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超丨父亲和玉米地
每天带着孩子一次次穿行在往返校园的文峰路上,近一周来,在道路的两旁看到不少忙碌着晾晒玉米棒的村民,闻着新鲜的玉米棒香,不由得想起了父亲,还有父亲的玉米地。
每到这个季节,秋风抚着大地,天气变的凉爽了,农村家家户户都开始收玉米了。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秋风扫过,秸秆在风中哗啦啦的迎风摆动,急不可耐的期待着农人挥镰收获。这种感觉,温馨、恬静而又幸福。
儿时特别期盼这个季节。因为收麦时候不怎么好玩,没什么可吃的。不像秋天,可以烤玉米、烤地瓜、刨花生等,一群孩子在地里疯跑,逮蚂蚱、蟋蟀,玩游戏,总有说不完的乐趣。虽然那个时候我没有相机,更不能用手机录像。但是这些欢乐的镜头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心里,定格在记忆里。
那时候我们没有上补习班、也没有去旅游的概念;但我们的活动场所是整个大自然,大自然教会我们的生存能力,也锻炼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坚韧品质。
父亲和玉米地的画面是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农民是离不开土地的,就像父亲离不开他的玉米地。在土地的眼里,父亲可能就是一棵会走路的玉米,他和玉米站在一起,有一种不分彼此默契。
在那些干旱的日子里,太阳疯狂地照亮庄稼,也照亮父亲如泥土一样厚实的身躯。而那些从他身上流下的汗水,却如他的存在一样,无声无息的溶入泥土,暗淡而没有一点神圣和新意。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父亲一年年地默默地耕种着他迷恋的庄稼――玉米。
玉米是我知道的最粗糙最廉价也是高产的粮食。父亲谙熟了土地的性格,他把金色的玉米撒进黑色的土地,也把希望和寄托交给了土地,把自己也抵押给土地,做土地的奴仆,以耐心以汗水以虔敬,守候在土地之上,一个天天地期盼秋天的来临。直到收获季节,父亲再一次向土地弯下他的身躯,带着庄严而凝重的情绪,收获希望。
除了玉米,父亲似乎对其他品种的庄稼全都不屑一顾,他从来不认为除了玉米还有哪一种庄稼能让他体会那么多收获的喜悦。在父亲的心里,对于粮食,不能用价值来衡量,而只能以产量来衡量,唯有让人咋舌的产量才是庄稼的本分的。玉米的价格很低廉,种玉米的人付出的劳动也和玉米一样低廉。正是由于父亲对玉米的迷恋,我家粮仓里虽然堆满了玉米,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富裕过。日子一如玉米一样清苦、单调。
父亲如玉米一样朴实、平凡,但有价值;父亲与玉米一样适应土地和环境;父亲不用言辞,而用辛勤的劳作来说话;父亲与玉米默默奉献的精神永存。
玉米和父亲对于我来说,有着太多深刻的记忆。一垛垛高大结实的玉米秸秆,一个个丰润饱满的玉米棒子,里面不知浸透着家人多少汗水和付出。还有父亲的身影,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行走在田间地头,辛勤的劳作,默默地耕耘。
有了玉米这些农作物的交替成熟和丰收,生活就有了滋味和盼头,生命也在这碎琼乱玉般的感动中,越过越瓷实,越过越踏实、幸福。
作 者 简 介
赵振超,喜欢文字,爱好骑行,在无声无息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欢乐,哪怕只是一个微笑的眼神。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