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自恋会导致企业失败?美国学者表示反对

全文共 1467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董明珠又一次被放到聚光灯下。一篇名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论文,声称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了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
在CEO自恋学这个看似偏门的研究方向上,国外早有先行者,而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论文相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CEO自恋和公司股价以及每股利润正相关。似乎自恋成了生产力?
图表截自《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
《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的会计专业硕士陈舒心,在论文中作者首先承认了董明珠早年的销售能力和创新决策的。通过分析格力的发展历程,作者得出结论:董明珠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
此外,论文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对于处于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业而言,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这个结论和此前海外一项研究相反。2014年,南加州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Olsen, Dwokis and Young, 2014)做了一项关于CEO自恋程度与公司业绩的研究。
这个研究选取的对象是财富500强(时间跨度为1992-2009年),也就是说,全部都是成熟企业。研究人员从235家公司中选择了283位CEO。
最终通过数据对比,该项目得出结论:相比于不自恋的CEO,有自恋特质的CEO,其管理的公司每股利润和股价往往更高。
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自恋的CEO会通过在公司运营上改善公司业绩(比如采取销售折扣、放宽信用政策等来提高收入),而非采用会计操纵和股票回购的方法。“自恋人格的人会被外界认可和金钱所激励”。
如何衡量“自恋”程度呢?一个标准是CEO们的收入。此外,该研究还测量了CEO照片在财报中的尺寸。尺寸越大,CEO往往更自恋。这也是领导者自恋研究中常用指标之一。
在另外一些研究中,还引入了更多测量“自恋”程度的指标。例如,CEO在接受采访中用“我”“我们”的频率,以及官网CEO介绍文的长度。
例如,宾州州立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Chatterjee and Hambrick 2007)则考察了电脑软件和硬件行业。他们分析了111位CEO(时间跨度是1992-2004年),CEO的自恋程度和企业并购的规模、并购件数等策略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电脑行业的CEO越自恋,公司兼并步伐就越大胆,也更可能为并购付出高溢价。
在这份研究中,CEO自恋同样会带来弊端。例如,自恋的CEO会让公司业绩表现起伏不定。
至于业绩方面,这份研究给出的结论是,至少在电脑软件硬件行业,自恋CEO领导的公司和不自恋CEO领导的公司业绩(比如每股盈余、股价)没有太大的差异。
这和前述财富500强的研究结果相悖,原因可能是行业、研究时间的差异,也可能跟衡量指标不同有关。
实际上,由于时间、样本或测量指标的不同,主题相似的社会科学研究时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过,相比于董明珠的单个案例研究,时间跨度更长、样本量更大的研究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在心理学的解释中,和很多性格特征一样,自恋也是一体两面的。此前有心理学研究(Brunell 2008)发现,自恋的人往往会主动追求领导地位,也更有可能被选作领导。所以,不少CEO(和高管)自恋的特质整体来说可能比普罗大众高。其事业上的成功可能反过来又会增加CEO的自恋程度。
某种程度上说,自恋特质和领导力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