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为何“不退”?因为他是大唐安西兵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所在第八团的经历,以及该团坚守到最后,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动容的。

而第八团的“不退”延伸到长安,在大望楼上擂鼓而出时,张小敬的热血精神再度被唤醒,成为剧情继续推进的关键。

作为安西唐军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团唐军的“不退”仅是这一支小部队的缩影。

而在真实的历史、在真实的安西军中“不退”的不止一个第八团,不止一个烽燧堡,也不止一个张小敬。

在安史之乱后,留守西域的安西唐军,誓死不退,孤军坚守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堪称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那么这支誓死不退的唐军是如何创造奇迹的呢?

一:危机来临

自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在安西都护府常驻三万军队开始,安西军即成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安西军纵横方圆数千里,罕有一败。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西军接连取得征讨小勃律、朅师国、石国、突骑施之战的胜利,达到了鼎盛时期。

有诗云: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即是描述安西军出兵时的壮观场景。

然而所谓盛则必衰,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军在怛逻斯之战中遭遇优势大食军及中亚诸国军的围攻,而所属葛逻禄人在关键时刻又背叛唐军,致使安西军战败。

但是安西唐军毕竟战力强悍,在战场失利后依然杀出重围,并东行上千里回到了安西,两万唐军还剩数千人。

盛唐时期的恢复力是极强的,不久之后安西即恢复了实力。

天宝十二年(753年),继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即统领安西军出征大勃律,一战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随着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安西唐军征战四方的辉煌戛然而止了。

为了平复内陆叛乱,安西及北庭唐军主力奉命内调。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汉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二月,肃宗至凤翔;“陇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肃宗见到李嗣业统率的安西精兵之后,非常高兴,称“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

除了李嗣业所率五千精兵外,还有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额为两万四千人、北庭兵为两万。也就是说留守的唐军依然还有两万九千人。

虽然看似留下来的兵更多,但是我们要知道,但凡有战事,出击的部队往往都是最精锐的机动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对二线部队。

而且安西、北庭距离大唐内陆比较远,想要比较快速抵达,自然是骑兵机动速度最快。因此李嗣业等带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骑兵,同时精锐的陌刀队也随其回内陆平叛。

这些安西宿将回内陆时可能不会想到将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军也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严酷的局面。

安西、北庭唐军的任务是经略西域,并担负着向西抵御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务。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与大食的关系很好,还有一部分大食军队到唐朝内陆帮助平叛。因此安西唐军面对的主要是缓过气来的吐蕃。

但是吐蕃暂时还顾不上安西,这是为何呢?

因为唐玄宗开元、天宝的近半个世纪时间内,唐军主力主要是对吐蕃用兵,光是在陇右和河西常备的唐军就达到了十四万余人,占到了盛唐十大边镇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上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战,大家都知道的是唐军以数万死伤的代价成功夺占了石堡城,并俘虏四百名吐蕃兵将。

实际上唐军的死伤并非都是夺占石堡城造成的,因为该地对于吐蕃而言极为重要,之前王忠嗣将军不愿轻易攻打的一个原因就是“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宝二年(743年),当时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进攻石堡城时,就是因为吐蕃援军的突然到来,而遭前后夹击而败,还战死了副将褚诩。

因此哥舒翰军的到来,吐蕃不可能不派援军,史载唐军“禽其相兀论样郭”,此人极可能就是唐军击败吐蕃援军的战果。

但不论如何,石堡城是拿下来了。

该城地势险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略位置突出,开元十七年(729年)陇西节度使李祎以奇袭方式拿下石堡城后,“自是河、陇诸军游弈拓地千余里”,吐蕃于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后,唐军又夺取了洪济、大莫门、五桥、树敦城,河湟之地几乎全被唐军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筑的应龙城,唐军在青海一线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这套防御完成后,天宝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请立浇河、洮阳两郡并建立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

当时的吐蕃,向南是喜马拉雅山,势力难以发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国已重新归唐;向东,唐军已经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无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于安西唐军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连战连败,还丢了河湟谷地,被唐军完全压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区的产值是比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边资源地的输血补充,实力越来越虚。若非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吐蕃可能撑不住。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陇右唐军主力东调,吐蕃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其首先攻击的自然是青海一线的唐军据点。

由于吐蕃已经被压制了数十年,因此其进攻也是渐变性的,不过唐军主力抽走后,陇右防线实在太过空虚,因此吐蕃军还是连连得手。

史载“曩时军营边州无备预矣,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掠劫伤杀,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淹没者数十州。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尽陷兰、河、廓、鄯、临、岷、秦、成、渭等陇右之地;广德二年(764年)后,吐蕃又占领凉州、甘州、沙州、肃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陇右之地全部被吐蕃占领。

期间,吐蕃军队还一度攻进了长安。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是潼关以东地区藩镇林立,唐中央再也无法集中全国力量,其能控制的军队仅能勉强维持帝国中枢权威,至于打通河西走廊,并与西域唐军会师,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陇右诸州虽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强得多,其通过掠夺来大量人口和财富,实力迅速恢复了起来。

而恢复起来的吐蕃在东方向(其实就是长安了)打不动了之后,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军最大的危机终于来临。

二:安西军镇

安史之乱期间,河西通道尚未中断,唐中央与安西尚有一定联系,为了统一领导安西留守唐军,郭子仪的侄子——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抚,并任安西四镇留后。

所谓留后就是代理的意思,当时四镇兵马的主力在内陆,正牌的四镇节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绝后,实际上在内陆的节度使无法知晓安西形势,当地具体的防卫则由郭昕等人负责。

当时,唐军主力虽然回师内陆,但是安西四镇唐朝却已经经营了一百多年;自武则天时期常驻三万名士兵至当时,也已经有约七十年的时间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卫戍体系,因此吐蕃对四镇的进攻并不顺利。

安西四镇,最初为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以碎叶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为四镇。

所谓的“镇”指的是唐朝在边境的屯防机构,《新唐书》载: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镇。

安西四镇,是安西都护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绿洲地带的军镇,除了驻城之外,还可以就近屯田,并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国。四镇军城长官称为镇守使,每镇约有数千人不等的驻军。

但是安西四镇不是说安西都护府的唐军就只有这四座城,实际上四镇仅仅是四处大军镇而已,在军镇之下还有二级镇、三级镇。

如最核心的龟兹镇范围内,如今发掘出唐城遗址约有30处之多,具体见诸于史书的有拨换镇。拨换镇最早为拨换城,后升格为镇。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第八团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拨换城以北三十里处。

在焉耆镇范围内如今发掘出的唐城遗址有约十五处;在于阗镇范围内发现的唐城遗址约五处;在疏勒镇范围内发现的唐城遗址有三处。

见诸于史书的有:通海、葱岭、坎城、兰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为二级军镇,有的为守捉,有的则是守捉升格成的军镇。镇长官为镇守使,守捉则为守捉使,因为并非一级军镇,其驻军不如最主要的四镇兵力那么多。

于是在安西地区便形成了以四镇军城为核心,大量二级军镇的军城形成的网络防御体系,在各镇之间还有守捉、烽燧、军哨、驿站等负责来往联络及预警、侦察等职。

安西都护府统辖地区,大多为荒漠戈壁,唐军的军城则驻在重要的关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绿洲附近,远道而来进攻的敌军,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部拿下所有的唐军城池,而长时间的话其军队又会陷入后勤匮乏的困境中。

唐朝规定“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因此安西主要军镇附近都有屯田,仅龟兹一地便有约十万亩的屯田,由于大量屯田的缘故,“安西府库,逐为充实”。

所以安西驻军可以自己产粮供养,这就使得敌军的进攻往往陷入自己无粮、无水的境地,而安西军则是以逸待劳。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则天时期,曾三次夺占安西四镇,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唐军在西域仅常驻几千名士兵而已,四镇防御体系尚未形成。

到武则天后期,完整的防御体系得以建立,后来又分出去了北庭都护府,两大都护府唐军常备军数量为四万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乱时吐蕃再也没有攻占过安西一次。

吐蕃攻占了河西之后,安西最大的危机来自于这一方向。因为之前这里是安西的大后方,有河西节度使统辖的约七万大军守备,因此安西军不会去防御河西方向。

这就使得安西军面临吐蕃南方和东方的攻击,占据了河西的吐蕃军还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军依靠如前所述的防御体系抵御了吐蕃大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吐蕃军往往10年、20年都无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军遣使绕道回鹘到达了长安,唐朝中央始知这支孤军依然在坚守,那一夜整个长安无眠。

兴奋的唐德宗下诏:四镇、二庭,统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国朝以来,相次率职。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将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时他还任命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四镇节度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安西、北庭坚守唐军,连升七级。

不过,皇帝的嘉许并不能改变安西孤军坚守的状况,当鬓发渐白的安西军使者带着皇帝的嘉许离开长安城时,他们明白这一去将再也回不来了,安西军必须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后,安西、北庭的唐军仍是非常高兴的,被吐蕃间隔十多年,他们终于听到了来自故乡的消息。

但此刻,做为安西兵、安西人,这些壮士们没有一丝屈服的意思,毕竟已经坚守了这么多年了,坚守一辈子又何妨呢?只要我们在,这面唐旗就不会倒下!

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年后),高僧悟空(当时法号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记》中记载:

书有大历十六年的唐稿,由于西域与内陆隔绝,其实根本就没这个年号

渐届疏勒,时王裴冷冷,镇守使鲁阳,留住五月;次至于阗,梵云瞿萨怛那,王尉迟曜,镇守使郑据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钵浣国,正曰怖污国,镇守使苏岑;次据瑟得城使贾诠,次至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捡挍右散骑常侍安西大都护兼御史大夫郭昕。

后来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余,第二年又到了乌耆国王龙如林,镇守使杨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见到了杨袭古。

可见,至安史之乱二十年后,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军的手中。但是,此时的西域形势却已不容乐观。

盛唐时期,唐朝的西域驻军大都自内陆招募而来,在当时的西域并没有大量内陆人生活。在河西走廊畅通,唐朝国势仍在的时候,可以不断向西域输送缺额兵员,但是安史之乱后却再也无法做到了。

于是西域唐军越打越少,当年正值青年的战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当时中年的唐军将士,已经是满头白发了。驻军们有的是携家带口,但是在艰苦的战事中,下一代的数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备逐渐难以为继。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吐蕃联合葛逻禄、白眼突厥再次进攻北庭。北庭唐军在杨袭古将军率领下联合回鹘与之决战,但唐回联军失败,杨袭古率残兵两千人退保西州,北庭失陷。

之后回鹘内部权力交接出现问题,接连换了几任可汗,实际统军的大相颉干迦斯与杨袭古所率残余唐军再度与吐蕃联军交战又遭失败,为了推卸责任,颉干迦斯将杨袭古将军诱至大营后杀害,自此北庭再无唐军。

吐蕃在此次大战中也是伤亡惨重,史载“死伤颇重,乃征兵于牟寻,需万人”,牟寻为南诏国王,从仆从国一次就要上万名士兵,可见吐蕃之元气大伤,同时也可见其对于战争的执着。

北庭既已拿下,回鹘也被击败,葛逻禄人也成为吐蕃盟友,安西唐军已经陷入了被四面包围的境地当中。

当年正值青壮的郭昕将军如今已年过半百,而他手下的安西兵们也大抵如此,他们靠着自己的力量已经坚守了二十多年。

唐朝的皇帝,从玄宗换成了肃宗,从肃宗换成了代宗,从代宗又换成了德宗,然而安西依然在唐军手中。

他们真正做到了“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支中老年唐军又在几十万敌军源源不断的围攻中,又坚守了十几年。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只剩下了最后的龟兹城,城外是上万名精锐的吐蕃大军,而城内则是满头白发的“白头军”。

郭昕将军已经在西域四十多年了,这近半个世纪的血战中,他的盔甲已经不再鲜亮、他的刀剑也已不再锋利,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

在龟兹城的东方,是大唐首都长安,而将军的脚下,则是安西都护府最后的一块辖地。无路可退,也并不想退!

当不退的战鼓擂响,最后的安西军迎战如潮水般涌来的吐蕃军队,白发唐兵用最后的力气发出了一声声怒吼,但随即便堙没在龟兹的每一截城墙、每一处房屋、每一条街道。

部下的鲜血流尽了,将军郭昕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当将军倒下之时,脑海中似乎回响了当年自己初来安西时的声音:

将军此去何为?

戍边抗敌!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