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立志北伐,却被诸葛亮儿子排挤,死前一计除掉魏国两员大将!
诸葛亮一生立志北伐复兴汉室,最后却魂断五丈原。危急时刻姜维接过领导旗帜,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北伐,却遭到宦官黄皓等人的激烈反对,理由是需要与民休息。小编就奇了怪了,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这些人夹着尾巴,诸葛亮刚死没多久,他们就跳出来咬人,活生生的小人嘴脸。更让人心寒的是,针对姜维的除了黄皓,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子尸骨未寒,儿子站出来否定他的功绩,真的绝大的讽刺。
对于诸葛瞻来说,诸葛亮既是他崇拜的父亲,也是他一生摆脱不掉的梦魇。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刚满8岁,后来娶公主坐驸马,因为皇帝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群臣和百姓拥戴他,也因为他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很痛苦,他渴望建功立业走出父亲的阴影,奈何能力平平毫无建树,这让他对姜维产生了嫉恨心理。 诸葛亮去世前,姜维一直跟随左右,尽得孔明真传,现在更是统帅三军威风赫赫。一个是亲生儿子,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诸葛亮却厚此薄彼,诸葛瞻怎么会平衡。再加上姜维是陇西降将,和蜀汉内部关系更是复杂无比,诸葛瞻没少排挤姜维。
心胸狭隘注定成不了大事,绵竹之战诸葛瞻不听黄崇据险固守的建议,执意和邓艾决战,最终不敌和儿子诸葛尚壮烈殉国,不过诸葛瞻没有辱没诸葛家忠烈之名。此时姜维正和钟会对峙,救援不及,自责不已。后来刘阿斗出城投降,并写信劝告姜维不要反抗。姜维和将士决心血战到底,可随着邓艾奇袭阴平,姜维彻底绝望。 钟会收编了姜维大军,可他仍不死心。眼看钟会居功自傲,姜维趁机进言:除掉邓艾,蜀地称王,岂不美哉?钟会被姜维哄的飘飘然,欣然答应。搞定了邓艾之后,姜维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姜维、钟会等人皆被分尸。
史书记载,姜维至忠至孝。孙盛在《杂记》中记载: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哪怕良田百顷,如花美眷也留不住他。最后诸葛亮矢志北伐感动了他,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他和老师一样,有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为此,他执着了一辈子。哪怕被人排挤,哪怕死无全尸,也要延续大汉的荣光。 一说蜀汉的灭亡,总会有大把大把的人说什么诸葛亮、姜维穷兵黩武,小编感觉这些人就是脑子被门夹了,不主动出击难道等魏吴过来直接投降吗!如果这么说,还抗什么日,当初日本打过来老老实实投降不就行了,百姓也不会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对吧?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总不能一辈子休养生息吧。西汉忍了4代皇帝,要不是汉武帝下定决心打,不还是得继续给匈奴送女人,有谁喜欢别人骑在自己头上拉屎不管的?
北伐本为死中求生,知其不可而为非为之不可之事。难道没人记得刘璋,张鲁,刘表的教训吗?刘表有长江之险,结果如何?儿子不争气,曹操南征,为避祸拱手相让给刘备。张鲁有雄关天狱,结果如何?还不是投降了曹操。刘璋同样坐拥蜀汉地利,结果又如何呢?刘备兵不血刃拿下益州。我不犯人,人不犯我?如此想法太过天真,天下分久必合,就看谁的拳头更大。 蜀汉后期阉宦专权,国无政令,后主昏庸于上,群臣撕逼于下,最终闹到大军出屯沓中,汉中门户洞开,魏军所至,一败涂地。先前姜维都叫人提醒过阿斗要派兵驻守阴平,黄皓跟阿斗说没事,别理他,结果阿斗就信了。蜀国不是亡于姜维,而是亡于这帮猪队友。扶不起的阿斗,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