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进入战时状态,迪安诊断被取消核酸检测资格

同行企业对迪安天津检测资格叫停讳莫如深。


作者:小米
来源:健识局
全文1769字,阅读需5分

天津、上海先后出现新冠本土确诊病例。

11月9日,上海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浦东机场搬运工,目前已追踪密切接触者26人。

另据天津市卫健委通报,11月8日,天津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健识局获悉,该病例为38岁男性,居住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系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装卸工人。

值得指出的是,天津病例曾于11月4日接触境外冷冻食品。11月7日,山东省德州市通报,该市收到经天津运来的境外进口冷冻食品,其外包装检测呈新冠阳性。

巧合的是,就在天津病例工人装卸该冷冻食品的同一天,天津市卫健委11月4日印发通知称,新增1家具备独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部队医院,同时取消迪安执信医学检测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资格。

目前,官方并未公布撤销资格的具体原因。健识局致电天津迪安执信医学检验所,询问能否预约核酸检测项目,对方表示“可以去公立医院”后,便挂断电话。

作为首批入驻天津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民营机构,迪安诊断开展检测工作半年后,就被取消检测资质,这一件事件非同寻常。金域检测等同行企业也对此讳莫如深。健识局向迪安诊断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未收到任何回复。

11月4日,“暂停检测资格”这则消息发出后,迪安诊断股价即遭遇断崖式下跌,连续三天累计跌幅高达14.65%。11月9日,在大盘利好带动下,迪安股价从谷底回温2.35%。

一例确诊的代价

在部分窗口行业,新冠检测早已常态化。

此前的9月24日,青岛新增2名新冠本土确诊,均为青岛港的冷冻海鲜装卸工人。彼时,青岛市曾明确提出要求,如果连续从事相关工作超过5天,则每5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于其他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在青岛之前,6月的北京、7月的大连新增本土病例,均与冷链食品有接触。一而再、再而三的事件之后,10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提出建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员工健康登记制度和健康异常报告程序,要求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地区(国家)的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确保各环节中新冠病毒的防控落实到位。

此番天津病例的确诊,正是山东方面检测出环境样本阳性后,向上环节追溯查出的。

目前,天津已进入战时状态。在11月9日第151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区长梁春早介绍,对居住在天津汉沽街的7.7万人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对中新生态城的相关冷库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这意味着,天津各核酸检测机构的业务又将迎来一轮高峰,只是迪安诊断此次被迫缺席了。

疫情催发诊断机构

作为今年新冠疫情最大的受益者,迪安诊断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健识局获悉,迪安诊断已开展新冠病毒检测业务实验室36家,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有数据显示,迪安诊断在全国范围内的核酸检测总量超过1800万例,如此大的样本量不仅考验实验室的服务流程,更对检测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根据迪安诊断前三季度的财报显示,1-9月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20.33%。显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成为这次新冠疫情核酸检测的“生力军”。根据迪安诊断的信息显示,截止今年6月,公司有38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其中29家实现盈利。

由此可见,迪安诊断的检测业务是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的。

在新冠核酸检测领域,迪安并非一骑绝尘,同行的华大基因、金域检验等都在加紧布局新冠检测业务。各公司财报显示,华大基因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225.82%,金域检验前三季度58.27亿元,同比增长48.65%

以同期增速对比来看,华大是迪安的10倍有余,金域也是迪安的两倍有余,也就是说,业务量突飞猛进的迪安在同行竞速中不占领先身位。

毫无疑问,此次新冠疫情将很多基因检测企业推上了行业的前台,成功参与到抗疫一线,也获得了一次展示实力的机会。

不过,这次迪安医学检测实验室被取消核酸检测资质,最终能否给公司的业务带量多大变数,目前还不得而知。健识局还会持续关注。

11月9日下午,国家卫健委紧急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消毒全流程做了严格规范,同时要求,“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同时,避免货物积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End

编:夏雨荷
(0)

相关推荐