,使下民失去安居乐业之基。

前文老子说过“自知者明”,圣人自知者,自知无差别性,故我与百姓本位一体,即圣人不自见。世之君王知万物差别,自贵他贱,故狎其所居,厌其所生。此圣人与世间君王别。“是以”是论证的推论

经文:自爱不自贵。王弼注:“自贵,则物狎厌居生。”自爱者同体大悲,万物玄同,不会高居人上,更不会侵侮下民所居,厌恶下民所生,不会使下民失去安居乐业之基。

经文:去彼取此。河上公注:“去彼自见自贵,取此自知自爱。”此句经文出现过三次,十二章、三十八章和本章。经文把世间人形君王与天道的无形圣人作对比,呵斥前者,令其惊醒,如此则君民各安其所居,各乐其所生

道德经》的宇宙观是无中生有,即无形中生有形万物的出现就是道下化沦落,从而显形的过程有形君王与无形圣人形成强烈的对比,圣人虽然称为“人”,实际上是道的化现,如同神龙一样,游化人间。

老子说:“道隐,无名”,道是隐藏不见,无名无形。圣人也是如此。老子高举无名教义,就是不愿显形,因为深知显形之害。“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就是宣说不愿显形的宗旨。“吾之大患,在吾有身。若吾无身,无有何患?”老子是第一个对肉身的危害认识极深的大宗师

经文争议。

1,本章宗旨。严遵、河上公、释德清以清静寡欲为宗旨。这是隐含的密意,但直接的意义是宣说君民对立的严重性,经文的现实性很强。河上公注继承严遵的“故存生之道莫急乎养神,养神之要莫甚乎素然”的解读,所以说“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

但王弼更重视现实性的意义,更契经义。经文前二段都是现实,是现实世界的描绘,第三段回归究竟地,是道行于地上的描绘。此章现实地和究竟地的双重内涵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从现实地和究竟地二个方面深究经文,方能悟入。

2,居为安居,生为乐业。居生即安居乐业。人间君王破坏下民安居乐业之基。

3,厌。主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无狎其所居”的狎(狭)是主动用法,“无厌其所生”的厌是双关语,即兼含主动使动用法,这是老子的特殊文法,也是老子的“玄”文法。中国诗词这种双意境用法十分普遍,是从老子开始。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如此,诗词之美就是多意境。

注释家争论厌的含义,没有注意使动用法,只有使动用法,“生”的含义才与下文呼应(求生愿望)。有不少注释家把厌解读为压,使文意枯萎,义不胜。压与下文“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不协。厌是厌恶,但有自厌和厌他之别。自厌即自暴自弃。

夫唯不厌。第一层意思是:(君王)不厌恶下民。第二层意思是:(君王)不自暴自弃。

是以不厌。第一层意思是:(君王)不被下民所厌恶。第二层意思是:(下民)热爱自己的生命(不厌恶自己的生命,想活下去)。

第三段合起来解读:

第一层意思:(君王)不厌恶下民,下民就不会厌恶(君王)。

第二层意思:(君王)不自暴自弃(而厌恶下民),下民就热爱自己的生命(想活下去,即不厌恶自己的生命)。

第一层意思比较表面,第二层意思很深刻,且与下二章义理契合。

严重的君民对立,下民已经不想活了。所以后文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此句显然是承接上文而来,并引出后文“民之轻死,是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没有读出“厌”的使动用法,上下文就失去义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