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石匠
乡村记忆 ——石匠
文/游传化
据说石匠、木匠和泥瓦匠本是一家,都是师祖鲁班的徒弟。石匠因为开山劈石修桥铺路功德无量,鲁班便亲授给他一方墨斗子(传说石匠用的墨斗子很神奇,只要墨线一弹,打石就不会裂到线外去),并封石匠为大徒弟,泥瓦匠为二徒弟,木匠为三徒弟。原先鲁班赏给石匠锤的锤把长度是一尺二寸,石匠主动让给木匠八寸作斧把,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石匠锤把要短于木匠斧把的原因。
一座房子的建造,离不开石匠、泥瓦匠和木匠。他们互相谦让,互相合作,从不互相拆台,都尽量给对方留碗饭吃。过去乡下人家房子竣工摆酒设宴,总是要请石匠坐上位。
石匠是个十分辛苦的职业,他们大都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每一块石头出来都要经过千锤万凿,敲敲打打,磨磨砺砺。石匠的工具很简单,就是锤、凿、尺、斗(墨斗)。石匠的工类大致可分为:建筑石匠、工艺石匠和家用石匠三种。
建筑石匠,建造民房和修造桥梁等,这类石匠一般只讲究刷石、铣石、錾石和垒石功夫。他们所錾的石面要平整有花,花型简洁美观,图案有风摆柳、雨花点和断花线等。他们在技术上讲究“锤狠、(有百錾不如一锤的术语)錾稳、线准”。我们这里民间称用石头垒的基础为“碱基”,一般为三至五层石头,目的在于防水防潮。“碱基"上面才能继续用泥巴或砖头做墙。全部用石头建造的房子被称为“海青”。这种房屋墙面全是用经过铣錾而大小均匀的石块一块块一层层地垒砌上去的,这些石头每上层石块和下层石块不能上下重缝。无论是石灰和水泥勾缝都要横平竖直错落有致。总之墙面要达到整、平、齐的效果。
工艺石匠,一般都有精致的手工,聪颖机敏的头脑,他们多制作石刻的碑文、石雕的牌坊、石狮、石兽、华表等。制作工艺比较考究,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没有过硬的技艺和功底是不行的。无论大件和小件的雕刻都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其工序大致可以分为选料、设计(描图)、凿坯、雕刻、打磨等五道。做好后,每一道工序都需严加核对,必须严格按照石刻制作设计的程序,不能有半点差错。我们这里一般来说是用大理石、汉白玉、本地青石和花岗石为石刻的主要材料。工艺技法主要有平刀、冲刀、镂空、浮雕、平雕等。至于石刻作品的内容,一般按照顾客的要求来定,大多都是传统的,当然也有现代的。大件多以立碑、雕像为主,小件以桌案摆件居多,但不论大小,都必须雕得生动、形象传神。石碑上刻出的字和花纹要清朗秀逸,龙凤浮雕要栩栩如生。大字要圆润饱满,小字须遒劲俊秀。
家用石匠,一般制作家庭比较实用的生产生活用具,诸如石磨、对窝、石磙、硓石、石槽等。石磨的制作,俗称“锻磨”,比较复杂。“锻磨”开工前要先燃炮烧香,祭拜祖师鲁班,然后方可测量、画线,开凿。先在石板中间,慢慢凿出一排密集的小孔,再将那些小孔不断地凿深,深到一定程度,一锤下去,那石板就沿着密集的小孔直线裂开,一分为二。于是石磨的上下盘的原料就出来了。接下来,再用钢凿分别在两块磨盘上凿出一道道排列整齐的斜磨齿来。然后用鍴刀细錾,经过一番加工,两块圆圆的磨盘,一面朝上,一面朝下,上下相对的两面,一正一反,安上磨脐,两面正好吻合相对,这便是那时农村磨面用的石磨。石磨用了时间久了,磨齿就会被磨平,这就要请石匠上门鍴錾,所以过去乡下衍生出一种走村串户的石匠叫“鍴磨工”。那“叮叮当当”的鍴磨声就是那时候乡村的美妙音符。
石匠收徒学艺和木匠一样都要祭拜鲁班师祖,打錾子是做石匠的入门功夫。因开始掌握不好轻重和角度,石渣容易崩眼,而且稍不留神铁锤就会砸破手指,学徒最容易受伤。想要精通这门技术须得经过几年的锤炼。所以石匠也有“三年满四年圆”的行规。据行内师傅说,石匠也就有了九年出师之说即:徒访师三年、自学三年、师访徒三年。
如今随着现代化设备及机械的应用和普及,大部分石料石材加工都被机械所替代,农村的实用工具也早已被先进农业生产工具所淘汰,石匠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一部分改变成石材设计和机械操作能手,一部分则改行另业。传统手工石匠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