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为啥都是家有老母 不是家有老父

最近一直在读西游记和其他古典小说,发现有一个有兴趣的现象。就是比如问及家庭情况的时候,都是家有老母,很有少家有老父的情况。如:

封神演义中武吉、张奎

西游记中给猴子指路的那个樵夫、被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豹子精抓住的那个樵夫。都说家里还有老母。。。

其实不光这些小说,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也都比比皆是。

其实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中国的社会,很长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即使某个皇帝英明盖世,百姓可享太平盛世,也会有外族不断入侵,保家卫国是必须的了。这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有人才行。

那些20多岁的青壮年就要服兵役,运气不好的战死沙场;运气好的告老还乡,但很少有子嗣,一般都是孤独终老,想想真的好悲催

其次,古代的医疗水平很低。比如:女人生孩子,相当又进了一次鬼门关,生死由天命。因难产而丧命的孕妇不在少数的。所以那时五十岁以上岁就算老人了,再大些就是寿星了。能活动七八十的,绝对要在家里供着。

再有,就是那时都是农业社会,每天都要工作。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很辛苦的,有时可能还有天灾。一年到头混个温饱就不错了,运气好能达到小康水平。没准又出现个山贼、恶霸。

总之,安全系数很低,动不动就是报杀父之仇、杀母之仇、杀妻之仇。生活保障也成问题,达到温饱水平就不错了。总算碰到国泰民安的朝代,那时是可以一夫多妻的,这是个既快乐又痛苦的政策,具体原因你们懂的。即使没有能力娶老婆,也有妓院这种娱乐项目可以自由进入。

对于男人来说,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所以能活动七八十岁的,屈指可数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