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为何是王与马共天下?其实除了王敦外,还有谢安、桓温、刘裕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琅琊王司马睿其实也掺和了。当初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时候,司马睿也积极响应,打算刷波经验。

毕竟司马家的各路诸侯都出动了,自己再不混点战功,将来没法分肉吃。可惜司马越惨败,自己跑了。司马睿实力弱小,直接被司马颖摁在地上揍了一顿,顺道抓了起来。

好在这大兄弟够机灵啊,不仅逃了出去,而且还去洛阳出了趟差,把老婆孩子一起接到了自己的封国琅琊。

经历了这事儿以后,司马睿终于意识到,中原地区不是自己玩得转的!因此他把目光看向了南方。当时的南方虽然相对落后,却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建邺城(南京)还是发展得很好的!

当时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在长安登基,没多久就遭到了前赵集团的围攻。晋愍帝立马征召司马睿带兵前来勤王,可惜这个时候司马睿摆摆手:对不起了您嘞!我要南下创业了!

就这样,西晋王朝被灭了,北方从此陷入五胡十六国的纷争当中。这段时间里,南方倒是安稳得很,因为司马睿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

一、王与马共天下,绝对是东晋的一大特色。

司马睿原来的实力其实很弱,在八王之乱的时候,那八个司马家的王爷,压根看不上司马睿这种货色。毕竟那八位要么是司马炎的至亲,要么是司马家族的老长辈。

可是司马睿呢?他的爷爷司马伷也只是司马懿的庶子罢了,也就是说司马睿不是司马昭、司马炎这条线上的人,实力自然也就差很多了。

要不是王导、王敦两位土豪兄弟,带着自己的族人积极支持司马睿,那司马睿压根就没机会做皇帝。王导是宰相,主管内政,王敦是将军,主管军事。因此司马睿执政总是受到王导、王敦的牵制。

那么难道晋王朝就没有忠臣来反对这件事吗?比如说我们十分熟悉的闻鸡起舞的两位主角祖逖和刘琨!他们俩可都是手握重兵的猛男。他们怎么能允许王与马共天下的事情呢?

原来这两位猛男的志向都不在南方,他们长期想着夺回北方的地盘,刘琨就别提了,压根就没到南方述职过,在幽州、并州等地抵抗着前赵和后赵的力量,结果东晋刚成立,这位老兄就牺牲了。

祖逖倒是在南方待了一阵子,可惜还是坐不住。一直嚷嚷着要北伐,岳飞的形象就跟祖逖十分接近。司马睿是极其反感北伐的,为啥?因为北方司马家的兄弟太多了,把他们弄回来,自己的皇位岂不是受到了威胁?

这和后来南宋赵构的尴尬之处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司马睿对祖逖的北伐非常不感冒,祖逖气坏了,便自己招兵买马要北伐,你别说,结果人家还屡战屡胜,甚至一路小跑达到了黄河岸边,吓得那帮胡人瑟瑟发抖。

可惜的是,司马睿和王家兄弟觉得这位老兄功高盖主,有点儿压不住了,所以安排自己人到北方接管地盘。祖逖在这种北伐氛围下,忧郁成疾,最终被活活气死了。

再也没人能够限制老王家两兄弟掌权了,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事情,也就长期在东晋王朝存在下去了。

二、老王家行,我老谢家和老桓家咋就不行?

介绍很多朝代,都是以皇帝为主人公,东晋是个例外,因为东晋的皇帝基本没啥存在感,最有存在感的就是这帮权臣了。

王导对司马家忠心耿耿,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而王敦这货却十分嚣张,他仗着自己手里有兵权,压根就不把司马睿放在眼里。

司马睿很生气,所以开始提拔自己人。还没啥成效呢,王敦就不满意了,二话不说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在武昌起兵,直奔建康而来。

王导一边在朝廷里责骂王敦,一边暗地里资助王敦,真是个两面派啊!最终王敦攻入建康,杀掉了司马睿提拔的几个人,吓得司马睿连忙把龙袍脱了送到王敦跟前:王二,你要是想做皇帝,早说嘛!我早就做烦了,你拿去好了。

王敦哈哈大笑了一声,扭头就走。看样子他是看不上这个皇位的。自此司马睿的政权跟傀儡没啥两样了。

司马睿含恨而终后,他儿子司马绍果断为他报仇,带兵平息了王敦之乱,把王敦给活活吓死了。可惜这位老兄只在位3年,活了27岁就去世了,要不东晋或许会有另外一番局面。

此后东晋王朝经历了一堆短命皇帝,晋成帝司马衍22岁去世,晋康帝司马岳23岁去世,晋穆帝司马聃19岁去世,晋哀帝司马丕25岁去世。

这么多早逝的皇帝,完全为培养权臣创造了条件有没有?于是乎在这一期间,谢家和桓家相继登场。“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家便是王导、王敦他们家,谢家指的则是谢安、谢玄他们家。

桓温灭了成汉以后,权力地位达到了巅峰,试探性地到朝廷里做群调,看看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加九锡称王的,结果以谢安为首的一帮忠臣,一直在拖延调查结果,最终成功地把桓温给熬死了。

谢安本人虽然是文臣,可是他却指挥了一场旷世大战。当时北方被前秦给统一了,前秦天王苻坚便打算南下灭晋。淝水之战就这么爆发了,这个时候谢安指挥若定,用8万大军就击败了前秦80万大军的进攻,从此声望达到了巅峰。

可惜的是,当时的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曜,这位老兄是东晋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发现谢安实力和声望太大,便开始怀疑谢安。吓得谢安赶紧交出了权力,选择回家享受了。

三、桓温的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他儿子桓玄崛起了!

桓温除了群调失败以外,其实在北伐前燕的时候,也遭遇了慕容垂的惨痛打击,这才没能做上皇帝。这哥们算是含恨而终的,但是他的儿子桓玄却始终记得这一点。

由于他的官职比较小,所以常常感叹:

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

当时老桓家的地盘在荆州之地,所以辞职后的桓玄,便跑到荆州定居。可会稽王司马道子却以桓温有谋反迹象的事情讽刺桓玄,吓得桓玄痛哭流涕,从此记恨上司马道子这个人。

孝武帝司马曜去世后,他那个傻儿子司马德宗继位,由于智商不够用,所以朝中大权都交给了会稽王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又是个酒鬼,整天就知道喝酒,所以又把权力转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倒是不客气,不仅接管了老爹的权力,还顺手把酒鬼老爹给赶下台了。这对活宝父子还在闹腾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桓玄已经紧紧盯着他们了!

上次被嘲笑以后,桓玄就立志要收拾司马道子,完成父亲桓温当年的志向。所以他先夺取了荆州的控制权,随后又进军建康。吓得司马元显立刻派兵镇压,结果完全不是对手。

就这样,东晋王朝毁在了这对活宝父子手里,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俩也被桓玄给宰了。顺手的功夫,桓玄便取代了东晋,建立了桓楚政权,终于完成了桓温当年没做成的事情。

四、刘裕为东晋王朝收官。

桓玄表面上灭了东晋,但是他心里没底,所以就没有杀掉傻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而且也没有在建康久住,便选择了回到荆州江陵,还是自己的老巢比较安逸啊!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得出,桓玄压根就没有太大的志向。好男儿志在四方,哪有龟缩在自己家的道理呢?

结果也是如此,桓玄称帝才不过几个月时间,就被北府兵出身的刘裕给击败消灭了。刘裕何许人也?他可不是这帮门阀世家中的人,跟王家、谢家、桓家都没啥关系。他的祖先是西汉楚元王刘交,刘交就是汉高帝刘邦的弟弟。

不过汉朝在当时已经成为历史了,刘裕家里很穷,只能靠卖草鞋度日。看到这个职业,是不是想起了老刘家的另外一个人呢?

刘裕和刘备不同,刘备卖了草鞋,还知道补贴家用,可刘裕卖了草鞋得了钱,二话不说就拿去赌,赌输了没钱就白吃白喝,然后被人家揍一顿。人称街溜子!

要不是北府兵招兵买马,刘裕或许就要做一辈子街溜子了!成了北府兵成员以后,刘裕跟着北府兵名将刘牢之南征北战,立下大功,逐渐成为了一方主帅。

在击败桓玄以后,刘裕声望大增,此后又陆续帮助东晋王朝平定了岭南卢循,江陵刘毅,西蜀谯纵,收复荆州、扬州,完成了南方的大一统。此后又灭了南燕和后秦,大败北魏,降服仇池,收复了长安、洛阳两地。实在是个猛人。

因此东晋王朝对刘裕是没法赏赐了,已经为他加九锡封宋公了,再往前一步,那就是称王了!在那个年代,异姓称王就是要篡位的迹象。

果不其然,没多久刘裕便灭了东晋,建立了南朝宋国,开启了南北朝的时代。19年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才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

总结:衣冠南渡,或许是东晋最大的特色。

东晋在南方偏安一隅的时候,五胡十六国在北方却闹得很欢。中原文化惨遭破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

这个时候晋王朝的各大豪族们,分封带着自家人选择南下,因此留存下了最纯正的中原文化。很多人说南北文化有差异,其实从东晋开始就已经逐渐形成这种差异了。

南方是中原文化的保留地,而北方则是民族大融合后,中原文化的演变地。东晋王朝虽然在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可在文化传承上却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晋书》、《宋书》

(0)

相关推荐

  • {原创·传记}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九七七·会稽王司马道子(马怀超)

    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九七七 ·会稽王司马道子 (364~403) 马怀超 司马道子者,乃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系孝武帝司马曜之同母弟,后为晋安帝司马德宗一朝之实际决策者,是为会稽王,实际在位凡十二年.道子 ...

  • 第二话巅峰时刻(中)

    前秦大军压境,东晋是什么反应? 其实这我们在史书上是看不出太多东西的.总结下来,前秦大军压境东晋的反应就俩字:炸了! 你想想,那可是三十万大军! 其实从公元317年东晋立国开始,东晋有过几次北伐,可是 ...

  • 原创,伟人、圣人、祖师、要人系列谈(之二十三)

    河南人在两晋中的历史地位. 二.东晋王朝的帝王与主要文臣武将,大多数还是从河南走出去的. (一)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11帝,前后103年. 东晋之皇帝除过建国的晋元帝司马睿而外,其他10帝依次是 ...

  • 两败俱伤的淝水之战——开启了南北朝的大门

    原创2021-07-14 08:00·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很奇怪,或者说是很尴尬.从规模和参战人员上看,这应该是南北政权的一场大决战,然而结局却是,战败的北方政权自我瓦解,并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分裂战乱 ...

  • 东晋王朝11帝,你最看好哪一位?

    晋元帝 司马睿是东晋第1位皇帝,关键词"王敦之乱". 313年,匈奴人刘聪攻入西晋首都洛阳,俘虏并杀害了晋怀帝司马炽. 316年,匈奴人刘聪派兵攻占长安俘虏并杀害了晋愍帝司马邺,西 ...

  •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四大家族(上)

    就在北方五胡乱华的时候, 南方仍以另外一种形势延续着-- 傻皇帝司马衷时期,"八王之乱"几乎将当朝几个有能力有地位的王爷都牵扯进来. 人微言轻,没什么野心的司马睿携家眷来到山东琅琊 ...

  • 「趣谈历史」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琅琊王氏凭啥这么牛

    图片来自网络 "王与马共天下","王"和"马"分别指谁,这几句又有什么深意呢? "王"与"马"分别指 ...

  • “王与马,共天下”——驾驭无力的司马睿最终还是倒在权臣手下!

    司马睿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少权威的一位开国之君.他之所以能够称帝于江南一隅,不是凭借他本人的权威或者实力,而是因为他出身的西晋皇室在当时已成为汉族政权的象征.只有在这一旗号之下,北方的大族才能在江南立足 ...

  • 《上阳赋》大结局,王夙接班成功,王与马依旧共天下

    近期备受关注的电视剧<上阳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宋怀恩最后的那一句"我再也不想来京城了",让人觉得唏嘘,这一切都是像是一场梦,只有血和泪才是真实的. 在于和伟和章子怡的 ...

  • 偶然还是必然?“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治格局是如何产生的?

    旧文精选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田余 ...

  • 魏帝曹芳被废后,世上流传的童谣“王与马,共天下”是啥意思?

    作者:赵心放 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康建立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历代后人大都知晓,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的关键人物,那就是晋元帝朝的丞相王导.可以这样断定,如无王导,司马睿难以建立东晋 ...

  • 与马共舞,与食并进

    与马共进早餐,在动物园?想的美!动物园的马才不带你玩!马往高处走,人家也要趁着饭口搞搞公关,陪陪管理员,跟园里网红级的大咖聊聊马生,抑或趁机跟心仪的白色独角兽表白一下(尽管不是同宗同族,但,人家就是喜 ...

  • 以梦为马 共赴青春

    我记得俞敏洪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坚持理想,追逐梦想,探索思想的过程中,青春就开始了." 那青春是什么?我想青春是心态. 它是李白流放时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

  • 书评A200:筹谋山河自千秋——读《皇权共天下》

    文/望月听雪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华夏古国,上下五千年,曾经的封建王朝,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之中,刀光剑影,累累白骨,"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