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最重要的是老子提出了“报怨以德”

修法,断除人世间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旋涡之灾

第六十三章

第一段: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第二段: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第三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四段: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五段: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第六段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此章经文分为六段。第一段经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此章提出修心三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王弼注:“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无为是本,不言之教是事业,恬淡是至味。庄子说至人的境界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对应老子经文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在修心三无的基础上再提出“以德报怨”的伟大学说。

无为学说是老子的根本学说。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不会使自然失去生生不息的大德,不会使鱼不会游,鸟不会飞,牛不会吃草,不会使人类不会繁衍。第三十七章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道力是万能的,无所不为的。老子让世人相信无为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四十八章进一步把无为无不为法则发展为无事思想,提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无为无事成为此后几章的核心思想无为无事就是汉初的无为而治的黄老治理路线。在老子宣说无为正法之前,世人崇尚有为有事,贬斥无为无事。

世人没有见到万物生长是依靠无为法则,而不是依靠有为法则。世人只知道“躁胜寒”,依靠剧烈运动来暂时御寒,不知道北极熊依靠无为法则长出绒毛御寒。无事法则是对治人间的有事妄想,世人治理天下奉行的是有事妄想,以为有事是天下太平的关键

老子玄同大定中玄照无差别性,实证天下太平不是依靠有事妄想,而是依靠无事法则。北极熊是无事的代表。这是老子境界的不可思议处。即使现代公司管理,无事法则依然十分重要。按规则办事就是无事法则,而不是有事法则。道就是规则。

小公司的老板喜欢一言九鼎,让自己的下属按照自己的随心意办事,从来没有规则。结果老板发现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有规则,老板就必须遵循规则,没有例外,这对老板来说是个约束。两相比较,老板还是选择规则,这就是无事法则的胜利。

味无味是三无法则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来丰富无为法则的。无味是世人最难以接受的,饮食的好坏就是味道的好坏,味无味法则流行,厨师就会失业了。易牙是最懂味觉的,能过辨别两条河流的河水味道,成为齐桓公的首席厨师。

经文说:“五味令人口爽”(十二章),“食色性也”是儒家的基本观点对五味的追求是世人的基本欲望。老子敏锐的看到五味是世人欲望膨胀的重要表现,食欲和色欲是世人最难摆脱的。按自然法则的饮食男女并不是危害,真正的危害是无止境的追求,使欲望不可遏制

君王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食色是君王的丧生之地。五味使人的自然味觉败坏了,已经无法品味无味的美味。所以老子宣说“味无味”的新教理。庄子说:我认为无为是至乐,世人却认为无为是至苦。圣人认为无味是至味,世人认为无味是至苦。

茶道中,品泉就是“味无味”,能够品尝清泉的甘冽,天下就没有比清泉更好的美味了。品泉能够修复败坏的味觉,品泉过后才能品出好茶的美味。人的味觉是会改变的,味无味才能恢复真正的味觉

世人总是不断用越来越浓烈的食物刺激自己,喜欢吃辣的人不在满足微辣,而要猛辣,越辣曰有味道。世人不仅败坏了天生的味觉,而且失去了真正的美味--无味的品鉴力味无味狭义来说是指饮食的味觉,广义来说是指美景的觉受。

老子宣说味无味奥义,就是开启新的品鉴视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的大美需要味无味的觉受才能品鉴出来。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茶室布置就是如此,一根枯树枝放在恰当的位置就是最美的呈现。

“枯藤老树昏鸦”都是衰汰之象,肯定给人以压抑无趣之感。但与“小桥流水人家”联系在一起,就呈现出暗暗的生机,让流浪者萦回梦绕。马致远是否从老子的味无味得到灵感?日本和歌和茶道有侘寂的美学,就是在极简中发现惊人之美。禅宗的美学正是味无味,在极简中展示无限之美。

艺术家不懂禅的美学是一大损失。无味乃是至味,背后暗示的正是修道者对宇宙人生的特殊觉受--玄照,正因为玄照,宇宙万物才能呈现不可思议的美景。一颗石子丢进池水中发出的咚的一声,会让有心人赞叹不已。

品尝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本来无比美好,只有味无味的圣人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美好。“归根曰静”,味无味就是品味“静”的人生。华人喜欢热闹,不喜欢孤独,实际上孤独何尝不是很好的人生呢?只有最有品味的人才能享受孤独,品味孤独。

烦恼时很多人会说“让我静一下”,静是修复烦恼的最佳良药。所以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今天的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老子教理的伟大。与美味相比,静更加需要,静更加美味

现实地上说,味无味就是修复初始的味觉,能够品尝无味的美味。从究竟地上说,就是凝神抱一,品尝静的味道。庄子说:举世人赞美我,我心里不会增加一份高兴;举世人诅咒我,我心里不会产生一份沮丧

这就是大宗师的味无味。修道士入三摩地,心如如不动,外界的赞美和诅咒都应而不藏,不将不迎”,这就是真正的“清静”,是味无味的最深刻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