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浅谈古籍流行学

浅谈古籍流行学

在收藏古籍的过程中,我也扪心自问:难道保护古籍就是让这些百年线装书不再受伤害,像前人一样藏于高楼,秘不示人,只为愉悦自己,以之为宝么?

直到我遇见一位书友做的“古籍灯”,我才开始思考古籍开发再利用的流行学问题。这里的“流行学”一词,是针对版本学而言的,一般读者不需要了解什么版本学,只求读好书。之前有书友留言,说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线装书,羡慕有线装书的人,这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电子书常有,而线装书不常有。如何利用好古籍这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让当代人从接触古籍中得到收获与乐趣,这才是古籍在文化复兴事业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2002年就启动了一项国家级“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种类涵盖广泛,选编与影印出版了一大批珍贵古籍善本,但这并不能起到古籍大众普及的效果,所针对的仅是收藏单位与学术研究机构。因其印刷量不多,售价偏高,普通读者也买不起。线装书局、广陵书社、嫏嬛书房等多家机构也翻刻影印一些古籍,我看了价格也往往却步,看来定价高是普遍行情。此外,其当代印刷的用纸和墨色效果与古籍相去甚远,虽面貌崭新,却古韵无存。总起来说,用买再造善本的钱,还不如淘一本原装古籍。

自古以来,古籍印刷因其制作成本高及全手工作业,与今天一本新书动辄十万册,每年新出版20余万种相比,古代出版物的数量与规模都是极少的。杨家洛先生在1946年整理我国古代书籍出版数量时,统计汉代到清代,两千年累计出版书籍约181553种,平均每年不到100种,古籍的稀缺性造成了版本流通的小众化,所以能流传至今的各类经史子集及其他刊物,其存世量就更是少之又少。孔网每天约有5.5万件订单,而古籍交易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再造古籍善本是一番好意,可由于没有遵循古法,最终未能重现古籍的原貌。虽然并不妨碍阅读与学术研究,但从收藏的角度来看,玩赏的乐趣不及古籍原本,更不及民国时期中华书局的聚珍仿宋版。可能从“再造”二字中,我们也能读出古籍原本复制的技术难度。

最好的古籍保护就是对古籍进行开发再利用。重印古籍是一条路径,可批量激光排版复印出版的价格定得与古籍售价差不多,似乎就讲不通了。让古籍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才是古籍流行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尝试着把古籍与生活实用场景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古籍元素变成流行的文创产品,或者把更流行的载体或渠道与古籍相融合,展现古籍的新内涵,只有这样古籍才会发挥出新的时代作用,古籍终究是属于民族的,而不应成为少数人的附属品。

研究古籍流行学,这是一条创新之路,已经先行者在做了,齐心协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古籍收藏达到一定量级时,收藏者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古籍修复与翻刻影印,更应考虑如何挖掘这一特殊手工艺品的艺术延伸价值。“古籍灯”只是抛砖引玉,引领时代、创新无限的90后、00后,对古籍流行化应该会起到更大的传播与推动作用。

附:作者制作的古籍灯

接触古籍多了,难免遇上一些残缺不全的,如没有书衣,缺牌记,缺页,缺角,虫蛀鼠咬面目全非等等常见“病书”。固然,完整无缺的全本是好,就像刚做好的新衣服,漂亮悦目,怎么看都顺眼,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比全本更多的残本。我以为,残本虽残,但并非一无是处,就成了可弃的废纸。

残本古书更有一种别样的美。那缺失的书页丢的不是信息,而是故事,是岁月,是留给现在主人的一把钥匙。如果说一切盆景都是病态美,那么一本古书的残缺美则是天意之美。所以做出八破图的人,内心一定是极细腻和热爱的,才会起一个“锦灰堆”这样的雅名,从残缺中升华出另一种志趣。古籍把玩,不也是图个内心一乐么。

☞推荐店铺【八百不孤也不寒的书摊】,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店内与作者本人交流。

注:本图文来源于孔夫子旧书网APP关注区,了解更多内容可下载“孔夫子旧书网APP”浏览查看。

(0)

相关推荐

  • 线装书《宫廷秘本选择书》择吉择日子古籍善本孤本秘本手抄本线装书

    线装书《宫廷秘本选择书》择吉择日子古籍善本孤本秘本手抄本线装书

  • 什么样的书值钱?绝大多数的书,都是“低值易耗品”而已

    作者 |羊城书叟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岛上书话]什么样的书才会值钱?题记:每本新书都会成为一本旧书.每个孩子都会成为老人.[背景音乐]Yo-Yo Ma<Sergio Leone ...

  • 日本学者曾推动汉籍流传

    光绪六年(1880)至光绪十年(1884)间,清末民初杰出的目录版本学家.藏书家杨守敬任出使日本大臣随员.在日本期间,杨守敬大量搜购和抄录汉籍,得书数万卷,其中有些是中国大陆已经亡佚失传的孤本,包括十 ...

  • 浅谈音乐表演学

    两个表演体系 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人类不思考 上帝都不屑一笑 巴赫西西里舞曲安超 - 挚爱·长笛 要讨论"音乐表演"问题先要预设好范围.这里讨论的是音乐表演,而非"表 ...

  • 蟹文化浅谈 文/张蕾

    蟹文化浅谈 文/张蕾 中国人食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绘画.文学.饮食等文化. 在绘画史上,有唐伯虎的<醉蟹图>.齐白石的<蟹>.韩冬生的<菊花双 ...

  • 浅谈《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

    周五凌晨,朋友推了一篇王阳明心学的文章给我, 今天我就从白天一直研究到现在, 我对心学的最初印象, 是高中,当时爱看小说,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才知道了王阳明 于是去翻阅他的<传 ...

  • 浅谈《姓名学》之二 果断改名化凶为吉

    姓名数理的暗示诱导力确实对人生有各种影响.有的人因姓名数理不善,或常患病,体弱,或不管如何努力,总不能缔结良缘:或终生努力而无所成就:或感觉不论做何事总不顺利,似乎是世事万物都在与自己作对为难.若用五 ...

  • 良渚文化浅谈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 ...

  • 儒道文化浅谈

    什么是儒道互补?儒家是入世的,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而道家是出世的,讲求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儒家和道家的相互结合,在顺境中给了中国人不沉溺其中的理想,在逆境中给了中国人豁达开朗的 ...

  • 浅谈书法的学与教

    摘 要:作为书法艺术这颗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被更多人追捧为文雅至尊,成为更多的有识之士一生的追求.但同时在这追求的路上,却有不计其数的半途而废.一事无成者!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又是一个从教者,在 ...

  • 外国纸烟君莫吸 ——浅谈宁海烟文化

    外国纸烟君莫吸 --浅谈宁海烟文化 文/应可军 提起烟,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已被认为"十恶之一","杀人魔王".是的,烟中含有少量的有害物质,甚至于危及人的生命,但 ...

  •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历史及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汉族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其造园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