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海陵/燕儿
(本视频由朋友“悠雨如风”特别制作)
乔园
中国的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从园名即可窥得主人的心志。
比如苏州的“拙政园”,“拙政”二字,宦海沉浮的无奈已深蕴其间;“网师园”,“网师”乃渔夫之意,无论是取《楚辞》之“渔父”意,还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意,都透着园主的恬淡归隐之意。
而处于泰州市老城区的“乔园”,被誉为“淮左第一园”,其最初的园名为“日涉园”,即是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之“园日涉已成趣”幻化而来。
“日涉园”最早的主人是明万历年间的太仆待卿陈应芳。“日涉园”建成后的四百多年,几经易主,几度兴废。
陈应芳去世后60余年,于清朝康熙年间归于田氏,又于雍正年间转至于高凤翥,并在高凤翥时期达到最盛期,高凤翥多方寻购,得石笋三支,皆拔地盈丈,增立园内,并改园名为“三峰园”;世事变迁,“三峰园”由川南做官归乡的吴文锡购得,重金修缮后,更名为“蛰园”;仅仅几年,园主又易,新主人为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园名更为:“乔园” 。
中国人希望光宗耀祖,也渴望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总以为会世世代代传下去,但是 :“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世事变幻莫测,哪里又会有什么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呢?
园林,更多追求的是内心的闲适恬淡,多为曲径,多为幽静。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每一处建筑,都有其寄托与情趣,都有题名,都有诗词典故。
乔园,亦是如此。
山响草堂
碧涵一水晴烟润;翠拥三峰宿雨收。
草堂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屋面翘角是一种南北建筑的交汇,为泰州园林建筑的代表作。楹联化用朱熹的诗句“一水方碧涵,千林已变红”形容山响草堂的景色,可谓恰到好处,阅后令人浮想联翩。
松吹阁
涛声传古润;山月照明堂。
松吹阁,是后园中最高的一座楼阁,阁高三层,地势高敞,人立阁间,可见阁前山响草堂及假山。这里的涛声,是指松涛之声。明堂,指的是山响草堂。
因巢亭
一九五六年梅兰芳先生来泰祭祖及慰问演出,下榻此亭,园中至今保留有“梅兰芳下榻处”。
二分竹屋
屋体周身全用毛竹加工制成,设计非常巧妙,削竹条为墙,破半竹为瓦,锯竹筒饰窗,拼竹件为门,给人一种强力的视觉冲击感,就像一个放大的竹制品。
来青阁
草色浸帘缘宿雨;春风拂槛喜新晴。
来青阁三层,登高望远,园内景点尽收眼底。上联化用唐代诗豪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之句,下联化用大诗人李白《清平调》“春风拂槛露华浓”诗句,用典贴切又不着痕迹。
莱庆堂
人生不满今常满;世上难逢此竟逢。
莱庆堂旧为园主宴请宾客的场所,人生常有不满之处,然而在这里却得到满足。世上难逢的好事、佳宾,也在这里相逢。
蕉雨轩
轩中暮听芭蕉雨;池畔朝吹杨柳风。
暮听芭蕉雨,朝吹杨柳风,皆蕉雨轩所见实景。轩侧正对一株百年石榴,状如五指,寓意“五子登科,五福临门”。
文桂舫
文思如潮堪折桂;兰舟拍浪快临风。
仿船形建筑,船头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楼设在岸边,站在船仓和船头,可欣赏池中水景。对面假山瀑布,潺潺流水,池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让人感受自然的湖光山色。“文桂之舫”楹联体现文士一帆风顺,于折桂后乘画船,临风破浪的愉悦心情。
一处一处,紧凑精致,但历史人文,内蕴深沉。须得细细品味,才会懂得园林主人寄寓的心志与雅趣!
后记:
此番还游历了“望海楼”,“凤城河”,“梅园”,“泰州老街”。
在此不再一一详尽描写,只以三两语简而概之。
望海楼:
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的“望海楼”,是景区的核心景观。由原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沈鹏所书的“望海楼”三个大字,在正中匾额熠熠生辉。而顶楼“江淮第一楼”由国学大师文怀沙所提写,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拾级而上,目光所及,足之所履,无不显示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筑,楹联,书法,诗词,皆为瑰宝,美不胜收!
凤城河:
泰州,是一座水的城市,水令这座古城丰盈而灵动。而凤城河,是哺育着世世代代泰州人的千年古城河。泛舟河上,你仿若古代与现代之间穿越,你又恰是在人文与自然之间飘荡,还有水面那游船画舫,婉转悠扬的古曲,人便宛在画中游了。
梅园:
到梅园,当然是为了欣赏京剧文艺大师梅兰芳的风采。梅兰芳先生汉白玉大师坐像,以及饰演杨太真的汉白玉雕像,更有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分为“梅开中华”、“梅香四海”、“梅骨铮铮”、“梅德如玉”、“梅根泰州”5大展区。
梅园的风景幽静,三面环水,丛林相拥,座落在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墩上,加上里面许多明清建筑是从泰州其它地方移建于此,所以十分耐看。
泰州老街:
泰州老街全部采用古明清建筑风格,恢复了古明清时代泰州的老字号,老商铺,再现了明清时代泰州的商贾文化。
北侧立牌坊,路铺青石板,中设“皮包水水包皮”落地铜雕,两侧建古明清风格建筑。尽显千百年来,老街的草根文化。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这是对泰州最深沉的礼赞!如果给我四个字形容海陵之感,我想是:不虚此行。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