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磷谱(1)
虽然目前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在某些体系中并不是非常好的分析手段(例如笔者最近在做的芳基膦体系),在含磷化合物的分析中,核磁共振磷谱可以大大简化谱图。
fig.1 氢谱无法区分各氢原子
fig.2 利用磷谱进行反应监测
磷谱的化学位移分布广于碳谱,可达2000 ppm,也不具有简单的结构-化学位移值对应关系,在分析时可以借助标准谱或者耦合常数鉴定。核磁共振磷谱的标准物质一般是85%磷酸,其余化合物的化学位移以此为标准。
磷谱的耦合也有与碳谱类似的性质,如下图,产物TP含有三个磷原子,属于AB2系统,耦合使得磷谱出现两组dd峰。
fig.3 TP的AB2耦合系统
磷谱的化学位移值仍然遵循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即屏蔽越多则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例如在下面的例子中,苯基膦比甲基膦更缺电子,屏蔽更小,从而化学位移值更高。
事实上,磷原子周围如果有过渡金属(一般是在配合物中),那么磷的NMR信号将出现在低场,而如果出现磷原子簇(最典型的是白磷的衍生物),那么将出现在高场,甚至可达-488ppm。当然,在[{Cr(CO)5}2( m −PBut)]中,P的化学位移出现在惊人的δP = 1362 ppm。
磷烯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也出现在低场,这是很强的去屏蔽效应所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