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 清华大学的英文为什么是“Tsinghua”而不是“Qinghua”?

文章转载自:简说英语(zhishiky)
最近,词典酱路过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看见一个路人穿着清华大学的文化衫,特意去了解了下,很好看、很高级的“清华校徽”长这样

这时,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的英语的词典酱,自然就看到了“Tsinghua University”这个英文名,似乎还没有和大家讨论过。
所以,我们不妨来追根溯源一下,清华大学的英文为什么是“Tsinghua”而非“Qinghua”?
不光是清华大学,中国另一所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它的英文也是“Peking University”而非“Beijing”
我们很熟悉的青岛啤酒就写作“Tsingtao”

要讲好这么翻译的原因,首先就要引入一个概念——“邮政式拼音”
我们日常使用的汉语拼音是1955-1957年由国家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主要是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对标英语就是“音标”式的存在。
在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地名、人名或者特殊称号都可以直接用汉语拼音来介绍给国外友人。
邮政式拼音则是一个以威妥玛拼音为根据、用拉丁字母来专门拼写中国地名的拼音系统。它始于晚清,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继续沿用,因此这段时期,它非常常见、常用。
也因为地名在邮戳上最常见,所以“邮政式拼音”就这么叫出来了。
说是基于威妥玛拼音,但二者在形式上也略有不同,这里总结了几个,可以对比看看

北京:Peking(邮政),Pei-ching(威妥玛)
天津:Tientsin(邮政),T'ien-chin(威妥玛)
汕头:Swatow(邮政),Shan-t'ou(威妥玛)
金门:Quemoy(邮政),Chin-men(威妥玛)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了新的拼音方案,但邮政式拼音和威妥玛拼音法并未完全消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仍然沿用了这一拼音的原因。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邮政式拼音,一看就很有历史沉淀感。那这些老牌名校,仍然使用这个英文名,年代感、逼格一下子就出来了嘛。
北京大学的这个“Peking”也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它源自法语词 Pékin,明朝初年定都北京时,北方官话里的“北京”读音其实是接近汉语拼音中的 Běigīng。这个时候法语中 Pékin的发音还是 [pe.kin]
多读几遍你就能发现,此时的这个发音,还是比较准确还原了汉语中的读音的。
清朝时期,北京话发生“腭化”(palatalization),“京”字声母发音由 g 转为 j ;加之15-18世纪英语发生“元音大推移”(The Great Vowel Shift),“Pe” 由原本的[pe]音变成[pi:]。
总而言之,在汉语和英语都在变化的前提下,共同形成了Peking如今的发音/'pi:'kiŋ/
除了北京大学以及上图中的Peking Opera——京剧,常见的还有Peking duck——没错,北京烤鸭;称呼北京人(的),还是和英语中其他同类型单词一个用法——pekingese
类似的地名拼写还有:南京Nanking,上饶Shalow,四川Szechuan......
除了清华北大,苏州大学也是沿用的这一名称——Soochow University,它的前身是走出了费孝通、杨绛、赵朴初等名人的东吴大学。
邮政式拼音借鉴的威妥玛拼音也是同样的道理。为啥叫“威妥玛拼音”?——这还是根据创始人Thomas Francis Wade的名字来的,当然,如果现在让我们翻译这个人名,肯定就是托马斯·弗朗西斯·韦德了。
——威妥玛拼音,连带它这个现在读起来有些拗口的译名,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像上图的功夫Kungfu、豆腐tofu,再包括太极Taichi、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就都来自于威妥玛拼音。且由于这些专有名词已被吸纳进英文中,所以它们也就成了英语中的固定用法。
除了这些专有名词,一些历史名人的名词也沿用了威妥玛拼音的翻译方式。如:孙中山 Sun Yat-sen,蒋介石Chiang Kai-shek,宋庆龄Soong Ching-ling,宋美龄Soong May-ling......
无论是邮政式拼音还是威妥玛拼音,亦或是英语、汉语,可以看出来都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
邮政式拼音、威妥玛拼音的出现有其时代特殊性,但也确实在当时的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就像这些用邮政式拼音指代的地名,既是地名,在某种程度上又超越了地名。我想,这正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