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典故故事

时间:2016-04-15 18:11:49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xuexila888@qq.com 锦贤 我要投稿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历史典故故事

  中国历史典故故事:祖逖勤奋好学闻鸡起舞

  代诗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既有边塞诗、田园诗,也有怀古诗、山水诗等,这些诗篇各有各的美,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品山水诗的美。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其它方面的例子还很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是执简驭繁、化难为易的范例。远水不可视之以目,却能表达得如此气势壮阔。为雨幕所笼罩的山色朦朦胧胧,无法分辨,诗人用“有无中”三字予以示现,精当无比,显示出非凡的观察、体验和表达的功力。”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中国历史典故故事:苻坚兵败淝水

  晋朝进入东晋阶段时已是战火遍地起,前秦与东晋之间战争不断,而淝水之战更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一战。

  淝水之战前夕,前秦东晋对峙图晋孝武帝时,谢安执政,桓冲为荆州刺史,防御荆襄地区;谢玄镇广陵,与谢安防御淮南地区。为了加强中央军力,晋孝武帝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成立北府军。

  370年前秦灭掉前燕后,前秦帝苻坚即有意灭东晋以统一天下。373年攻下东晋梁益二州。378年派苻丕围攻襄阳,朱序坚守,于隔年攻破,俘虏了朱序;又派彭超围攻彭城,却被谢玄率北府兵击败。382年吕光平定西域后,苻坚的目标指向东晋。隔年5月桓冲率10万军,意图夺回襄阳,苻坚派苻睿、慕容垂等人防御[61] 。8月苻坚认为时机已到,率举国之师南征东晋,兵分三路,声势浩大。他亲率步兵60万抵达项城,派苻融为先锋率27万兵攻打寿阳,梁成等人屯洛涧以控制淮河。晋廷震惊,谢安力持镇定,命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与谢琰、桓伊等人率8万北府兵北上救援。

  383年10月秦军前锋攻陷寿阳后,苻坚赶往指挥,并派朱序向谢石诸降劝降。但朱序尽泄秦军虚实,并建议速战速决。11月谢玄派刘牢之率五千精兵攻破洛涧,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12月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于后军大喊秦军已败。此时秦军大乱,谢玄等人乘胜追击,秦军全面崩溃,苻融战死,苻坚中箭,孤身北返,后由慕容垂护送。此役晋军全面胜利,于东晋历史上意义非凡,史称淝水之战。

  战后,谢安都督诸州军事,准备北伐支离破碎的前秦。384年谢安命谢玄、桓石虔率军北伐,谢玄等人自广陵北上,攻克鄄城、广固等地,并修建青州派(水利工程)以运送粮草。此役收复山东、河南一带,将领土划至黄河以南。荆州军也成功收复四川、襄阳一带。谢玄继续北上,前锋刘牢之一度打到邺城。但专政朝廷的司马道子忌讳谢氏功高,朝议“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还”,令谢玄回镇淮阴,最后北伐功败垂成。

  中国历史典故故事:宋太祖为何要建立宋朝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被部下强行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逼迫后周让位于自己,建立了历史上大宋朝。但是对于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都非常疑问,为什么赵匡胤要把自己的王朝称之为宋朝呢?宋朝这个国号是从哪里来的呢?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翻看一下宋朝以前开国国君的历史故事,多年的刘邦曾经被封为汉王,因此刘邦称帝以后把国号定位(大汉)。三国时期的曹操活着的时候被汉帝封为魏王,在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废除汉帝刘协(汉献帝)建立魏国,而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在隋末被隋炀帝封为唐国公,因此称帝后建立唐朝。

  通过以上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开国皇帝都是以自己的前朝封号来订立国号的。宋朝的开国皇帝生前虽然没有封侯封王,但是赵匡胤曾经被封为归德节度使也就是宋州(今天的河南商丘),因此赵匡胤称帝以后把自己的国号定为了宋。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宋州还是古代宋国的都城,这样的机缘或许是赵匡胤决定立宋为国号的进一步证据,因为按照古时的国号可以体现赵匡胤对历史的尊重。

(0)

相关推荐

  • “静”方能“得”

    "静"方能"得" 古语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至理名言也!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意图一 ...

  •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433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省绍兴 ...

  • 【诗】谢安

    斟一杯酒,喝不喝全在自己的心情 宽袍大袖正好散发药效,一盘残局 半弯长眉,葱茏的髭须在吟唱着风流 前线战报飞马绝尘,我谈笑风生 是真的看透了,还是被俗世之气穿透了 在魏晋风流的戏里,口耳相传相颂 可惜 ...

  • 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

    来自缤纷历史清清讲 王猛去世,失去约束的苻坚盲目自信,坚持发动灭晋大战.发动百万大军妄图一口吞下江南,可淝水之战戏剧性的结局,让他功亏一篑,国运也开始急转直下.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 ...

  • 原创,伟人、圣人、祖师、要人系列谈(之二十四)

    阳夏谢氏在两晋中的历史地位 3.魏晋时期阳夏谢氏中的重臣和将领人. (1)阳夏谢氏的历史地位 "阳夏"即今河南商丘市太康县.夏时,其地域属豫州境,夏初属戈地.<左传>杜 ...

  • 中国10则常见历史典故故事

    中华成语典故上以全新视角.全新形式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生动再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 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历史典故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玄奘 ...

  • 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故事[1] 曳尾涂中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原意指乌龟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比喻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 ...

  • 中国著名历史典故故事10篇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 ...

  • 中国历史典故,事件,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

    中国历史典故,事件,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中国历史典故汇总,记的给孩子收藏

    背水一战 (韩信) 负荆请罪(廉颇) 四面楚歌(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指鹿为马(赵高 ) 东窗事发(秦桧) 退避三舍(重耳) 图穷匕见(荆轲) 宝刀不老(黄忠) 草木皆兵(符坚) 一鼓作气(曹刿) ...

  • 【中英文对照动画】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中文+英文动画

    历史教材因其内容篇幅长.授课方式枯燥单调,让不少学生对学习中国历史科敬而远之.如果改以生动有趣形式,介绍先秦至近代一些著名历史人物,或能提升学习兴趣. 今天分享的是香港教育大学出的10集小动画,专门介 ...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包拯

    包拯 [宋]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南粤先贤(999-1062)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东莞榴花公园英雄广场包拯塑像 天圣五年(1027年 ...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林则徐

    林则徐 [清] 中国古代十大忠臣,南粤先贤(1785-1850)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鼓东街(今属福州市鼓楼区)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父林 ...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诸葛亮

    诸葛亮 [三国]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